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4郎咸平在武汉又出惊人之语在2004年的夏秋之交,在中小股民的内心,在中国经济学界,在传媒的风云榜上,人们又一次见证了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一个传奇。仿佛一夜之间,郎咸平,这个普通的名字通过平面媒体既而由网络媒体的放大炒作,为经济学圈内外无数人所知晓。这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授的“海龟派”经济学家,在大陆众多经济学人尚未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像超级明星一样,在“追星一族”的心目中闪电般地完成了大牌明星的形象塑造。如今,只要他出现在公众场所,就有很多人围住他,学生、记者不停地追问,大企业家对他其敬畏有加。郎咸平兴奋地奔走于讲座与媒体之间。他自已也承认:“我是一个喜欢生活在闪光灯下的学者。”郎咸平为中小投资者大声疾呼,大胆质疑股市中的种种怪现象,从德隆骂到海尔,从TCL骂到格林柯尔,这种骂声似乎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此间有媒体称,郎咸平之“骂”名之于大陆财经界,可追当年李敖先生之于台湾政界!有人说他是敢于直言的斗士,有人说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也有人说他是“疯子”经济学家。“郎监管”、“斗士”、“教父”;“流氓教授”、“三无教授”……褒贬不一。郎咸平则自认是《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臧否人物、张扬、桀骜不驯、独行的另类,让中国某些主流经济学家难受之极。在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几乎凡是郎咸平的发言,都受到绝大多数网友的热烈追捧,几2/14乎凡是那些主流经济学家发表的关于质疑郎咸平的文章,都受到绝大多数网友的激烈反对,甚至漫骂。在排山倒海的民意面前,个别主流经济学家的名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小股民都成了他的拥护者。郎咸平的拥护者决不准任何人说他的一句坏话。纵观这场有众多网民、经济学家甚至官方背景学者参与的大辩论,让人看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也令人强烈感受到了中国公共舆论的巨大进步。2004年9月底,在烟雨朦胧的东湖之滨的一个宾馆里,我见到了前来武汉大学举办讲座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这位红极一时人物,和蔼亲切,快人快语,毫无大牌名人的架子。有着鲜明思想的郎咸平对我的问题几乎是有问必答。在轻快的音乐中,他畅所欲言,我们在一个极其愉快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一个也许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长篇对话。目前,国内围绕郎咸平教授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一场大争论,作为这个焦点中的最重要的人物,他对那些激烈批评他的人是什么态度?他现在有何新想法?他究竟怎么看待这场大争论?这场争论将如何演绎下去?这些,无疑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下面,是郎咸平就有关国有资产流失、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等相关问题发表的个人看法。在郎咸平不变的观点中,一些反对、害怕他的人可能会更加难受,一些支持他的网友也许会欣喜地发现郎咸平另一些令人兴奋的话语。郎咸平说,全国最无助的人群就是中国股民3/14郎咸平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不好,完全是因为信心的问题,股民对上市公司有着很大的疑义,股民有没有说话的地方。中国的上市公司对股民缺乏一种信托责任。这些企业来上市的目的,说得好听一点是募集资金,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圈钱嫌疑。我们现在是否应该定一个法规,确定证券试场的主体是谁。我们现在是不是搞错了,好像没有人认为上市公司的主体应该是全体股民。我们如何才能确保股民的利益呢?而我们股民没有话语权,甚至连司法权都没有。股民没有机会,没有权利控告哪些违法的上市公司。这个最基本的权利都没有,所以,全国最无助的人群就是我们中国股民了。”在这种背景下,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股市动荡。因为股民对股市失去信心后,他们能够做什么呢,他们唯一能做的是不再炒股。郎咸平认为,中国股市现在不是缺钱,对于中国政府目前推出的各种利好都不重要,现在缺少的是信心,缺的少是上市公司没有信托责任。信托责任不是口号,不是讲几句要不要良心的话的问题,这一点用都没有。信托责任靠的是严刑峻法。郎咸平所说的严刑峻法就是给中小股民一个司法权利,他可以对违法的上市公司提起上诉。即辩方举证,集体诉讼。前者已经慢慢地被国内所接受,但集体诉讼却没有被接受。当中小股民没有这种权利的时候,他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郎咸平说:“我们今天的股市与美国1929年以前的情形是一样的。当时的美国股民也没有得到严刑峻法的保护。到了1933年,美国才通过政府的力量拟订了美国证券交易法,明确地提出了4/14辩方举证,集体诉讼的原则,用严刑峻法监管股市,让上市公司不得有信托责任。当时也是有不少的人说什么水清则无鱼啊,你的监管错了啊等等。中国的股市如果要好起来,必须走这条路,这是治本之策。否则,中国股市是没有好转的希望的。”郎咸平认为中国的股市即使上行也是十分危险的我对郎咸平说,中国股市近段时间与以往相比,似乎有所改变,股市在一个相对长期的底部开始了剧烈的波动,有迹象表示,一个上升的趋势似乎已经开始。郎咸平认为,中国股市目前即使开始上升趋势,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股市是根据一个人的一句话来上涨的,而不是基本面的彻底好转,或者是股民有了充足的信心。政府像这样做,又能做几次呢。不可能两个礼拜讲一次,说多了也没有用了。政府必须抓住事情的本质,政府必须通过制度或法制让老百姓重建信心。中国的股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郎咸平认为,一群没有话语权的人一定是一群被盘剥的人。只有这群人真正看好了股市,中国的股市才会真有希望。中国的股市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政府高度深刻的认识,所以,中国的股市今后还会越走越差。如果全国的股民都有一个共识,即用严刑峻法管理中国股市,大家都这么认为,中国的股市将来一定会有希望。我问郎咸平:“中国政府如果没有采纳你的美国式的严刑峻法去管理股市的观点,你认为中国的股市将来的结果将是怎样的5/14呢?”郎咸平:“很可怕的,但我不敢在这里具体地讲。我只能说,完全有可能失控。至少,我看不到希望,它是什么样的结果,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个假设性太强了。”郎咸平评点中国证监会:最大的过错是监管执行力度不够我希望郎咸平对这些年在舆论的风雨中走过中国证监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中国证监会最主要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郎咸平看了我一眼,快人快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郎咸平说:“坦白地讲,中国证监会次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其执行力度不够。比如内幕交易最高才罚款50万元人民币。你说50万元对于内幕交易者有什么作用呢!”郎咸平认为:“你甚至连司法权都没有,你没有办法与司法机关相配合。这是整个系统啊,美国的严刑峻法没有引进来。你会发现中国证监会有很多的法条,但执行起来却软弱无力。在这种背景下,上市公司就会肆无忌惮。像上市公司格林柯尔、TCL和海尔的这种态度,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它必定会遭到重罚。我们的证监会又能把它们怎么样呢。”郎咸平说:“你可以想一想,像我这样有着一定话语权的人物批评上市公司,都遭到如此的对待,何况我们的中小股民呢。有些上市公司,比如格林柯尔,当他被质疑的时候,它是什么态度?包括海尔和TCL,它们是什么态度啊?格林柯尔找律师,要告我。你是6/14上市公司啊,你是必须的,你有责任,你必须回答我的质疑。那么,TCL和海尔呢,一个不吭声,一个说不认识我。有这样的上市公司吗?这就是我们的上市公司吗?今天还是我郎咸平站出来质疑它们,都是这种态度,如果是我们毫无话语权的中小股民来质疑它们呢,那还不知道遭到什么样的下场。当然,这种做法最后的结果,必定是让我们的中小股民对中国的证券市场的信心丧失殆尽。”郎咸平对史美伦如是说:“她,那个事儿,太小。”我问郎咸平:“从香港来的史美伦在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期间,舆论对其毁誉参半,现在她已经离任,您如何评价这个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呢?”郎咸平:“证监会副主席,她,那个事儿,太小。”我说:“您是说他的权力太小吗?”郎咸平:“不是她的权力太小,而是中国证监会的权力太小了。中国证监会没有像美国证监会那样规定的大的权力。美国证监会可以直接发传票,可以直接传到任何人或物。所以,这不需要通过任何法条作判断,它根据自己的自由听证来判断,来证明其是否违法,美国证监会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辩方举证。比如,我说你有罪,你说你没有罪,你拿证据给我看,再决定到底同不同意,如果不同意,那就上司法机关。有了如此的权力,上市公司就无法为非作歹了。美国证监会可以这样,你中国证监会可以吗?”“你们同出香港,您与史美伦有过交往吗?”7/14郎咸平说:“没有。”郎咸平说:“没有一个好的股市在亚洲。”我问郎咸平:“美国证监会有您所说的严刑峻法,据我所知,英国方面却并没有这些东西,而英国的股市还是不错的。在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好象也没有这种严刑峻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郎咸平说:“英国不一样,英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强的信托责任。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上市公司应该有信托责任的问题。亚洲国家包括日本、新加坡和韩国都没有那种严刑峻法,所以,没有一个好的股市在亚洲。离开英国和美国,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好的股市了。”郎咸平说,那些侵吞了国有资产的人还得要他吐出来我问郎咸平:“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现在是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那些以前流失了的国有资产,已经进了一些人的腰包,比如管理层收购(NBO)的那种,当然还有其他方式侵吞的,您认为还有可能追回吗?另外,我们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继续大量流失呢?”郎咸平有些激动地说:“当然那,如果让我作建议,就应该往回查,这是必然的。那些侵吞了国有资产的人还得要他吐出来。最近,有很多人,不下一百个人向我投诉某著名酒厂,该公司有20多个亿的资产,仅四亿元就买掉了,就是这四亿元也没有结。这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你说应不应该查?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啊,一定要回查的。像这类的投诉我这里还有很多,我以后回把8/14他们公布出来的。”郎咸平说,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目前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较为好的方法是,在国有企业内部施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郎咸平认为全球500强的大公司几乎都采用这个制度。让董事会用硬指标来考核职业经理人,如果他做得不好,就辞退。郎咸平认为这种方法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方法。郎咸平呼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应该尽快建立起来。郎咸平表示:“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方案,是源于中国前些年一直沿用下来的所谓‘抓大放小’的政策。抓大,就是用行政命令干涉企业;放小,就是贱卖国有资产。这实际上就是控制国有企业,而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搞活国有企业。因此,我建议,行政命令干涉国企的方式应退出历史舞台。”但郎咸平同时认为,国有企业、国有股却不应该退出市场。国有企业可以按市场价格聘请职业经理人,按照经济规律运作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不分大小,都应该留在市场。郎咸平说:“我希望批评我的一些专家学者,在认同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提出他们自己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搞口水之争,我们应该更多地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国资委有关领导都公开表示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与我论争的人还有什么好否认的呢?”郎咸平说:“既然承认了流失的问题,那就应该就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来讨论,而不是反复纠缠有没有流失的问题。除非你能证明国有资产没有流失,而现在却没有人9/14能够证明这个问题。坦率地讲,就是有流失,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去探讨。以前的制度不好,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好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当务之急。”郎咸平对那些不断纠缠文字游戏,纠缠形而上的问题,纠缠所谓意识形态问题的人感到非常失望。郎咸平自己已经提出了用职业经理人制度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方法,而批评他的一方却迟迟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令郎咸平感到失望。郎咸平说:“这次大讨论总体上是好的,许多人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都予以尊重。我尊重批评我的人,尊重他们的学术素养,我对那些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介意。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提出一个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方法来,而不是讨论别的问题。”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学界唯一值得他敬重的一个人就是邹恒甫与郎咸平共进午餐后,我陪他匆匆赶往武汉大学EMBA中心的一个讲座课堂。在一辆黑色的奥迪A6轿车上,我与他谈及中国经济学界的有关事情,谈及这次邀请他到武汉大学来讲学的邹恒甫教授,郎咸平对我说:“邹恒甫教授是我在国内最敬重的人,不是之一,而是唯一。可以说
本文标题:中国股市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19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