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HJ□□□——□□□□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WasteWaterTreatment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ofCoagulantionandflocculation(征求意见稿)20□□年□□月□□发布20□□年□□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一般规定...................................................................35混凝剂与助凝剂的选择.......................................................36混凝工艺的投配系统.........................................................67混合反应设备的选择与设计...................................................78絮凝反应设备的选择与设计...................................................99检测与控制................................................................1410电气系统.................................................................1511施工与验收...............................................................1512运行与维护...............................................................18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建设,使其连续达标排放、稳定运行,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混凝与絮凝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设计、施工设计、施工要求、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鹏鹞环境工程设计院、东南大学、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1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混凝与絮凝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主要设备、自控与电气、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混凝与絮凝工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城镇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从设计、施工到验收、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和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544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482水处理剂氯化铁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5892水处理剂聚氯化铝GB17514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5-2002污水再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14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CJJ6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T51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JGJ3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HG2227-2004水处理剂硫酸铝HJ/T35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JGJ3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混凝coagulantion指投加混凝剂,使胶体分散体系脱稳和凝聚的过程。3.2混合mixing指使投入的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于处理水中以创造良好的凝聚反应条件。3.3絮凝flocculationA.完成凝聚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较大絮状颗粒的过程。B.高分子絮凝剂在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之间吸咐架桥的过程。3.4混凝剂coagulant指为使胶体失去稳定性和脱稳胶体相互聚集所投加的药剂统称。3.5助凝剂coagulantaid指在水的沉淀、澄清过程中,为改善絮凝效果,另投加的辅助药剂。3.6机械混合mechanicalmixing通过机械搅拌,创造污水的一定的水力条件,使药剂与水流迅速完全混合。3.7水力混合hydraulicmixing指通过水力搅拌,创造污水的一定的水力条件,使药剂与水流迅速完全混合。3.8穿孔旋流反应池perforatingrotationalflowreactor指水流通过孔道以一定流速在反应室之间形成旋流流态而完成絮凝过程的水池。3.9机械反应池mechanicalreactor指采用机械搅拌的絮凝反应池,也称为机械搅拌絮凝池3.10折板反应池foldedplatereactor指利用在池中加设一些扰流单元以达到絮凝所要求的紊流状态,使能量损失得到充分利用,能耗与药耗有所降低,停留时间缩短的反应池。3.11网格(栅条)反应池gridreactor指在沿流程一定距离的过水断面中设置栅条或网格,水流通过流态变化完成絮凝过程的反应池。3.12药剂固定储备量standbyreserve指为考虑非正常原因导致药剂供应中断,而在药剂仓库内存放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准动用的储备量。3.13药剂周转储备量currentreserve指考虑药剂消耗量与供应量的差异所需的储备量。3.14混凝沉淀法coagulationsedimentation指利用药剂完成混凝反应,使水中污染物凝聚成絮体,通过沉淀方法去除的组合方法。3.15澄清clarification指利用投加混凝剂产生活性泥渣层吸附去除水中杂质来处理污水的过程。3.16澄清池clarificationtank指同时完成混凝反应,形成活性泥渣层吸附污染物和分离澄清的复合构筑物。3.17机械搅拌澄清池accelerator指利用机械提升和搅拌作用促使水中泥渣循环,并使原水中悬浮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水池。3.18水力循环澄清池circulator指利用水力提升和搅拌作用促使水中泥渣循环,并使原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水池。33.19脉冲澄清池pulsator指利用悬浮沉渣层产生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促使原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进行接触凝聚而分离沉淀的水池。3.20气浮池floatationtank指运用制造的微气泡粘附水中的杂质分离上浮,以处理污水的设备。4一般规定4.1当处理污水量不大时(如Q<100m3/h),混凝工艺宜与沉淀池或气浮池合建。4.2混凝工艺可用于城镇污水深度处理和工业废水的处理。4.3混凝工艺具有对悬浮颗粒、胶体颗粒、疏水性污染物的良好去除效果;对亲水性溶解性污染物也有相当的絮凝效果。4.4混凝工艺在控制pH的条件下对乳化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保障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4.5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调查资料确定,或参照邻近城镇、类似工业区的水质确定。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设计:a)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按每人每天25~50g计算;b)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按每人每天40~65g计算;c)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工业实际情况或参照类似工业区的资料确定。4.6污水厂(站)内混凝处理构筑物进水的pH宜为7.0~8.5。混凝pH根据药剂不同有很大差别。4.7选择反应池类型时,应根据污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污水水温变化、进水水质水量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4.8当污水SS较大时,宜在反应设备中设排泥装置。4.9在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4.10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噪声和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GBJ87和GB50040的规定,机房内、外的噪声应分别符合GBZ2和GB3096的规定,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4.11污水处理厂(站)区堆放污泥、药品的贮存场应符合GB18599的规定。4.12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严格执行GBZ1、GBZ2和GB12801的规定。4.13建构筑物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栏杆,并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符合JGJ37的规定。4.14污水处理厂(站)区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J16和GB50222等规范的规定。4.15污水处理工程建成运行的同时,安全和卫生设施应同时建成运行,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4.16污水处理厂(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4.17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符合GB50014-2006第6.1节。总图设计应符合GB50187的有关规定。5混凝剂与助凝剂的选择5.1常用混凝剂5.1.1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污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或参照相似水质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等,经综合比较确定。5.1.2常用的混凝剂宜按照表1采用。4表1常用的混凝剂及使用条件5.1.3使用铝盐混凝剂的技术要求:a)硫酸铝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当污水破乳、电中和脱稳为主要目标时,使用硫酸铝效果优于聚合混凝剂。b)硫酸铝的质量标准参见HG2227,其中Al2O3的有效成分是主要指标,使用前应加以验证。c)碱式氯化铝的混凝效果与盐基度α关系密切。盐基度α高的碱式氯化铝,其混凝效果好。d)碱式氯化铝的质量指标参见GB15892,标准中昀重要的是碱化度,要求碱化度应在50%—80%。其公式按(1)计算。[]100%3[]OHBAl=×……………………………………………(1)式中:B——碱式氯化铝的碱化度;[OH]——碱式氯化铝的[OH]物质的量;[Al]——碱式氯化铝的[Al]物质的量。混凝剂水解产物用途与适用条件硫酸铝Al2(SO4)3·18H20Al3+、[Al(OH)2]+[Al2(OH)n](6-n)+铝盐明矾KAl(S
本文标题: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0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