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精品可编辑会计专业《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会计专业课程负责人:学时:72修订时间:2016年11月20日课程标准审批人: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具备成本计算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成本会计核算岗位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为会计专业相关的其他主干课程作铺垫。2.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深入企业进行全面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会计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成本核算的各个岗位为主线,将本课程要掌握的成本核算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平衡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精品可编辑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核算对象的划分以及成本核算的基础知识。⑵理解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成本分析⑶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能解决成本核算的实际问题,顺利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2.能力目标⑴能进行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编制各种分配表。⑵能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正确核算产品成本。⑶能编制主要成本报表,并进行相关分析,参与管理部门的成本决策。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四、课程内容标准章节学习目标课程内容项目一认知成本会计基础知识1.知识目标:⑴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1.理论教学内容:(1)认知支出、费用、成本精品可编辑任务。⑵理解成本核算基本要求与核算程序⑶掌握支出、费用、成本相关概念及种类,并能区分不同的支出种类。2.能力目标:能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2)认知成本会计(3)认知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任(4)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与核算程序(5)认知归集与分配成本、费用的相关知识2.实践教学内容:课堂思考与练习项目二归集与和分配要素费用1.知识目标:⑴了解要素费用的内容⑵理解归集各要素费用需设置的会计账户⑶掌握各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和步骤。1.理论教学内容:1.材料费作分配的核算(1)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2)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精品可编辑2.能力目标:熟练编制各要素费用的分配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2.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1)一次摊销(2)分次摊销3.工资费用的核算(1)工资的计算(2)工资费用的分配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5.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1)外购动力费用支出的核算(2)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6.折旧费用的核算(1)折旧的计提方法(2)折旧费用的分配7.利息费用、税金精品可编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1)利息的核算(2)税金的核算(3)其他费用的核算2.实践教学内容:对生产产品直接领用材料,从材料的出库,生产耗用、记入产品成本进行训练,掌握各种凭证的使用及材料出库的流程。项目三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知识目标:⑴了解辅助生产概念和辅助生产的类型。⑵理解归集辅助生产需设置的会计账户⑶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1.理论教学内容: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1)辅助生产费用账户的设置(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3)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账务处理精品可编辑熟练编制辅助生产素费用的分配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核算程序2.实践教学内容:1向学生出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仿真模拟交互分配表的编制。2仿真模拟计划成本分配表的编制。3通过案例练习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核算。项目三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1.知识目标:⑴了解制造费用的概念和核算内容。⑵理解归集制造费用需设置的会计账户⑶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熟练编制制造费用的分配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1.理论教学内容:1.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1)制造费用核算的账户(2)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2.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1)生产工人工时精品可编辑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比例法(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3)机器工时比例法(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2.实践教学内容1.向学生出示制造费用分配表,仿真模拟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2.通过案例练习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3.通过案例练习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4.通过案例模拟练习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项目五归集与分配生产损失1.知识目标:⑴了解生产损失和1.理论教学内容精品可编辑停工损失的概念及种类。⑵理解归集生产损失需设置的会计账户⑶掌握生产损失的分配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熟练编制生产损失的分配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1.废品损失的核算(1)核算账户的设置(2)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3)可修复废品的核算2.停工损失的核算2.实践教学内容1.通过案例仿真模拟废品损失的核算2.通过案例仿真模拟停工损失的核算项目六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1.知识目标⑴了解完工产品、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数量核算的关系。⑵理解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需要设置的会计账户1.理论教学内容1.在产品数量的核算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精品可编辑⑶掌握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熟练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1)不计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3)在产品按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法(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7)定额比例法2.实践教学内容1.通过案例模拟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2.通过案例模拟定额成本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项目七产品成本计1.知识目标1.理论教学内容精品可编辑算的基本方法⑴了解企业生产的类型以及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⑵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及适用范围。⑶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熟练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登记各种生产成本账簿。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1.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2.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3.分步法的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4.逐步结转分步法(1)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2)综合结转法(3)分项结转法5.平行结转分步法2.实践教学内容1.通过案例练习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通过案例练习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3.通过案例练习综合转分步法计算产精品可编辑品成本。4.通过案例练习逐步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项目八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知识目标⑴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的种类。⑵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之间的关系⑶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辅助方法和步骤。2.能力目标:熟练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和相关的记账凭证,登记各种生产成本账簿。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1.理论教学内容1.分类法的计算程序2.定额法的计算程序(1)定额成本的制定(2)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3)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4)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5)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2.实践教学内容1.通过案例练习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2.模拟练习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精品可编辑作风以及创新意识。3.模拟练习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项目九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1.知识目标⑴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及成本报表的种类。⑵理解成本报表与财务报表的区别并合理设计成本报表。⑶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2.能力目标: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对有关数据就某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资料。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⑵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⑶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意识。1.理论教学内容1.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2.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3.制造费用明细表4.期间费用明细表5.成本分析方法6.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7.成本效益分析2.实践教学内容1.给出资料通过模拟练习让学生学会成本报表的编制。2.通过实例能对成本报表分析,计算出主要的成本指标。精品可编辑五、学时分配表《成本会计实务》总课时72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章(节)课程内容理论课时实训课时备注项目一认知成本会计基础知识4项目二归集与分配要素费用14项目三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6项目四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4项目五归集与分配生产损失6项目六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12项目七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2项目八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6项目九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8精品可编辑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得到合理的解释答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1)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2)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3)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具有实际性、可操作性。2.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成本会计的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使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而达到巩固掌握。讲授过程中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还要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两项职能,同时要通过说明目的、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启发自觉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案例教学法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品可编辑(3)演示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操作有一个整体印象,并很快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练习。七、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知识鉴定成绩和能力鉴定成绩,各占50%。主要考核与评价学生对成本核算程序的理解,对运用各种费用成本核算方法正确归集、计算产品成本能力的掌握。知识鉴定成绩分为平时知识鉴定成绩和期末知识综合性鉴定成绩两部分。平时知识鉴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根据平时作业、课堂抽查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期末知识综合性鉴定由教师根据各项目的知识目标采取笔试的方法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能力鉴定成绩分为平时能力鉴定成绩和期末能力综合性鉴定成绩两部分。平时能力鉴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从实务操作、案例分析、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期末能力综合性鉴定是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综合能力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八、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教学环境用于进行成本费用归集和分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2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