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高职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
高职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目录一、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3二、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分析…………………4三、学院办学条件……………………………………5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一)专业培养目标…………………………………12(二)毕业生专业规格………………………………12(三)专业培养计划和可行性论证…………………13(四)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5五、教学计划…………………………………………20高职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一、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分析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素有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和科学研究的“参谋”之称。作为一种检测工作,其行业覆盖面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支柱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工业分析人员为其提供殷实可靠的分析资料。可以预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加入WTO后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加快,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必然会带来对分析检验专业人才需求的上升,且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是煤炭重工业基地,为全力推进煤化工产业三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山西省化工行业将从2005年到2007年实施总投资为92.4亿元的5565工程。即扶持5户销售收人将超过30亿元的煤化工龙头企业;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发展主线,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加快“六区一带”特色煤化工经济区域的建设,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山西煤化工产业集群,打造山西煤化工品牌,实现山西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到2007年,该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人500亿元,新增销售收人350亿元。今后三年内,重点发展20种优势产品,仅化肥投资就达50多亿元。到2007年高浓度化肥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吨;甲醇及其下游产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聚氯乙烯总产量达到100万吨;氯丁橡胶总产量达到5万吨;聚乙烯醇总产量达到10万吨;1,4-丁二醇总产量达到10.5万吨;1,4-丁二醇下游产品6.5万吨;苯精制及下游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煤焦油及精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是保证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关系企业的信誉、未来、命运。当前,企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尤其,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激烈,行业标准严格。为使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是必然的选择,这都将使分析与检验工作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对分析与检验技术的要求会更高,对从事分析与检验工作的人才需求也会更大,要求更高,渴求大批的有较强技能的技术人才保障生产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分析与检验技术手段更加现代化,综合分析也越来越普遍,这就对使用和操作先进设备的分析与检验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知识更新慢,技术老化,多数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形势。为此,近年来,每当大中专毕业生临近毕业之际,该专业人才总是供不应求,非常抢手。毕业生主要面向化工、石油、轻工、冶金、物业、纺织、地质、农业、商业、轻工、医药、建材、环保等行业,从事对原材料、化学品、工业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分析,参与对分析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制定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还可到各类质量管理部门、中心实验室及技术监督部门从事产品测试、检验等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鉴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门人才的市场现状,我们在广泛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申报高职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周密而切实的论证,该专业在我省及我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学院办学条件我院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师资力量、办学基础、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办学条件都有很大改善。可以说,我院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办学基础与相关专业支撑,配套的教学设备和齐全的图书资料,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具备办好该专业的主要条件。(一)师资力量1、专职教师情况: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5人,在职称结构上,副高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34%,中级职称20人,占教师总数57%,双师型教师4人,在年龄结构上,30-45岁的教师26,占教师总数74%,35岁以下的教师7人,占教师总数20%,;在学历结构上,硕士研究生2人,在职硕士7人,占教师总数26%。专职从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6人,专职教师在外从事技术兼职的有8人。是一支观念新、素质高、经验丰富和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专职教师队伍,能满足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需要。2、兼职教师情况:学院从实习、实训基地及相关部门聘请部分专家、教授和技术骨干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充实本专业教学。外聘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现有兼职教师有9人。(二)实践教学情况:1、校内实践教学现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电工、环境监测、农产品加工、饲料分析等专业实验室11个,4个机房,微机160台,两个语音室,两个多媒体实验室。做到实验仪器与图形并举、实验条件完善、实验内容新颖、科技含量高,提高实验、实习质量。现有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8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教学实验开出率100%。为了迎接2007年教育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估,我院已大力改善实验室条件,这为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的培养奠定更加可靠的物质基础。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要求,本专业在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一直注意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已与临汾市煤气化公司、山西焦化厂、临汾焦化公司、临汾环境监测站、临汾染料厂等10余家单位展开经常性合作关系,并签订实习、就业协议书,拥有合作实验室四个。(三)图书资料:现有工业分析与检验类图书3000余册,中外文期刊40余,电子阅览室2个,光盘若干,可供师生学习参考。综上所述,我院的办学水平和基础,已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恳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复。表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名称负责人实训项目临汾市环保局监测站李菲环境监测分析临汾市焦化有限公司段文国煤化工分析检验临汾市染料厂董社会工艺分析洪洞焦化厂孙保有煤化工分析检验临汾市段店粮站韦明粮食检验分析临汾石化公司石油天然气检验临汾市乡宁县洗煤厂袁景春环境、资源管理临汾煤气化公司肖敏煤化工产品检测表二校内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一览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托盘天平20台2电子分析天平5台3韦氏天平5台4烘箱3台5真空干燥箱1台6马福炉2个7分样器3个8电炉10个9水浴锅10个10电热恒温水浴锅3个11干湿度计1支12磁力搅拌器2台13显微镜30台14万用电表5只15分光光度计3台16气相色谱仪1台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18酸度计3支19自动电位滴定仪2台20气压计1台21三项同步COD快速测定仪1台22噪声频谱仪1台23沉淀机2台24定时变速搅拌机2台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新技术接受与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工作一线技术问题,适应现代分析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德育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2.文化规格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具有相应的外语阅读能力。3.专业规格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化工分析与检验技术,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行业动态,熟悉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规则。4.身体和心理规格身体和心理健康,体育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能够经受艰苦环境的考验和逆境的磨练;有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三)能力和素质结构1、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具有从事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的能力;具有正确理解和执行本专业的各类标准的能力;具备与同志合作共事,依靠团队力量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具有必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2、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具备技术人员特有的气质,热爱化工专业,服务意识强,踏实肯干,勇于奉献,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知识面较宽,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的、不间断的获取新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有效地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智慧;具备健全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健康,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心理健全,能够抵御各种意想不到的压力、打击和挫折。3、职业水平获取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国家英语等级证书、分析工种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工艺试验工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中级)(四)理论教学特色⒈专业课理论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即概论、总论和各论的框架体系,构建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体系,纵向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每项技术的环节、内容、要求和操作技能。⒉理论教学中,改革传统的理论为中心,理论与技术分离的教学模式,以技术为主线,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合到技术中,为专业技术服务。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操作相结合,把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训基地中,用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五)实训特色⒈手脑并用,动手第一。强化操作技能培养,重视技能考核。⒉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根据专业特点,定期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接受企业考评。⒊组织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以项目为特色的课题组,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从事各项目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⒋组织学生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六)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原则为培养适用人才,我们采取实用型的课程设置,生产型的教学实习与实践,理论够用,强化技能培养,兼顾学生继续发展。课程开设上既体现了现代分析技术的要求,也体现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计划、科研训练计划的编写上,既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体现专业培养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原则。2.课程设置公共课: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物理、大学英语、体育、人文科学基础、应用写作专业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及鉴别、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定量分析、工艺分析、有机分析、仪器分析、分析分离技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英语、行业法规、环保概论、化验室组织管理、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煤化工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等)、分析仪器常见故障排除、医药产品检验技术、石油、天然气产品检验技术、煤化工产品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粮油食品及饲料检验技术、建材产品检验技术。(七)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专业教学领导组组长:秦国杰院长副组长:郭运德副院长成员:梁吉平教务处长卫鸿农学系书记苏保卫农学系主任工作职责:①把握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②负责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进行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③落实资金投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④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郭运德副主任:梁吉平卫鸿苏保卫委员:刘桂芳副教授李晋梅副教授郭灵巧副教授王丽明副教授李燕副教授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六人)工作职责:①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师资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加强教学质量监督、评估、研究③沟通信息,交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宣传推广优秀研究成果。3.配套政策:①学院提供经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作好教师业务培训。②开展人才交流,鼓励专业教师到一线挂职锻炼,外聘一线业务骨干来校任教,优势互
本文标题:高职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3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