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图纸/图片/标牌 > 管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1-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污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建设地点:xx县xx镇二、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xx县xx镇中心镇区污水管网系统工程。三、设计依据: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本工程设计合同2)xx镇区地形图(1:1000)3)xx镇污水处理厂厂址地形图(1:500)4)xx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详勘)5)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6)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批复(xx城乡建委初设【2012】55号)7)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⑴《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⑵《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⑷《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⑸《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⑹《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28-2008⑻国家其他相关技术规范四、设计原则⑴在收集系统的设计中,根据工程目标,考虑“一次布局、逐步实施”的原则。污水管道按远期(2020年)规模设计,分步实施,系统的布局充分考虑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设计流量按各区的面积当量计算,并以此确定污水管管径、标高。⑵根据镇区总体规划,结合丘陵地形特点及排水系统现状,确定污水系统主干管的走向和管网布局;按照镇区开发进程的需要分期规定不同的集水范围。设计方案力求合理、经济,并留有适当余地。⑶管道布置时,力求符合道路的地形趋势,顺坡排水,尽量避免穿越河流等障碍物,减少管道迂回往返,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并降低工程造价。⑷污水管起端覆土以使所服务街坊污水管能顺利接入,并满足与公用管线竖向交叉需要为原则。五、初步设计执行情况2012年10月,xxxxxx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初步设计,根据原初设文件,管网截污主干管总长2042m,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DN300,砂基础。2012年11月22日,xx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对xx镇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复原则同意该项目的初步设计,但在做施工图设计时必须满足规划、环保、气象和消防等部门提出的要求。有主要批复内容如下:1.xx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位于xx县xx镇平安村。2.本期共申请xx县xx镇污水处理工程,总建筑面积570m2,(其中办公用房66.96m2,构筑物面积503.04m2,工程概算总投资310.41万元)。根据2004年国家三部委194号文要求,本次施工图设计污水截污主干管按照2020年远期一次性完成、二、三级管网远期逐步完善。3.排水体制根据本工程初步设计,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镇区需新建一套系统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将镇区的污水收集并最终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但由于本工程仅修建截污干管,而镇区内其余排水基本为合流制管道,仅修建截-2-污干管不可能实现完全分流污水系统,而且由于部分污水管道位于规划道路上,而规划道路尚未实施,这部分污水管道也无法形成。另外由于镇区内污水排放大都由每户或单位直接接入现状合流制管道,出户管数量极大,所有出户管接入污水管道的改造短期内无法完成。现有管渠基本沿道路分布,较为完好,能部分满足设计要求,但仍有较多住户污水未能接入其中,因此本次设计近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系统,将污水截留进入本次新建污水管道。远期随着镇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待镇区内部排水系统改造完成后形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考虑到镇区近期污水量较少,远期采用分流制系统,因此本工程截污干管的流量、管径根据本工程初步设计按远期规模考虑。2.排水管网根据国家三部委(2004)194号文要求城镇污水主干管应沿规划道路布置,经过现场踏勘,经过现场踏勘,xx镇整个镇区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因此,本次设计保留现有沿道路管渠基础上同时增设截留管道,暂将污水经过从沿道路房屋建筑后侧截流沿主干管至向西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这样,除个别地方污水散排外,仍能保证绝大部分污水的收集。待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后,保证城镇所有用水过程产生的污染水均通过污水收集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六、排水管线设计6.1定线原则⑴结合xx镇路网的现状与规划,合理布置管线,处理好与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规划道路的关系。⑵充分考虑目前现有的排水支管,尽量有利于污水重力流接入排水主干管。⑶在管线顺畅、经济的基础上,尽量少拆迁,减少对企事业正常生产、生活和居民生活的影响。⑷结合城镇地形、地质、地貌的特点进行布线。管线尽量拉直流畅,能埋地时尽可能埋地铺设,减少架空管道的长度。6.2管线平面布置本工程根据镇区的实际地形并结合镇区的排水现状及未来发展,沿道路房屋建筑后侧自东向西敷设DN300污水干管,进入拟建污水厂。整个污水管网均根据地势采用重力流,沿途无需任何提升。局部截污主干管沿平滩河布置,河道周边分布有农田、房屋,水体为小河,年径流量较小,经现场踏勘,截污管道需跨越河道一次,河面宽度约10m左右,拟采用跨河架空管桥布设方式,管桥支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6.3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⑴主要计算公式排水管道的流量计算公式Q=A·v式中:Q──设计流量(m3/s)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v──流速(m/s)排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式中: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管材粗糙系数,取0.010⑵主要设计参数·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流速为0.6m/s·排水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0m/s·排水管道一般采用管顶平接或跌水连接21321IRnv-3-由于污水管网按照远期(2020年)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污水量进行设计,与近期设计污水量相比必将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污水管网在按远期流量进行计算后,还要用近期流量进行复核,以保证近期管内流速的要求。⑶污水管网的分区污水量本次设计污水量按单位面积比流量计算,管道设计流量由管道的服务面积乘以单位面积比流量再乘以变化系数得到。⑷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按照给排水设计规范中对有关参数的规定,根据远期各管段不同设计流量取不同管径、设计充满度、流速及坡度来进行污水主干管计算,同时利用近期设计流量进行最小流速校核。由于管道起始端流量较小,部分管段流速较小,日常运行时需加强冲洗和清掏。6.4节能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节能的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和规定,本项目应实现节能环保之目的。采取以下主要节能措施:1、在总图布置上,按高程布置,缩短了距离,减少了长度,并从设计上考虑使污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污水厂区。2、本项目管件、阀门选用国产优质产品,安装时把好质量关,尽量避免“跑、冒、滴、漏”现象。七、排水工程选材及做法xx镇截污主干管,总长2055m,其中2035m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径DN300,埋地敷设,砂基础;其中27m,采用焊接钢管,管径D325X8,架空管桥布设。7.1管材的选择根据重庆市建委要求,重庆市d800以下污水管道禁止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根据国家发改委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本工程中管径在d300-600范围内的污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车行道下环刚度要求不小于S8,人行道下覆土深度小于5m时要求环刚度不小于S4,覆土深度大于5m时环刚度要求不小于S8,在其强度在满足埋设深度的情况下,变形量不大于3%(具体要求见管道厂家说明书),并不发生任何破损。7.2检查井设计污水检查井设计间距,D300—400污水管道最大间距为40米。检查井做法见大样图。按《渝市政委(2010)204号通知》要求,雨、污检查井盖系统应选用球墨铸铁防盗井盖。井盖、盖座车行道上用重型,人行道上用轻型,且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及人行道平整。7.3管道接口及与检查井的连接:排水HDPE双壁波纹管排水管道采用承插接头,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管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7.4管道、检查井基础排水管道在新建道路上的沟槽开挖必须在道路路基形成后,排水管道基础以下回填必须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0%,且管道、检查井基础地基承载力要求≥200KP,达不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块石或砂土换填至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7.5基槽开挖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坚石中风化岩石开挖放坡为1:0.1,风化岩石为1:0.2,粘土和粉质粘土为1:0.5,人工填土和崩积块石土为1:0.8,砂土为1:1。其他未说明土质情况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在边坡或陡坡边开挖可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采取支护措施或采用跳槽开挖保证边坡稳定,如遇特殊情况需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现场解决。若在穿越环城路、有地下水及地质不良处增加基槽的支撑和增大放坡则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7.6回填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基槽应及时回填,回填应在保证管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闭水、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回填土在管底两侧至管顶上50厘米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及大于10厘米的大块砖石硬块,分层夯实,管两侧压实面高差不应超过-4-30厘米,管道回填材料及压实系数要求详见S-06。路面或人行道下管道回填其密实度还应满足道路路基的质量要求。7.7回填土段处理一般情况下淤泥或杂填土中表层若混有较多生活垃圾或淤泥处,需将淤泥或垃圾土挖除,再用素土或自然级配砂卵石分层换填碾压,分层虚铺厚度≤300mm,压实系数≥0.90,若遇特殊情况可由设计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7.8钢制管道安装要求1、普通焊接钢管1)污水厂附近跨河管道架空,采用钢管,一律用Q235A级钢焊制。2)管子的椭圆度不应超过0.01D(D为管外径),在管节的安装端不得超过0.005D。3)壁厚在5mm以上的钢管,其端部应开30%%D-40%%D的坡口。4)对接管节的管端间隙,应按下表的规定尺寸:管壁厚度(mm)3~55~9>9间隙尺寸(mm)1.0~1.51.5~2.52.5~3.05)管子对口前,应将焊接的坡口面及内外管壁10--15mm范围内的铁锈、泥土、油脂等赃物清除干净,除锈等级为St3级。6)在焊接上,填缝金属的组织应成颗粒状,外表呈整齐鱼鳞状,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7)管壁超过6mm时,电焊不得少于两层,在焊接一层以前,必须清除上一层的焊渣和碎屑。8)架空管道采用焊接钢管。7.9钢制管道防腐所有钢制构件、管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直接埋入混凝土的铁件外表面仅需作表面除锈处理,不需涂刷任何涂料。管道外壁加强防腐:凡过塘、翻堤、穿渠、顶管,架空均需采用加强防外腐层,管道外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构造为底料-面料-面料-玻璃布-面料-面料,玻璃丝布为中碱布,宽600mm,经纬密度为12X12根/m[2]。干膜厚度大于0.4mm。面漆颜色由建设单位自定。普通焊接钢管管道内防腐采用液体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特加强级防腐,液体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性能应达到《钢质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SY/T4057-2000),且干膜厚度大于0.3mm。7.10防腐注意事项1)管道防腐衬涂前须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尘土、焊渣、氧化物、浮锈等附着物,再用砂轮除锈处理,外防腐质量达St3级,内防腐处理宜采用喷(抛)射除锈,除锈等级应不低于《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1988中规定的Sa2级,处理后,要求基层平整干燥无水迹。2)防腐施工中,必须等前一道涂漆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涂漆。3)为了保证焊缝处的漆膜厚度,涂刷时应先将焊缝部位涂刷两道,然后再全面涂刷防腐漆。4)涂刷后的表面应光洁,无流挂,无皱皮,无刷痕,无露底和开裂现象。涂层应均匀。5)钢管表面处理后,应在钢管两端60-100mm范围内涂刷硅酸锌或其它可焊性防锈涂料,干膜厚度为20~40μm,待安装完毕后,再按要求进行涂漆。6)管道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异物硬性摩擦,以避免损伤涂层,否则应修补至合格为止。7)在雨雪天和大气湿度在85%以上时,不得在露天涂刷防腐漆。8)钢制管道防腐
本文标题:管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5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