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机场管理业务流程(PPT 463页)
1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报告内容第一部分引言管理概要结论建议第二部分项目使用的方法BCIA机场和候机楼的策略及战术内容机场业务关系架构的方法论(第一部分)机场业务关系架构的方法论(第二部分)机场和候机楼的一般架构候机楼的特殊架构业务关系架构的模块法第三部分业务流程架构第四部分对BCIA的未来设想2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概览-本文档(版本0.3)包含了各种不同业务流程的高层示意图,这些图可以用来确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的业务和系统需求。设计这些示意图是为了-•协助收集现有候机楼的信息和新的航站楼建设的需求(T1,T2和T3项目)。•协助定义立项阶段工作的优先级。•在T3项目实施阶段对集成的航站楼流程进行管理。•开发集国际枢纽和国内航站厅功能于一身的与T1、T2集成为一个整体的T3。•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帮助应对突发变化及制定后续计划。这些图表不但阐明了每个业务流程的关键任务是什么,而且有助于确保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不会遗漏机场和航站楼运营的任何方面。通过整合所有的前台和后台的流程来确保在整个外场、空侧及门到门业务活动中旅客和各运营部门工作的衔接和管理。0.1正在开发的初稿0.2交付给业务单位以获得反馈意见的版本0.3吸收了机场和航站楼反馈意见的内部版本0.4吸收了其它非机场和航站楼方面的反馈意见的内部版本1.0包括了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反馈意见的最终版本版本控制-3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简介:•为T3项目以及T1/T2与T3之间的整合,开发出北京首都机场和航站楼运行业务架构模型。•利用机场业务架构模型来确认每一个运行板块的业务流程图,并将其划分成一系列互相连接和集成的模块。•开发BCIA路线图来定义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的优先级。•保证业务和系统需求能够满足它们相应的业务流程(包括与运行合作伙伴的数据连接)。•描绘并理解同外部业务/运行合作伙伴的连接和依赖关系,以确保在T3的开发及T3与T1、T2的集成过程中每个业务伙伴能够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为流程的端到端的测试定义参数(流程图中包括了起始,结束,关键任务和与其他流程的连接)。•制定出在发生重大用户变化并影响到了已确认的业务流程时使用的应急方案。典型的例子如:引入或替换新的机型,或者目的地国家采用新的安全措施。•使用业务流程图以找出与运行需求相匹配的系统需求。•版本0.3是进行中的工作草案,调查问卷所收集的信息将被陆续补充进来。这些调查问卷能够帮助确认项目集成和整合中的关键任务。•我们将采用国际机场和航站楼的最佳应用解决方案来完成业务流程图,以实现端到端航站楼和机场的全面连通。•总体的业务流程将遵循IATA和ICAO定义的机场运行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标准。4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简介:•为BCIAT3航站楼开发的业务流程遵循了以下标准:-符合航站楼在机坪外场区域的总体设计-符合车道边、陆侧和空侧活动的设计和功能定义-拥有每年能处理超过三千一百万旅客的能力(2008)-实现从陆侧到空侧旅客和行李离港流程的无缝连接,以及从空侧到陆侧国内旅客和行李到港流程的无缝处理(高峰期处理的旅客量达到6480到7360)-实现从陆侧到空侧旅客和行李离港流程的无缝连接,以及从空侧到陆侧国际旅客和行李到港流程的无缝处理(高峰期处理的旅客量达到4300到7000)-使用登机桥和远机位都可以无缝管理端到端、车道边到门的管理-控制无缝的到达、过站、和离港的流程,包括21到34架次(高峰期)的长途国际航班和46到51架次(高峰期)的国内航班的行动-在71个近机位和8个远机位来处理不同的运行需求并管理与旅客有关的服务•满足国际长途航班和国内短途航班以及中程航线的需要。满足未来新机型的需要,如A380。•根据T3运行的要求开发相应的系统需求,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客流量的需要和特殊时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客流量季节性的增长要求(春节和新年)。•适应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满足运行和客户/旅客管理活动的需要•将T3航站楼的旅客管理与T1和T2集成起来•遵循CAAC、IATA和ICAO关于机场管理和控制的标准5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简介:•由于提供一系列的共享和共用的终端和设备给机场、地面服务代理和航空公司,为T3设计的业务流程是可实现的。•此业务流程模型为BCIA提供了一些可选方案,但EDS会基于经验证的技术、易用性和易维护性来进行推荐。•BCIA所有部门、CAAC、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运行委员会的代表以及北京建筑设计院和成都二所都可以共同使用设计的流程。•为T3航站楼设计的业务流程参照了世界一流机场的运行,并且包括了BCIA联合体对T3设计的意见。•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机场和航站楼对旅客和设备的控制方面的管理和运行是动态的。因此,EDS给出了一些可选的方案以利用现有的未来的应用。•我们给出了一个5年计划,包括了最初的需求回顾和差距分析,以及从2004到2007年的设计和开发阶段的测试。•由于此业务流程通过5年内5个阶段的IT策略计划来实现,因此,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技术、系统功能和应用上的改变。6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报告内容第一部分引言管理概要结论建议第二部分项目使用的方法BCIA机场和候机楼的策略及战术内容机场业务关系架构的方法论(第一部分)机场业务关系架构的方法论(第二部分)机场和候机楼的一般架构候机楼的特殊架构业务关系架构的模块法第三部分业务流程架构第四部分对BCIA的未来设想7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实施概要:机场业务流程报告注意事项:•此业务流程对系统的要求文档是一份初稿。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内容和结果目前没有包括在本文档(2004年1月25日)中。这些信息包括了16个业务模块,而这16个业务模块组成了机场业务关系架构。此架构将用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的运行。•此外,差距分析和业务流程与系统需求的匹配报告还没有全部完成。此报告将在活动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反馈的基础上完成,也就是说将在2月20日的交付的第2个讨论稿(版本0.3)中递交。业务流程概要说明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业务流程对T3系统的需求是使用机场业务关系架构开发的。为T3运行建议的业务流程是使用16个集成的业务模型来开发的。每个模型包括了航站楼环境中的某一特定区域的活动,并重点突出了每个流程在前后台的运行。•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的流程图来说明工作结果。这些图标明了各种各样的接口和关口,从属关系以及连接,以构成整合的机场和航站楼的运行环境•从业务流程图可以得到对系统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与总体的机场业务关系架构连接起来。这样可以根据T1和T2的现有基础架构来开发T3的运行流程,以及支持这些流程的系统。•在结合最佳实践系统设计并结合端到端运行要求的应用的基础上制定出对现有运行环境和未来运行环境之间的最终差距分析。•在2004年2月20日提交的第3版报告中将增加更多的机场关系图及流程图。•在2004年3月31日提交的最终报告中将包括路线图。8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管理概要:机场业务流程报告•此报告用于详细阐述机场和航站楼运行中所涉及到的不同的业务流程。它包括了相关参与部门在商务和运行上的要求。在此报告中,EDS公司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系统的要求,以帮助BCIA通过集成其业务流程来实现商业上和运行上的高效率。在本项目中使用的16个模块来展示端到端的集成,通过这种集成,使机场不但具有连接所有航站楼的能力,而且在一体化机场的运行中获得效率的提高。在此报告中,EDS使用机场业务关系架构、航站楼活动图和业务流程图,对如何实现集成的机场运行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业务和运行的领域对实现集成的机场和航站楼的运行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我们着重提到了机场和航站楼的商务和运行方面主要的三个利益攸关的方面,他们是:-BCIA机场和航站楼的运行者-参与运行的航空公司和地面代理(GHA)-政府机构(安全检查、边防和卫生防疫)、管理部门(CAAC、ATC、IATA和ICAO)以及协调机构(AOC-机场运行委员会)当然,为了整个扩建项目的完成,其它有兴趣的相关组织和部门也通过联合体(NACO、ARUP和Foster)、BNP、Logplan、EDS和Vector公司参与了。总之,EDS通过四个相互连接的工作来保证实现集成的机场和航站楼环境。这些工作是:准确和更新的信息提供给需要的各方集成和匹配的业务流程管理连接的各事件和联结点整个机场和航站楼的风险管理2.3.4.1.9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管理概要:此报告是建立在对全球机场和航站楼的开发有影响的一些因素的基础上。内容包括了机场运行的总体概况和最佳实践应用的一些细节描述。基于此原则,在此总体概要中,EDS列出了影响业务流程开发和报告设计结果的以下最佳实践。下面列出EDS在设计和推荐方案时所考虑的以下因素。这样可以使BCIA能尽快了解T3航站楼系统开发和集成工作的要求。1)基于其它机场的经验。EDS机场专家提供了他们在全球机场工作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使得BCIA能加快发展的速度。通过结合其它机场的项目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能帮助BCIA理解最佳实践以及选择那些为企业带来最少风险的方案。本项目整个过程中反映出了5个主要因素:•作为T3航站楼开发的准备工作,评估现有环境以及对未来的要求。•用以最合理的和最成熟的方法来为新航站楼以及T1/T2/T3的集成开发系统需求的正确定义的工作步骤。•为BCIA开发计划,为商业和运行的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让BCIA能实施一个高效的机场和航站楼的运行。从本质上来讲,如果BCIA有能力计划和实施集成的航站楼运行能够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和人员使用的效率,并具有整合航空公司、地面代理和机构的关系的能力。•通过集成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开发出在机场和航站楼的每个关节点管理客户和旅客关系的能力。•通过使用实时的信息和数据加强评估机场和航站楼的每个运行功能的能力,以帮助决策并使用公告牌和计分牌手段来评估整体的性能指标。10BCIA机场管理业务流程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管理概要:2)将IT系统的创建、安装、测试与土建项目分开。这就保证了土建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又不直接影响IT系统的创建和测试。这两个流程的分开处理保证了将重点放在土建上,以满足建设方面的特殊要求,并且有能力在设备的最终安装前以及将这两个流程合并之前来进行系统环境的测试。3)从机场的发展趋势出发,充分吸取重要的经验和教训。EDS已经确定了一些在国际机场和航站楼业务的发展趋势,并且将其应用到与T3设计和运行相关的报告中。尽管出现了这些发展趋势,还是应当说大多数机场的做法代表着最佳案例。它们包括:-通用的通讯架构。-提高商务和运行方面的实时通讯能力。-具备向运行中心提供最新的通讯反馈链来通知和更新正常和非正常的机场和航站楼活动的能力。-提供向所有部门以及在一些特殊警报时向特定个体发布信息的能力。-允许机场数据库对运行和商务工作人员的访问开放,同时认识到出于安全的考虑对一些数据的保密。-重视在整个机场和航站楼环境下对旅客和货物托运方面的一体化安全,包括对财务和人群的潜在威胁。-RFID和生物技术上的安全措施(注:生物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空公司与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这些安全措施需要与为高级别活动如奥运会和要客的活动等规划的安全措施一同考虑。-拥有跟踪行李的集成设施,覆盖在隐蔽的,非隐蔽的区域从车道边到空侧的到港、离港和中转的所有活动-优化预测和计划的流程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来管理员工、员工调度和机场/航站
本文标题:机场管理业务流程(PPT 46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