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CN2016205065859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公开号20591714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620506585.9(22)申请日2016.05.30(73)专利权人四川新开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地址614000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茶坊路38号(72)发明人王雨 (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8代理人廖曾(51)Int.Cl.C02F11/00(2006.01)C02F11/12(2006.01)C02F11/16(2006.01)C02F11/02(2006.01)C02F11/04(2006.01)B01J3/02(2006.01)C02F101/2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包括高压反应釜、与高压反应釜连通的金属分离系统、与金属分离系统连通的污泥清洗系统和与污泥清洗系统连通的污泥干燥系统,还包括将金属分离系统分离出的金属进行清洗的金属清洗系统,污泥清洗系统连通有微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的微生物处理系统与金属清洗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高压反应釜能够使高压反应釜内的水达到超临界状态,以便于使污泥中的金属富集,从而便于分离污泥中的金属,防止重金属流入环境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并通过污泥清洗系统对分理处金属的污泥进行清洗已去除污泥中溶于水的物质,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205917144U2017.02.01CN205917144U1.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反应釜、与高压反应釜连通的金属分离系统、与金属分离系统连通的污泥清洗系统和与污泥清洗系统连通的污泥干燥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金属分离系统分离出的金属进行清洗的金属清洗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清洗系统连通有微生物处理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处理系统与金属清洗系统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反应釜连通有碳酸氢钠添加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处理系统为厌氧处理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污泥清洗系统清洗过后的污泥进行检测有机物含量的有机物检测系统,有机物检测系统与污泥干燥系统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经过污泥干燥系统干燥后的污泥合成水泥的水泥合成系统。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5917144U2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背景技术[0002]城镇污水厂产生的脱水污泥作为废弃物质,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丰富的氮磷营养盐。目前,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探讨已较多,超临界水气化进料因无需干燥处理可节约成本,且超临界水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应中焦油、焦炭的生成,从而实现有效产氢。关于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氢效率和产氢量等方面,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各种污染物,尤其是其含有的重金属在超临界水气化处理后是否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前后重金属的性质,明确了反应后重金属富集到固相残渣中,形态整体趋于稳定态,采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皮革污泥并回收其中高含量的Cr,发现绝大部分(达98%)的Cr富集到固相中并趋于稳定。已有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气化处理后污泥中绝大部分重金属进入到固相并发生富集现象,形态由不稳定态趋于稳定态,重金属环境安全性增加。[0003]由于污水来源及处理工艺的影响,污泥中组成成分及自身理化性质如有机质含量、pH等差异较大。污泥性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超临界水气化过程中重金属行为。在液化处理污泥过程中发现,固相残渣中重金属的可迁移性低于原泥,可能是由于固相残渣的理化性质(pH、有机质)与原泥相比差异明显,且液化过程能促进不稳定态重金属发生热化学转化趋于稳定态,在超临界水气化处理焚烧飞灰过程中添加碱性化合物探究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发现添加碱性化合物可以抑制重金属离子溶于水,且反应过程中合成的铝硅酸盐对重金属有截留、吸附的作用。不同种污泥由于污水来源及雨水混入的影响,造成所含的重金属种类、含量及赋存形态大相径庭,因此,不同种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处理后残留在固相产物中的重金属在后续利用、处置中是否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尚不能定论。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分离出污泥中的金属、去除污泥中有机物的高效污泥处理系统。[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包括高压反应釜、与高压反应釜连通的金属分离系统、与金属分离系统连通的污泥清洗系统和与污泥清洗系统连通的污泥干燥系统。[0006]还包括将金属分离系统分离出的金属进行清洗的金属清洗系统。[0007]所述的污泥清洗系统连通有微生物处理系统。[0008]所述的微生物处理系统与金属清洗系统连通。[0009]所述的高压反应釜连通有碳酸氢钠添加系统。[0010]所述的微生物处理系统为厌氧处理系统。[0011]还包括用于对污泥清洗系统清洗过后的污泥进行检测有机物含量的有机物检测说 明 书1/3页3CN205917144U3系统,有机物检测系统与污泥干燥系统连通。[0012]还包括用于将经过污泥干燥系统干燥后的污泥合成水泥的水泥合成系统。[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0014](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高压反应釜能够使高压反应釜内的水达到超临界状态,以便于使污泥中的金属富集,从而便于分离污泥中的金属,防止重金属流入环境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并通过污泥清洗系统对分理处金属的污泥进行清洗已去除污泥中溶于水的物质,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00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金属清洗系统能够对分离出的金属进行清洗,以防止分离出的金属夹带有污泥或有机物,避免造成污染;[00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微生物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清洗过污泥而得到污水中的含N、P、S的物质以及有机物,也能够对清洗过金属的水进行处理;[0017](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碳酸氢钠添加系统能够向高压反应釜内添加碳酸氢钠以控制高压反应釜内的pH呈碱性,有利于重金属富集到固相,从而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以及提高了重金属回收利用率,并能够防止高压反应釜被酸蚀。附图说明[0018]图1为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20]实施例1:[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包括高压反应釜、与高压反应釜连通的金属分离系统、与金属分离系统连通的污泥清洗系统和与污泥清洗系统连通的污泥干燥系统,所述的污泥清洗系统连通有微生物处理系统,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生物处理系统为厌氧处理系统,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将金属分离系统分离出的金属进行清洗的金属清洗系统,金属清洗系统与微生物处理系统连通。[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0023]将污泥置入高压反应釜内,使高压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400℃、压强控制在22MPa以上,使高压反应釜内的水达到超临界状态,以便于金属富集到固相,当反应时间到达预定的时间之后,将高压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即可对高压反应釜内的物质进行分离处理,通过金属分离系统将金属与污泥分离出,使用污泥清洗系统对分离出的污泥进行清洗,去除污泥中溶于水的部分并带走有机物以得到污水,并将污泥与污水分离,将污水输送至微生物处理系统,通过使用微生物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含N、P、 S的物质或有机物进行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对分离出的金属清洗过后得到的水也能够输送至微生物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与污水分离得到的污泥通过使用污泥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处理。[0024]实施例2:[002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反应釜连通有碳酸氢钠添加系统,过设置碳酸氢钠添加系统能够向高压反应釜内添加碳酸氢钠以控制高压反应釜内的pH呈说 明 书2/3页4CN205917144U4碱性,有利于重金属富集到固相,从而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效率以及提高了重金属回收利用率,并能够防止高压反应釜被酸蚀。[0026]实施例3:[002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对污泥清洗系统清洗过后的污泥进行检测有机物含量的有机物检测系统,有机物检测系统与污泥干燥系统连通,通过使用有机物检测系统能够检测与污水分离的污泥中是否还有有机物,如果则对污泥继续进行清洗,直到污泥中不含有机物。[0028]实施例4:[00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经过污泥干燥系统干燥后的污泥合成水泥的水泥合成系统,通过使用水泥合成系统将干燥后的污泥合成水泥,以提高物质利用率。[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3/3页5CN205917144U5图1说 明 书 附 图1/1页6CN205917144U6
本文标题:CN2016205065859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系统公开号20591714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4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