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CN2016208534919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公开号205874162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620853491.9(22)申请日2016.08.08(73)专利权人湛江远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地址524338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岭北工业基地湛江远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72)发明人吴骏腾 (51)Int.Cl.C02F9/14(2006.01)C02F11/00(2006.01)C02F11/1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57)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离心分离器、第一检测装置、渗透分离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二检测装置、消毒池和清水池;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渗透分离池和膜生物反应池连通,所述渗透分离池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池通过管道与消毒池连通,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底端连接有污水管道;消毒池通过上端设置的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重过滤分离装置以及反应装置对污泥污水进行精细化高纯度处理,经过检测装置的检测鉴定,进行高效的污泥污水处理,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判定污泥污水处理是达标还是进行循环处理,对污泥污水处理的效果作进一步的保障。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205874162U2017.01.11CN205874162U1.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离心分离器(1)、第一检测装置(2)、渗透分离池(3)、厌氧池(10)、膜生物反应池(4)、第二检测装置(5)、消毒池(6)和清水池(9);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1)与渗透分离池(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渗透分离池(3)通过管道分别与厌氧池(10)和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设置于渗透分离池(3)与厌氧池(10)之间的总管道上,总管道末端分为两个支管道,其中第一支管道与厌氧池(10)连通,第二支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所述厌氧池(10)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通过管道与消毒池(6)连通,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设置于膜生物反应池(4)与消毒池(6)之间的总管道上,总管道末端分为两个支管道,其中第一支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第二支管道与消毒池(6)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顶端设置有分汽包(12);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1)底端连接有污水管道(7);所述污水管道(7)末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11);所述消毒池(6)下端与污水管道(7)连通,消毒池(6)通过上端设置的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池(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1)包括壳体、搅拌棒(101)和离心转动器(102);所述离心转动器(102)位于壳体的下方,所述搅拌棒(101)位于壳体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器(8);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1)、第一检测装置(2)、渗透分离池(3)、厌氧池(10)、膜生物反应池(4)、第二检测装置(5)、消毒池(6)和清水池(9)均与智能控制器(8)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5874162U2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人们要求解决环境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纷纷注目于现代环境的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必须积极进行控制环境质量和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许多生产厂家在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污水时,没有预先对污泥污水进行处理,除去污水中的杂质,然后再将污水进行排放,工业中含有的大量金属元素、化学元素以及其他杂质直接进入河流中,对水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管道直接对污泥污水进行排放,污泥污水中的杂质对堵塞管道,严重影响污泥污水的排放,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污泥污水问题成为众多厂家所要解决的问题。[0003]目前提出一种在高容积负荷下同时去除COD和营养氨组分,并节约相当的部分能源和有机碳源的污泥污水处理方法和装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目前生活污泥污水一般采用厌氧-好养法或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处理技术,工艺中需要曝气、填料及菌剂、脱泥等处理,需要技术人员操作及耗电、药剂等费用且污泥污水处理仍不彻底。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离心分离器、第一检测装置、渗透分离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二检测装置、消毒池和清水池;[0006]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与渗透分离池通过管道连接;[0007]所述渗透分离池通过管道分别与厌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渗透分离池与厌氧池之间的总管道上,总管道末端分为两个支管道,其中第一支管道与厌氧池连通,第二支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连通;[0008]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连通;[0009]所述膜生物反应池通过管道与消毒池连通,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膜生物反应池与消毒池之间的总管道上,总管道末端分为两个支管道,其中第一支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连通,第二支管道与消毒池连通;[0010]进一步地,所述膜生物反应池顶端设置有分汽包;[0011]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底端连接有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末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0012]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下端与污水管道连通,消毒池通过上端设置的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池连通。[0013]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包括壳体、搅拌棒和离心转动器;[0014]所述离心转动器位于壳体的下方,所述搅拌棒位于壳体的中心位置。说 明 书1/3页3CN205874162U3[0015]进一步地,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智能控制器;[0016]所述搅拌离心分离器、第一检测装置、渗透分离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二检测装置、消毒池和清水池均与智能控制器连接。[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重过滤分离装置以及反应装置对污泥污水进行精细化高纯度处理,经过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鉴定,对从搅拌离心分离器通过其搅拌快速初步离心分离得到的污泥污水并进入渗透分离池分离后进行初步鉴别分类进行初步鉴别分类,并根据鉴定结果判定污泥污水进一步流通至厌氧池还是膜生物反应池,进行高效的污泥污水处理,并通过设置第二检测装置对膜生物反应池精细化处理得到的污水进一步检测,判定污水处理是达标还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循环处理,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作进一步的保障,本装置可对污泥污水进行高效精细化处理。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搅拌离心分离器;101、搅拌棒;102、离心转动器;2、第一检测装置;3、渗透分离池;4、膜生物反应池;5、第二检测装置;6、消毒池;7、污水管道;8、智能控制器;9、清水池;10、厌氧池;11、污泥脱水机;12、分汽包。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离心分离器1、第一检测装置2、渗透分离池3、厌氧池10、膜生物反应池4、第二检测装置5、消毒池6和清水池9;搅拌离心分离器1与渗透分离池3通过管道连接;渗透分离池3通过管道分别与厌氧池10和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第一检测装置2设置于渗透分离池3与厌氧池10之间的总管道上,总管道末端分为两个支管道,其中第一支管道与厌氧池10连通,第二支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厌氧池10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说 明 书2/3页4CN205874162U4[0024]膜生物反应池4通过管道与消毒池6连通,第二检测装置5设置于膜生物反应池4与消毒池6之间的总管道上,总管道末端分为两个支管道,其中第一支管道与膜生物反应池4连通,第二支管道与消毒池6连通;膜生物反应池4顶端设置有分汽包12;[0025]搅拌离心分离器1底端连接有污水管道7;污水管道7末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11;消毒池6下端与污水管道7连通,消毒池6通过上端设置的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池9连通。搅拌离心分离器1包括壳体、搅拌棒101和离心转动器102;离心转动器102位于壳体的下方,搅拌棒101位于壳体的中心位置。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智能控制器8;搅拌离心分离器1、第一检测装置2、渗透分离池3、厌氧池10、膜生物反应池4、第二检测装置5、消毒池6和清水池9均与智能控制器8连接。[0026]污泥进入搅拌离心分离器1,通过搅拌离心分离器1中加入水稀释后形成污泥污水,继续通过搅拌棒101对污泥污水进行搅拌充分分散,搅拌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并启动离心转动器102,通过离心法将泥水进行充分快速的分离,离心分离得到的污泥通过搅拌离心分离器1壳体低端的管道进入污水管道7,离心分离得到的上清液进入渗透分离池3,经过渗透分离池3的进一步渗透分离后,通过第一检测装置2的初步检测鉴别分类,并根据鉴定结果判定上清液进一步流通至厌氧池10还是膜生物反应池4,且经过厌氧池10处理的污泥污水也可到达膜生物反应池4进一步深度处理,膜生物反应池4处理得到的污泥污水经过第二检测装置5检测,判定污泥污水处理达标与否,若已经达标污泥污水可通过管道进一步到达消毒池6,清水池9,若未达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循环处理,污水通过管道回流至膜生物反应池4进行循环处理直至达标为止,若已经达标污泥污水可通过管道到达消毒池6,进一步进入清水池9,经过消毒池6消毒的污泥污水,达标后才可进入清水池9,循环处理后仍不达标的污泥污水流入污水管道7,进入污水管道7的污水进一步经过污泥脱水机11进行进一步处理,污水处理过程即已经完成。本装置还可加设智能控制器8,智能化精准化控制每个污泥污水处理过程。[0027]通过设置多重过滤分离装置以及反应装置对污泥污水进行精细化高纯度处理,经过第一检测装置2的检测鉴定,对从搅拌离心分离器1通过其搅拌快速初步离心分离得到的污泥污水并进入渗透分离池3分离后进行初步鉴别分类进行初步鉴别分类,并根据鉴定结果判定污泥污水进一步流通至厌氧池10还是膜生物反应池4,进行高效的污泥污水处理,并通过设置第二检测装置5对膜生物反应池4精细化处理得到的污水进一步检测,判定污水处理是达标还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循环处理,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作进一步的保障,本装置可对污泥污水进行高效精细化处理。[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
本文标题:CN2016208534919多级生物污泥处理设备公开号20587416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4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