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六章地区经济一体化案例
第六章地区经济一体化•第一节地区经济一体化概述•一、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广义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狭义是指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财政和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区域内的各成员国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超国家机体。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地区性的经贸集团。•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一)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2.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彼此取消关税,保持各自的对外贸易政策•3.关税同盟(CustomUnion):彼此取消关税,并对外实行统一关税税率•4.共同市场(CommonMarket):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5.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政策的靠近和共同的对外政策•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二)按照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1.部门经济一体化(SectoralEconomicIntegration)•2.全盘经济一体化(OverallIntegration)•(三)按照参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划分•1.水平经济一体化(HorizontalEconomicIntegration)•2.垂直经济一体化(VerticalEconomicIntegration)•三、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贸合作及存在的问题•1.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间经贸合作加快•①南部非洲地区:南非发展协调会议(SADCC)于1980年成立,由安哥拉等10国组成,1992年改组为南部非洲经济发展共同体(SADC)•②北部非洲地区:马格里布联盟(AMUA)•③东部非洲地区•2.积极寻找更高层次发展的拉美经济贸易组织•①南美地区:南锥体共同体,1991年成立,主要成员国为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②中美洲地区: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③加勒比地区: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3.迅猛发展的亚太地区区域经贸合作•①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967年成立•②南亚地区:南亚区域合作协会(SAARC)•4.发展中国家间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①区域经贸合作所产生的短期利益并不显著,尤其是在较落后地区的经贸合作组织中表现突出•②区域内各成员国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不大,产品相互竞争的可能性远远大于相互间的互补性,加之彼此间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短期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愿。•③区域经贸合作产生的经贸利益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④区域内各国存在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差异也影响到经贸合作•⑤缺乏主导国家的积极推动。•(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经贸合作•1.欧洲地区•2.北美地区•3.亚太地区•(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趋势•1.原因•①振兴经济是各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后的重点考虑事务•②实现开放的自由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③发展中国家经贸发展速度加快,亚太地区与拉美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较快、贸易地位不断上升的国家与地区,促使世界大国纷纷制定其全球经济与安全策略,以求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④发达国家出去全球安全战略与地缘政治利益考虑,积极寻求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⑤世界范围内的经贸集团化浪潮,促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寻找自己经贸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入区域经贸一体化进程之中•2.问题•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利益分配不均,尤其是发展中国贸易竞争力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这会影响经济一体化的步伐•②各国在环境保护、劳工就业、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也会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特别在亚太地区表现最为突出•3.趋势•四、主要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1.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①基本建成内部大市场(1992年)•②签署《马斯特利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内政和司法方面的合作。1993年11月1日起生效•③建设欧洲经济区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协议1994年1月1日•④欧洲联盟与中东欧四国签订、实施《欧洲协定》(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1995年2月1日)•⑤第四次扩大(1995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成员国增加到15个,面积330万平方公里,人口3.8亿,GDP9万亿美元)•⑥欧洲货币联盟的启动和联盟的进一步扩大(1999年1月1日)•2.北美自由贸易区•1989年1月1日,美加自由贸易区,墨西哥加入后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人口3.6亿,GNP8万亿美元;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个国家在迈阿米签订协议,同意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于2005年前实现,实现以后,人口8.5亿,GNP13万亿•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1989年11月,第一次会议,澳大利亚堪培拉•1991年11月,第三次会议,韩国,汉城《汉城宣言》,确定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常设秘书处在曼谷•至2001年10月,有21个国家或者地区: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香港、印尼、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五、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冷战迫使欧洲联合(历史原因)•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在原因)•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各国生产力非均衡发展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生活的国际化:(1)国际贸易增长超过世界生产增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普遍提高;(2)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3)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4)科技研发国际化;(5)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在管理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不平衡和不同步•4.区域内部发展的需要•5.加强对外谈判的力量•6.解决国际收支问题是催化剂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对成员国内部经济贸易的影响:•①促进内部贸易的增长•②促进内部的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③内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④增强和提高经济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1958年欧洲成立关税同盟的时候,六个成员国的工业生产不到美国的一半,黄金和外汇储备为美国的55%,出口与美国相近。1979年的时候,欧洲共同体的GDP为23800亿美元,超过美国(23480亿美元),出口贸易是美国的2倍以上,黄金储备是美国的5倍•⑤加速了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2.对世界经济贸易的不利影响:•①对非成员国贸易量减少•②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和利用外资不利•第三节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评介•一、税同盟理论•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范纳和李普西,范纳认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完全取消个参加国间的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和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1.静态效应:•①贸易创造:生产利益和消费利益•②贸易转移:关税同盟前不生产某种商品,采用自由贸易的立场,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成立后,从同盟内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③贸易扩大:从需求方面来考察•④减少行政支出•⑤减少走私•⑥加强谈判力量•静态效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者的大小和贸易扩大的多寡。范纳的假设:•2.动态效应•①优化专业化分工和资源配置•②获取规模经济•③刺激投资、•④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要素流动性和加速经济发展•二、大市场理论:贸易保护把市场分割的狭小而没有弹性,无法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大市场的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希托夫斯基的“高利润率恶性循环理论”:高利润率—低资本周转率—高价格—狭窄的市场。打破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或推行贸易自由化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竞争,使厂商改变过去小规模生产转向大量生产,实现规模经济。还能产生以企业家之间交易的相互依赖为基础的金钱上的外部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有能力消费耐用消费品,会产生良性循环:大市场产生—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下降—大众消费者增加—竞争进一步激化—大市场产生•三、协议国际分工:世界经济的客观现实证明,成本递减是一种普遍现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市场扩大化而实现规模经济,实际上也是成本长期递减问题。图示,从而协议国际分工。达成协议的条件:•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与地区的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当,协议形分工的对象产品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能生产。•②作为协议性分工的商品,应该是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③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相同产品的利益差别不大•以上条件表明,经济一体化容易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建立。•四、综合发展战略理论•1.原则•①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它不限制市场的统一,也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寻求尽可能高的其他一体化形式。•②两极分化是伴随一体化出现的一种特征,只能通过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制定系统的政策来避免它。•③鉴于私营部门在发展中国家一体化进程中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至关重要。•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新秩序逐渐改变世界经济的要素。•2.因素•①经济因素,•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及各国间的差异;•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新建经济区的最优利用情况,特别是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及其整体发展潜力;•与第三国经济关系的性质,外国经济实体(如跨国公司)在特定经济集团中的地位;•特定集团中的一定条件下选择的一体话政策模式和类型的适用性。•②政治和机构因素•各国间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各国间有利于实现一体化的“政治意志”状况及稳定性;•该集团对外政治关系模式;•共同机构的效率及其有利于集团共同利益的创造性活动的可能性。•五、对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简评•上述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丰富了世界经济理论和学说。但有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1.经济一体化的真实涵义与定义是什么。上述的定义或涵义仍只偏重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忽视了对再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的深入研究•2.对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的理论探讨多•3.仅从单向因素、微观角度探讨和分析的多,对多因素、宏观分析不够,尤其是对经济一体化形成的政治、经济利益的综合分析较差•4.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多,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较少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本文标题:第六章地区经济一体化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8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