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内容、组织机构、工作流程
现场医疗救援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医疗救援是立足于医院外社会大环境下的一项医学科学性很强,但同时又是学科交叉很广的应用科学。实施现代医疗救援,特别在意外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还涉及到信息掌握、通讯工具、组织专业队伍、应急医疗装备、行动方式、处理程序、救生脱险,以及政府的运作程序,社会人群的参与等多方面问题,单靠急诊工作的知识、经验、技能是无法在现场开展最有效的救治和医学监护的。医疗救援的特点1.社会性(各界各部门、各单位、公众)2.强制性(危机管理、强力干预)3.控制性(控制生命、对症处理)4.规范性(流程规范)救援医学内容救援医学是立足于医院外社会大环境下的一项医学科学性很强,但同时又是学科交叉很广的应用科学。实施现代医疗救援,特别在意外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还涉及到信息掌握、通讯工具、组织专业队伍、应急医疗装备、行动方式、处理程序、救生脱险,以及政府的运作程序,社会人群的参与等多方面问题,单靠急诊工作的知识、经验、技能是无法在现场开展最有效的救治和医学监护的。救援医学内容救援医学是急救医学发展的更高阶段,重要区别就在于急救医学更偏重于医疗,而救援医学是在急救医学的基础上,更强调政府、社会的作用。除做好日常的院外危重病的救治外,更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及应对。医疗救援组织结构体系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专家组: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医疗卫生救援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各级响应启动I级响应的启动: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I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II级响应启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II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各级响应启动III级响应的启动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市(地)级人民政府启动市(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其他符合医疗救援较大事件(III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各级响应启动IV级响应行动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县级人民政府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IV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各级响应启动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流程“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实施快速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救治生命,降低人员的死亡和伤残”是紧急医疗救援的原则;一旦事故发生,按照“迅速、准确、有序、安全”科学和规范的开展现场医疗救援。1.一般事故伤病人数10人以下,或死亡2人以下(含2人),事故无发展趋势,伤亡人数不再增加。2.重大事故伤病人数10人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或涉及外籍公民和有社会影响人士),事故基本得到控制,伤亡人数基本不再增加。3.特大事故伤病员20人以上,或死亡6人以上,事故趋势继续发展,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一、灾害事故的分类二、灾害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一)指挥机构和120指挥系统1.灾害事故急救医疗指挥机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应急机构组成。决定各级应急预案的启动。2.“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是区域内院前急救医疗统一的指挥调度机构。3.急救医疗机构应与当地120急救指挥中心共同组成急救医疗网络。4.120急救指挥中心与所有急救机构的急救车、急诊科之间应安装专用的有线、无线通讯设备,并保证设备的运行和完好。(二)灾害事故急救组织1.建立各级急救领导小组各级急救机构应成立由领导和相应科室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组织现场急救、转运和组织院内急救。2.组成急救梯队①第一梯队:由事发当地急救机构当日急救值班的车辆、医护人员、司机、担架人员组成。②第二梯队:当地卫生应急部门领导、急救指挥中心值班领导、专家、司机及所有增援的急救应急队伍组成。③第三梯队:急救医疗网络后续车辆、医护、司机及相关人员。3.急救专家组①建立急救专家组,急救专家由本地重点学科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②在本地发生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时,急救专家能确保在10分钟内出发,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指导并参与急救工作。③急救专家除有精湛的技术外,还应具有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的团队精神,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服从当地120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三)急救人员、车辆1.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从事院前急救任务的急救小组不少于3组,每组由从事临床工作三年以上的医生、两年以上的护士和司机、担架员组成。2.各急救机构配备急诊专用急救车不少于2辆。3.急救车车内药械、急救、通讯等设备按卫生部相关要求装备。4.急救车应保持车况良好,应备有监护型急救救车。三、灾害事故的应急流程(一)指挥调度流程1.“120”在接到事故呼救电话后调度员应立即做出反应:详细了解事故性质、地点和伤亡人数。2.迅速调度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急救机构人员和车辆前往事故地点,并根据事故性质调度其它值班车辆赶往现场或待命做好应急准备。3.向急救指挥中心领导、当地卫生局应急办和局总值班报告:灾情性质、地点、人数、伤情、灾情趋势(是否发展)、已经采取的措施、现场急需的救援物资。4.通知有关人员(各级部门领导、需继续增派的急救单位),迅速赶往急救现场或按领导指示到指定地点报到、集结、待命。5.通知相关网络医疗机构按急救预案集中车辆,人员,各医院急诊科做好接收伤病员准备。6.根据现场汇报和领导指示派出增援车辆、人员。(二)第一梯队现场急救流程1.最先到达现场的急救小组应立即了解现场的情况,及时进行检伤分类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①灾害事故的性质,现场准确地点与路线。②人员伤亡情况:伤亡人数、受伤程度和部位;已采取措施和急需支援的内容(车辆、药品、器械)。③重要伤、病员的身份,以及后送情况。④事故是否已被控制,有否发展趋势。2.驾驶员应将车辆停放在便于开展急救和分流的安全地点。3.当地卫生行政领导到达前急救医生临时担任现场指挥任务。(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1.现场指挥的确立①到达现场的当地最高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即为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救援总指挥。②120急救指挥中心现场领导应配合现场医疗救援总指挥做好救援工作,在当地最高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未到达之前临时担任现场医疗救援总指挥。2.120现场指挥工作流程①根据120值班调度人员的报告迅速判断事故的性质,根据指挥原则迅速赶往现场。②与当地卫生领导和急救专家迅速查看伤病员并再次检伤分类,准确统计现场伤亡人员的数量。③保持与“120”指挥中心的联系,紧急调动急救资源。④及时联络领导机构,在省、市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统一开展现场急救,并与其它应急系统(公安、武警、消防、交通、军队)联络,协调配合做好现场救援工作。⑤利用当地条件组织急救医疗和转运,对重伤和必须进行紧急处理的伤员进行当地急救。⑥根据事故性质、伤病员情况请示现场总指挥,确定分流地点和人数,果断组织伤病员的分流。⑦指挥车驾驶员作为医疗运输员与交警配合负责调配和指挥现场急救车辆。3.现场分流原则①灾害抢救现场的分流应由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统一安排。②伤病员的分流遵循就近、专科、实力和承受能力的原则合理分流。③特大灾害事故伤病员特别多时,应遵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按急救预案分流。④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伤病员原则分流至当地最高级别医院救治并相对集中。四、灾害事故现场急救流程1.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忙而不乱①灾害事故现场在卫生救援组织未到达之前,由当地政府、公安等部门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并向上级政府及急救指挥中心呼救。②急救指挥中心接到呼救后,立即指挥调度人员、车辆、设备、药品等,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奔赴出事地点。③救治原则:先排险后施救,先救命后治伤。2.迅速调查灾害,快速诊断,因地制宜开展急救医疗工作,控制、稳定局面。3.及时向主管部门呼救,依靠全市卫生救援力量,分类处理伤病员,先抢救危重伤病员,再转运经初步处置后的轻伤病员。4.医务人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分秒必争地进行急救,防止差错事故发生。驾驶员、担架员服从医务人员安排做好相应工作。5.指定专人向患者家属及单位领导讲明病情及预后,取得家属及单位理解与配合,防止医疗纠纷发生。6.指定专人向卫生主管部门汇报救治工作进展情况。7.院前急救人员做好伤员相关记录,院内医护人员做好分流病员的病情、抢救记录,与接收转运伤病员的医护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8.急救医生对现场进行搜寻和对伤员进行验伤、分检。可采用分检卡对伤员分检:①黑色:已死亡。②红色:重度;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或处理的伤、病员。③黄色:中度;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的伤、病员。④绿色:轻度;基础生命体征正常,可暂时不处理的伤、病员。
本文标题: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内容、组织机构、工作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4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