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王淞舟解读《小壁虎借尾巴》
王淞舟解读课文人教版第二册第十七课: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个童话,经典课文。从早先的“四省市版”到后来的“浙教版”再到眼下的“人教版”,对这篇课文都是情有独钟、不离不弃。但在过去,这样的经典课文我们大多是从“内容”的角度去读,读出的是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情节以及情节中所渗透的动物尾巴的一些常识。至于“语文”什么的,还真是少见。那么,从“语文”的角度,我们还能读出一些什么来呢?我节选了其中的三段:……小壁虎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则、鱼摆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第一点,写小壁虎爬行,改成这样: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到房檐下。行吗?当然不行!为什么不行呢?意思没有变呀!大家看,“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这句话中出现了几个“爬”字?三个“爬”: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写就不嫌啰嗦吗?有人说,这样写,就能写出小壁虎爬得很慢很慢。小壁虎果真爬得很慢吗?当然,小壁虎定在墙上一动不动的时候,自当别论。依我看,这时的小壁虎不可能爬得很慢。为什么?第一,我看过生活中小壁虎的爬行,绝对不慢,相反,常常爬得很快;第二,以当时小壁虎的处境和心情,它一定是又慌张又焦急,能优哉游哉款款而爬吗?又有人说,这样写,读起来生动、有趣,像个童话的样子。这一说,乍听似乎有些道理,但细细一较真儿,问题就出来了。照此推论,是不是写成这个样子——“小壁虎爬呀爬呀爬,爬到小河边”——就更是生动、有趣呢?写童话只是为了生动、有趣?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分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童话”,一类是“人文性童话”。前者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后者如《丑小鸭》、《七颗钻石》。知识性童话的特征是什么?因为童话这种形式的生动、活泼、有趣,童话的泛灵性,很容易被儿童悦纳。于是,那些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借了这种生动活泼的童话体裁得以很好地渗透。而人文性童话则是关乎灵魂的发育、精神的成长、情感的陶冶,与科学知识无关。读知识性童话,第一是搞清楚童话所渗透的科学知识到底有哪些;第二是揣摩它以怎样一种生动有趣的童话情节、话语形式来传递这种科学知识。我们知道,小壁虎借尾巴这个童话,传递了这样一些科学知识:第一,壁虎尾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作用——在遇到危险时通过自切尾巴达到自救;第二,壁虎自切的尾巴过段时间能够重新长好;第三,燕子、小鱼、老牛尾巴各有它们的作用:在我看来,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爬呀爬”,一共三次,出现九个“爬”字,是与壁虎尾巴自切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长成这个知识点密不可分的。尾巴自切后,没个十天半个月的光景,大概是长不成的。“爬呀爬”,正是对这种时间的摹写。在这里,语文形式“爬呀爬”和语文内涵“过了一段时间”是高度统—的。这正如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既然两株都是枣树,并在一起说岂不省事?为什么要写成这个样子呢?一种文字的形式,传递—种文字的节奏和韵味。《秋夜》的开头,要传递的正是某种单调、枯燥、寂寞的情味。而这种情味,借了这样一种文字的形式就得到了极妥帖、极精微的表现。诸如此类的琢磨,正是语文老师的独当之任。第二点,则是拓展的问题。通常,学完《小壁虎借尾巴》,我们都会顺着“科学知识”这一维度设计拓展,如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怎样的作用。这自然不是不可以,但倘若我们从“语文”的角度着眼,是否还能做出别样的拓展来呢?譬如:小鱼的尾巴——摇,老牛的尾巴——甩,燕子的尾巴——摆。实际上,这是一种精致的语感图式,对于敏化、广化、美化、深化学生的语感多有助益。顺着这样的思路,可以继续丰富学生这种精致的语感图式,譬如:松鼠的尾巴——翘,当然也有拖着的时候,但通常是翘着的,特别是在童话中看到的松鼠形象;猴子的尾巴——竖;狐狸的尾巴——拖,因为它的尾巴太重,很难翘起来;兔子的尾巴——夹,因为它的尾巴很很短很短,我们不是常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嘛。通过类似这样一种“语文”的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去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我想,这应该是正儿八经的语文的事儿吧?
本文标题:王淞舟解读《小壁虎借尾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45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