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阶级基础是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渊源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渊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4.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整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空想主义代表:欧文法国空想主义代表:傅里叶、圣西门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7.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8.马克思主义创立来源的三大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9.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1.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和实践性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最基本本质):科学性1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16.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实践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17.哲学的概念: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去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19.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0.唯心主义有哪几类?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21.物质的概念是谁提出的:列宁22.什么叫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23.二元论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认为世界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笛卡尔24.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5.什么叫做可知论?什么叫做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26.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是:运动27.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相对静止28.时间的特点:一维性空间的特点:三维性29.意识的产生表现在:起源上: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内容上: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本质上:人脑的机能和属性30.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哪?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3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32.怎样看待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33.唯物辩证的总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34.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35.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原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6.唯物辩证三大规律分别从哪些方面揭示事物的发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37.矛盾又叫对立统一38.和谐是什么?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3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0.为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社会模式有什么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革命和建设等实践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真理化和大众化。4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在依存中发展第二,相互吸收和借鉴第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4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量变和质变4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4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P4445.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P4546.矛盾分析法的重要性(两点论和重点论)P48两点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论: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47.量变到质变的例子:小树变成大树石墨变成金刚石鸡蛋变小鸡男变女,女变男凉水变温水48.怎样理解辩证否定观?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第二章1.实践包括三个要素:主体(人),容体(客观世界),中介P592.主体和容体相互作用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3.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4.一个人的知识一般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认识的实质是反应论7.宏观社会: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发展。8.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⑴认识不但来源于实践,而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9.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运动的第一个辩证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过程,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理论实现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实现自身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1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特点:具体、生动、形象、直接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及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抽象性、间接性12.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用主义真理的代表人物皮尔士、杜威、胡克、胡适1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认识世界就是为了通过实践获得知识,改造世界。14.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客观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12.真理原则vs价值原则(1)真理原则是客观的,价值原则是主观的。(2)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多样性。(3)真理原则表明人类活动受客观制约,价值原则体现了目的性。第三章1.哲学又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最重要)、物质生产方式4.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什么?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非意识形态包括什么?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5.社会历史发展中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分别对应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7.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私有制按什么来区分?按照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区分8.如何理解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P104(1)是生产资料的取得方式。(2)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3)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9.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形态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3)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11.生产力包括哪几个方面?实体性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智力因素:科学技术和管理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地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3.国家分为哪两个方面:国体和政体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5.社会会变革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实质是积极斗争最高形式,又叫革命)P13116.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17.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社会历史经历了哪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1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9.阶级的定义是谁提出的:列宁20.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21.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22.改革是量变,革命是质变。23.由科技革命产生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4.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25.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34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应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技术是指生产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对生活方式有巨大影响,人们走入了信息时代。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26.如何理解中国的改革?P133(革命是质变,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从社会形态看是量变,从生产力的发展上看是质变。)2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68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