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二下第5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混合运算单元课时7课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单元重点难点1、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2、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加强题意的分析理解能力的训练,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质量措施的能力的培养。3、加强学法指导,由扶到放,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课题混合运算第1课时主备人xy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人拓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又多少人?二、自主探究新知。1、教学例1你还记得53—24+38是怎样计算的吗?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汇报。(1)下面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15÷3×5(2)指导学生写出综合算式,并规范学生的写法。可以展示学生写的比较规范的作业,也可以老师板书学生模仿书写。(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一、复习旧知1、口算练习4×55×87×99×47×36×89×58×87×83×69×96×7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七()六十三二()一十八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学生1:2×3=6(元)6+7=13(元)学生2:2×3+7=13(元)生3:7+2×3=13(元)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3、小结过渡:在我们解决问题时,如果需要列两个算一式计算的,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这个算式叫综合算式或者说是混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我们就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好吗?三、巩固拓展应用1、“一共有几个?”1)教师出示情境图2)教师巡视,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想法和运算顺序。2、脱式计算(做一做第1小题)1)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适当的帮助。2)班内集体订正,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强化学生的书写格式。3、思考题在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算式的意思。四、师生总结概括。()七二十八3、计算下面各题。24÷615÷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4、解决问题1)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2)公交车里有乘客36人,到幸福街站下车8人,又上来12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5、知识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课后反思课题混合运算第2课时主备人xy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具准备跷跷板乐园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个人拓展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2、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完成做一做练习,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十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28÷736÷624÷881÷915÷32.练习4×8+640-6×43、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板书:6×2=12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课后反思课题混合运算第3课时主备人xy教学目标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人拓展一、一、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一、引导小结。1、乘加计算: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2×3+77+2×3二、新授乘减问题。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20—4×4=4(元)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先算4×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2、乘减计算: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3、除加计算: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除减计算: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三、强化练习同学说)三、巩固练习。除加、除减问题。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28-6×3=5×9-40=54÷9—4=20+48÷6=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四、总结师生总结概括: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6×4+4=25—3×7=72÷8—4=20—63÷9=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6+9÷3=55÷5+5=69—3×2=1248÷8—4=2课后反思课题混合运算第4课时主备人xy教学目标1、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正确脱式书写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人拓展一、基本练习1、用脱式计算(1)37–8×4(2)8×6–30(3)42–30÷6======(4)19+6×5(5)35÷5–2(6)28÷4×5======2、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二、综合练习、拓展运用(完成练习十一部分练习)。1、课本第1题班内交流。师展示学生答案2、课本第2题3、课本第3题和第4题。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4、课本第5题。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给以鼓励。2、课本第6题和课本第10题A、解决第6题的第(1)题。B、解决第(2)小题.C、解决第10题。师展示学生的答案。三、师生总结概括: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有哪些收一、复习练习。(1)填空4×()=366×()=4263÷()=732÷()=848÷()=69×()=54(2)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3)填空并说说思路2、综合应用完成练习第6题35÷742÷67×772÷836÷6()()()()()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二、应用题(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获?米,还剩多少米?课后反思课题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5课时主备人xy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
本文标题:二下第5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69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