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探索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探索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彭英(阜阳城郊中学cjpengying@163.com)摘要:本文通过太空授课引出微课,接着分别从微课的概述、微课的类型、微课的制作及微课的展望来阐述。特别关于微课的类型阐述对高中化学教学很实用。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微课定义,微课类型,微课展望微课,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2013年6月20日上午,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上,通过弹簧的作用测量失重状态下自己的“体重”,随后航天员王亚平讲解了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失重环境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等。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内,航天员利用特殊的教学环境,将枯燥的物理公式进行了形象化演示,这在航天史上实现了伟大突破,传回到地面,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微课。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课已不再是航空航天的专利,而是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早已走进我们普通的课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微课的概述1、起源2011年,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最早在国外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并且开始组织佛山市最早的微课大赛。在他的坚持和推动下,2012年9月“全国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展演会”召2开,在会上他向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力推微课,促成了教育部对开展微课教学的重视。2、定义目前,微课还没有严格的定义。胡铁生主任曾说,微课又名“MicroCourse”(微课程)、“MiniCourse”(迷你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3、特点结合张一春教授的总结,微课特点可概括为:位微不卑、步微不慢、课微不小、效微不薄。具体来说,微课虽然短小,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通过不断的积累,实则效果明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4、意义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用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你愿意,你就和这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借助了网络,借助了微课。通过这一载体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3二、微课的类型微课常见的类型很多,但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最常用的有新课导入型,概念讲授型,实验探究型,问题解答型,互补切磋型,知识拓展型等。1、新课导入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特意制作的微课,这类微课适宜于新课的引入。如在讲解“沉淀的转化”内容前,我在实验室配好四种溶液:①AgNO3溶液、②NaCl溶液、③KI溶液、④Na2S溶液,并将其分别放进四只茶杯中,看起来就象四杯清水。让年幼的女儿当魔术师,按顺序将①倒入②中,变出乳白色的“牛奶”,再将“牛奶”倒入③中,变出黄色的“果汁”,再将“果汁”倒入④中,变出黑色“咖啡”。我将整个过程录下来,配以文字和宝宝童稚的声音解说,制作成微课,上课时放给学生看,大家顿时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看完后,学生们都非常渴望解开谜题: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的变化?我顺势引入新课——沉淀的转化。这样一来,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关注度,降低了达成目标的难度。2、概念讲授型教师以某个概念为单元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这类微课适宜于比较抽象难懂的、会给学生带来思维障碍的概念教学。传统授课时,老师虽然花大量时间,并配以语言文字或者图片表述,却依然显得非常4晦涩,学生很难形成形象化的认知。如在上“共价键的概念”时,我做了如下flash动画微课,通过在特殊环境中的原子演示,不但简单形象,而且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上课时适时播放出来,学生们顿时豁然开朗。附动画截图:3、实验探究型教师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讨论,并制作成微课。这类微课适宜于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如金属钠燃烧后石棉网上黑色固体成分的探究。该实验目的是要探究燃烧后的黑色成分,因此没必要做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可以节约实验药品和完成实验所需的时间。老师可以让两位学生事先完成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录成微课,以便在课堂上放给全班同学观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共同探究黑色成分的组成4、问题解答型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答疑式讲解,这类微课适宜于假期中老师给学生留的家庭作业实效性的讲解。如假期中有5些问题,学生自己搞不懂,而家长又辅导不了,但在电话中又不易讲清楚的,拖到开学则缺乏实效性。此时将作业答疑录成微课,放到班内QQ群或班班通上,需要答疑的同学随时就能解决,而且还能继续质疑和反馈。由此可知,微课的使用不单单局限于课堂教学,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学。从而改变了传统课堂中,过完假期学生退步一截的怪象。5、互补切磋型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虽然常采用分组实验,使同学们尽量都参与其中,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但组与组之间难于交流,而且不同组之间的操作失误状况也各有不同,通常老师讲讲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但效果不好,最后学生依然会出错。如在“沉淀溶解平衡”一节中,分别验证溶液中存在I-、Pb2+,取溶液就暴露了使用滴管的操作错误;滴溶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性急,滴几滴后看不到预期现象就放弃了;有的是取澄清液少量,加入AgNO3溶液但没看到预期的黄色沉淀,于是得出PbI2溶液中不存在I-的错误结论;而有的同学向PbI2的上层清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却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用手机分别拍下这些操作过程,制成微课,放给同学看,同学们通过再次交流研讨,很容易得出沉淀溶解平衡的实验要领,进而引出Q和KSP的相对大小来解决实际问题,即KSP的应用。6、知识拓展型教师在讲完一节新内容后,有时需要对应用作一总结拓展。传统6课堂老师说说,学生记记,缺乏实际观察感知,不能理解,过一段时间就忘了。若录成微课放给学生观看,学生不但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内心也能感受到。如对于“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铁轨的原理,我曾不断地重复讲解、画图演示,但学生总用茫然的眼光望着我,有时强制他们记着,但不久又忘了。后来我事先将焊接钢轨的过程录成微课,并配以声音和文字解说,放给同学看,当同学看到本来裂开的铁轨,随着“铁水”的流入、凝固、进而修复,恍然大悟。这种借助情景式教学的微课,将本来枯燥的语言,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记忆长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三、微课的制作FSCapture和Camtasia是两款很实用的录屏软件,在微课的制作上既方便又快捷,都支持同时录制麦克风和扬声器的音频。但Camtasia除了能录制屏幕外,还能录制手写,在格式输出上除了常用的AVI及GIF外,还可输出为RM、WMV及MOV等格式,用着更顺手。“微课”的制作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老师要尽量在讲课水平、视频编辑、课件效果等方面精益求精,在10分钟的视频中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供学生学习参考。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7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四、微课的展望随着众多社交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QQ、微信等的广泛应用,微课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参考资料[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10).[3]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4]吴岚岚.佛山“微课堂”网上受热捧.佛山日报,[2011-7-4]:A01[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本文标题:探索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0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