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语文答题情况概述及分析报告
附件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学科答题情况概述及分析报告序号得题号姓名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43343433333344445501018.30320000200310003380220001010000031110025031040320333233302435442494000010010330020233051030301300000012003906923030033000331010401790002000032000113245288302202032133132154329630311333203320445420108230202032333213234121182002130000330043536112102334133302332231545413300000000000001000380149233400300203232254201510203402300333033154111694302023310331000241017500010003003011002310189130412301033111053921942032003310300000026020300010030200001003340得分16836212432425332719163642172232215776317得分率84%45%35%40%40%6%31%55%45%31%26%60%70%21%27%40%26%57%76%8%一、答题总体情况试卷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紧构八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学生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来解答题目,难度适中,试卷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力求贴近教学实际,考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我任教的一个班科参加考试人数为40人,实考人数为40人,低分人数为10人,低分率为25%。优秀人数为6人,优秀率为7.1%。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为62%,校平均分为67.5分。二、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的比率、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1、基础知识不牢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具体表现为附加题的得分率较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率也不是很好。附加题的第2题只有11%的同学得分,其余的同学都做错,表明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理解得不透彻,这个问题只是对课外的内容转一下弯,同学们的头脑就难转过弯来了,表明同学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附加题第1题只有17%的得分率,这个说明同学们对文学名著阅读转换还不太理解,表明有部分学生对书本的开学初学习的知识已经遗忘了,对书本的基础知识没有好好复习,导致这么简单的现成的书本有的知识点也遗忘了;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按抽检的20个同学来看。2、审题不认真,粗心大意。三、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考试结果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题目不难,高分不易,试题稍微有所变通,学生就无所适从。如对于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基础部分的第5题仿写句子就是这个例子了,表明同学们机械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极为重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为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要依纲靠本,从而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加强语文解题技巧的训练经验表明,针对性强的解题训练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为了避免学生在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提高成绩,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通过解题技巧的讲解和进一步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在审题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思考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和书写时的条理和规范性。3、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身边的语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兴趣。4、教学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相关的语文背景知识”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1)培养学生对知识整合的能力,注重语文知识的比较和联系,注重与语文知识相关领域的拓展;(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注:①以上格式仅供参考,学校可以复印给教师。②每个教师抽取自己所任教学科的20名中层学生的试卷进行调查。表格当中,第2项写答案的分值,以下写学生的实际得分,然后算出每题的得分率。③各校也可按平时的试卷分析样式要求教师写好试卷分析报告。各校教务处统一收集,存放备查。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答题情况概述及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2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