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
+3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四个大题,18个小题。全卷满分共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Zn-65O-16S-32C-12N-14Si-28Ca-40Na-23Cl-35.5K-39Mg-24Ba-1373.本卷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案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2.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4,是一种重要的矿物,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是()A.+6B.+4C.+2D.-23.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B.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C.加油站、面粉生产车间要严禁烟火D.夜晚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4.对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3H2——表示三个氢分子B.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C.Fe——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D.3O——表示三个氧原子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OH)3→FeCl3B.NaCl→NaNO3C.KNO3→KClD.CaO→CaCl26.10克不纯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4.6克的二氧化碳,则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碳酸钠B.碳酸钾C.碳酸镁D.碳酸钡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化纤织品和纯棉织品点燃后闻气味B.CO和CH4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C.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后观察泡沫情况D.食盐和纯碱用pH试纸测定其溶液的pH8、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超市馒头这样出炉;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甜蜜素的化学式——C6H12NNaO3S)。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B.该化合物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C.甜蜜素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NO2气体D.每个甜蜜素分子是由23个原子构成的9.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出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A.H2中混有CO2(NaOH溶液)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C.KNO3中混有K2SO4(BaCl2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10、向含有AgNO3、Cu(NO3)2、C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Ag+、Cu2+、Ca2+、Fe2+B.滤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Ca2+C.滤液中一定含Ca2+、Fe2+,可能含Cu2+D.滤液中一定含Fe2+,Ca2+,不含Cu2+,Ag+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1.(3分)正确写出化学用语(1)碱中的阴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3)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12.(5分)“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视力迅速下降、失明,甚至死亡。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1)甲醇的工业制法为:X+2H2CH3OH,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2)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我市从2006年起已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形成的。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甲醇、乙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有丙醇[C3H7OH]、丁醇[C4H9O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请问:①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的_________有关;②含n个碳原子的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13、(6分)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乙”)。(3)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14、(3分)某同学在做化学实验时注意到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盖不是玻璃塞,而是橡皮塞,很是好奇。于是,他在网上进行查询,得知玻璃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二氧化硅(化学式是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和水,硅酸钠溶液具有粘性。(1)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又注意到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物质,他猜测可能有碳酸钠,他做出这样猜想的理由是。15、(4分)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B、D、E均为氧化物,E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A能用来制取E,而C可以用来检验E;B和D反应能生成C。(1)D的化学式;(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6.(6分)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方程式是____⑵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_____(填装置编号);⑶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选用装置____,烧杯中应盛放____。17.(7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铝片浸入稀盐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盐酸中;Ⅲ.将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微热。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色。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18.(6分)用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跟稀硫酸反应)的锌粒样品10g跟50g稀硫酸(足量)完全反应后,滤出杂质,滤液为56.3g。请计算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化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DADBCCBCC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1分)11、(3分)(1)OH—(2)O(3)FeCl312.(5分)(1)CO(2)C2H5OH+3O22CO2+3H2O(3)①碳的原子个数②CnH2n+1OH13、(6分)(1)t1(2)乙(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4)大于(5)①B②甲物质溶解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14、(3分)(1)SiO2+2NaOH===Na2SiO3+H2O;(2)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15、(4分)(1)CaO;(2)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16.(6分)⑴A,Ca(OH)2+2NH4ClCaCl2+2NH3↑+2H2O;⑵E;⑶H、水。17.(1)2Al+6HCl2AlCl3+3H2↑(2分)(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生成银白色固体(或将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片表面无明显变化)(2分)铝>铜>银(或Al>Cu>Ag)(3)硫酸(或H2SO4)蓝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18.(6分)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则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x+50g-56.3g)=(x-6.3g)(3分)Zn+H2SO4ZnSO4+H2↑652xx-6.3g65/2=x/(x-6.3g)x=6.5g(2分)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6.5g/10g×100%=65%(1分)答:该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其他合理解法也给分)
本文标题: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2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