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通史
.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通史.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通史【新课标的内容标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⑴、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⑵、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⑶、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⑷、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⑴、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⑵、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⑶、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⑷、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⑴、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⑵、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⑶、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⑷、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⑴、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⑵、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⑶、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⑷、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导学纲要】一、中国古代史起止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1840年的鸦片战。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就其发展阶段特征而言,大致可划分为六个单元时期。二、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和王朝更迭:.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王莽新朝(9—23年)↓第一阶段:先秦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221年)㈠、早期国家的产生㈡、夏、商、西周1、奴隶社会建立: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2、奴隶社会发展: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3、奴隶社会鼎盛: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㈢、东周(前770——前256年)——春秋战国时期第二阶段: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公元前221——220年)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⑵、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⑶、东汉(公元25—220年)第三阶段: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⑴、三国(220—280年):魏(220—265年)、蜀(221—263年)、吴(222—280年)西晋(265—316年)⑵、两晋和十六国东晋(317—420年⑶、南北朝:①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②北朝(439—581年):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第四阶段: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年)⑴、隋(581—618年)⑵、唐(618—907年,)第五阶段: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⑴、五代十国(907—960年)(960年被北宋取代。)⑵、北宋(960—1127年)(北宋与辽、西夏、金并存,最后被金灭。)⑶、南宋(1127—1276年)(南宋与西夏、金、蒙古政权并存,最后被元灭。)⑷、辽(契丹政权)(916—1125年,947年称辽,1125年被金灭。)⑸、西夏(1038—1227年)(1227年归附蒙古。)⑹、金(1115—1234年)(1234年被蒙古灭。)⑺、元(1271—1368年)第六阶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1368——1840年)⑴、明(1368—1644年).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⑵、清(1636—1912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知识体系】第一阶段:先秦时期即奴隶社会建立、发展、鼎盛、解体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公元前2070——公元前221年):一、先秦时期的政治㈠、早期国家的产生1、时间、地点:距今五千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迈进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2、标志:A、金属器具的使用B、贫富分化的产生C、文字的成熟D、城的出现E、礼制的初步形成。3、政治:——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其标准是贤与能。4、早期国家出现的原因和意义:A、农耕经济的发展;B、为制度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基础。㈡、夏、商、西周1、王朝更迭的过程⑴、夏朝——奴隶社会建立: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建立夏朝。②禹死后其子启登上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夏朝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机器,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中国进入奴隶社会。③夏朝的灭亡——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夏桀暴虐无道,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其首领汤的带领下约公元前1600年灭夏。⑵、商朝的兴衰——奴隶社会发展①商朝建立: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②都城:定都亳(在今河南郑州),后盘庚迁都到殷,因此商朝又称殷朝。(迁都的原因:汤建国后一百多年间,王位纷争,政治动乱,灾害频繁,国势受到影响。为摆脱动乱和自然灾害,商王曾五次迁都。迁都殷的作用:使商朝的政局由动荡到稳定,国势中兴,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③商朝的灭亡——商纣王的暴政和武王伐纣:A、商纣的暴政是商朝灭亡的内因。表现在生活腐朽,“炮烙之刑”残害人民,引起人民纷纷反抗。B、武王伐纣是其灭亡的外因。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⑶、西周——奴隶社会鼎盛.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①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通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纣的暴政建立周,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②西周的衰落——国人暴动A、爆发的时间:公元前841年。B、爆发原因:周厉王的暴政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C、含义:镐京的平民和奴隶举起武器攻进王宫,赶跑周厉王。政权暂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D、影响:西周由强盛走向衰落。③、西周灭亡。A、国人暴动沉重打击了西周奴隶制王朝。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常不来朝贡。B、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洛邑东周开始。2、夏、商、西周的制度⑴、夏朝“家天下”制度——王位世袭制A、标志:前2070年,禹通过禅让制继承了舜的王位,建立夏朝。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王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B、特征: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王位世袭制),宗族关系成为最基本的政治关系,因而称为王位世袭制。B、认识:是经济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⑵、商朝的占卜制度A、含义: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理解天命和主宰国政。B、实质: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⑶、分封制①目的:西周疆域辽阔,为了巩固统治,完善了分封制。②含义、内容: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周武王将兄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③受封对象:王族(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④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宋、晋等。⑤评价:A、巩固和扩大了周朝的政治统治,发展了周朝的势力。.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B、诸侯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集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各国实力的变化,西周后期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⑷、宗法制①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②性质、实质:商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性质是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王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制度。实质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③内容:A、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分大宗、小宗。B、嫡长子以外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是小宗。④结果: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⑤影响:A、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B、调整了宗族内政权和财产的分配,巩固了分封制;C、宗法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容之一。⑸、礼乐制:周代是最早对“礼”和“乐”作出规定的时代。“礼”是指祭祀、朝飨等仪式,“乐”是伴随“礼”进行的乐舞,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⑹、土地制——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①井田制的含义:是指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②性质、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王所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③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这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A、根本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B、直接原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还改变了生产和剥削方式。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⑶、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从而巩固了周的统治。⑷、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㈢、东周(前770——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1、东周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即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前.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770——前476年)、战国(前745——前221年)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⑴、诸侯争霸原因:①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领地减少;诸侯不来朝贡,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②生产力的提高,各诸侯国的实力对比改变,不断增强实力的各诸侯国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进行频繁的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大国间不断进行争霸。⑵、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其实质是奴隶主间的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争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3、前745——前221年,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⑴、原因: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国家统一,建立地主阶级的专政,发展封建经济。②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新兴地主阶级掌握各国政权,为实现富国强兵和国家统一进行更加激烈的兼并战争。⑵、结果:①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公元前3世纪秦国独霸天下,楚、齐等东方各国衰落。②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打败赵国,秦国开始为统一战争准备。③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君,周王朝统治的象征被消灭。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⑴、土地所有制方面——公田到私田的转变①公田和私田的含义:奴隶主贵族把井田叫做“公田”,而把自己驱使奴隶开垦的荒地叫做“私田”。公田到私田的转变实质是指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②公田到私田转变的原因:A、根本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B、直接原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还改变了生产和剥削方式。③公田到私田转变的影响A、公田转化为私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即由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转变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公田到私田的转变,表明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解体。C、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建立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这适应.WORD格式整理....专业知识分享..了生产力提高促使生产关系变革的需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准备了条件;土地私有制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根源。⑵、政治和上层建筑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开展变法运动①春秋时期改革
本文标题:高中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通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2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