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职高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Ⅰ(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B.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C.解.嘲/押解.蹊.跷/另辟蹊.径一脉相传./名不虚传.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下列字形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悭吝要挟去逝立竿见影B.痉挛霎那砥砺爱乌及屋C.亲怩伏罪湎怀居心叵测D.揣摩惬意安祥登锋造极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____而形成的。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____。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认为有关全运会跳水比赛‘金牌内定’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毫无根据的。”李桦说,“各单项冠军获得者都代表着目前我国跳水运动的最高水平”。B.平庸社会尊奉着一条可怕的生存准则: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C.目前,多家机构预测2009年10月份全国CPI同比降幅将继续大减(消费者物价指数),进一步向正值靠拢。而济宁市的物价涨幅将继续正增长,但涨幅处于平稳状态。D.近来,各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卫生部门的一些专家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怕;二是不要掉以轻心;三是不信谣。7.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______,画上者妙在______,梦中者妙在______,胸中者妙在______。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8.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句是()①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流声。仰头西望,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②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③村长带人把黑龙潭的水牵到了村边的农田里。④任何共产党员都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A.借喻、暗喻、拟物、借代B.借代、暗喻、拟物、借喻C.借喻、拟物、拟人、借代D.借代、暗喻、拟人、借喻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纪传体史书是以传记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如《史记》《资治通鉴》都是纪传体史书。B.在我国文学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贺,杜牧;“苏辛”即苏轼,辛弃疾等。C.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章回体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D.《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已》《药》《阿Q正传》《祝福》等著名的篇章。10.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毕礼而归.之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辄倾.数家之产D.宁许以负.秦曲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1—12题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1)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朱雀桥附近。东晋以来,王、谢两大家族都在这里。(2)朱雀桥:南京秦淮河上桥名,六朝时为京都正南朱雀门外大桥,是交通要道。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B.“朱雀桥边野草花”一句描绘朱雀桥边,绿草萋萋,野花盛开,显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C.“乌衣巷口夕阳斜”一句描绘乌衣巷笼罩在夕阳残照之中,渲染出一种惨淡凄凉的情景。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句说的是昔日王谢高门大宅中筑巢而栖的燕子,如今已飞入普通百姓人家,旧日的殿堂已变成普通人家,暗示豪门大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烟消云散。1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比。B.全诗通过对野草、夕阳、燕子三种景物的描写,深刻的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说明社会总在发展变化,豪门世族不能永享富贵。C.此诗的主旨是:诗人借凭吊金陵古迹乌衣巷,抒发情志,感叹人世沧桑、今昔变化。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借议论抒情,语言含蓄,耐人寻味。二、单项选择II:(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能。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0℃加热到50℃,而全世界60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比如,当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全楼3000多名员工身体所发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据说,此系统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的10座大楼取暖之用。其实,这一系统完全可以具备双重用途,即在炎热的夏季里,还可以当作制冷设备使用,从而使大楼中的环境非常舒适。科学家们认为,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且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相信人体能将会得到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13.下列对“人体能”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由人体散发出来的机械能和热能。B.人体作用于环境,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生物能量。C.人一昼夜所产生的能,可以把自身重的水由0℃加热到50℃。D.60多亿人产生的生物能量,如果聚到一起,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14.下列关于人体能转换成电能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体产生的生物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B.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产生的重力能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C.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产生的电能,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D.英国一家超级市场,安装了特制的推动门,这种门通过不停转运所产生的电能,可以提供公司的日常用电。15.对第4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一些公司和学校在大楼里安装了人体能设备供电。B.美国公司和学校已用人体电能照明、取暖、制冷。C.人体能的开发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D.热量收集系统具有的双重功能可以使环境更加舒适。16.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体能课题是在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的前提下,由一些科学家着手研究开发的。B.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前途将越来越宽广。C.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其价廉而无污染,加之取用灵活方便。D.人体能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利用,但人体能只能转换成电能,是其发展的一个缺陷。三、单项选择Ⅲ:(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泛指文章的字句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C.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难问题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愚:愚昧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与例句加点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A.乃使从者衣.褐B.成以其小,劣.之C.日.与子弟角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忌不自信C.而君幸于赵王D.不拘于时,学于余20.对下面的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例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A.地位低下就觉得羞耻,地位高了又不愿去奉承别人。B.地位低下的人不愿意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只去做阿谀之事。C.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D.地位低下就觉得羞耻,地位高了只去做谀媚之事。四、填空(每空1分,共5分)21.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2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23.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_,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5.《促织》的作者是我国清代文学家______。五、应用文写作(共5分)26.小明生病了,经医生检查确诊为扁桃体发炎,医生建议他休息三天,请你以小明的身份给班主任李老师写一张请假条。格式要规范。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共10分)粗糙也是一种美某日,在一朋友家中听古典名曲《化蝶》,是用那种老式唱机播放的。塑胶唱片在金属唱针下面不慌不忙地
本文标题:对口高考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3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