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局部解剖•位于桥小脑角即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交的区域。它的前界为颞骨岩部后面,后界为小脑前界,上界是脑桥和小脑中部,下界是小脑二腹小叶。有关的骨性结构有内听道、颈静脉孔、岩骨尖部和斜坡侧缘。有关的颅神经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和迷走神经;有关的动脉有小脑后动脉、小脑下动脉和内听动脉等。解剖关系复杂。听神经•前庭蜗神经由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组成,属特殊躯体感觉性,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蜗神经,主管耳对声音的感受.另一部分叫做前庭神经,其主要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听神经鞘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鞘瘤。听神经包括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前庭神经传导位置觉(平衡觉),耳蜗神经传导听觉。听神经鞘瘤好发于听神经的前庭支,3/4起源于上前庭神经,少数来自耳蜗部分。由于没有听神经本身参与(症状来自听神经),因此听神经瘤的名称应为听神经鞘瘤。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多见于成年人,20岁以下者少见,性别无明显差异,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按肿瘤与内听道底关系将其分为型IVⅠ型:肿瘤仅充满内听道不向桥脑小脑角扩展Ⅱ型:肿瘤充满内听道并向桥脑小脑角突出;Ⅲ型: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并充填内听道Ⅳ型:肿瘤位于桥脑小脑角不向内听道内扩展按听神经瘤的大小分为4种类型,即:小型:直径1cm中型:直径1cm2cm大型:直径2cm4cm巨大型:直径4cm二、临床表现•听神经瘤的症状与肿瘤的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关。(一)、早期症状:1、听力丧失:听神经瘤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为伴有耳鸣的主观听力丧失。眩晕、头晕、头昏、无任何耳蜗症状也经常遇到。患者在被确诊前,听力持续丧失的时间为4年。其临床表现各异,典型表现为逐渐出现单侧或不对称的高频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常伴有耳鸣。因此单侧耳鸣亦应警惕听神经瘤的可能。2、耳鸣:与听神经瘤有关的耳鸣常为高音调、持续性,并且为单侧或不对称性。然而,随着听力的丧失,耳鸣也可能发生变化。耳鸣通常是轻~中度,很少有功能完全丧失。除了局限于一只耳朵外,耳鸣不能作为潜在听神经瘤的特征。3、眩晕、恶心、呕吐:一般而言,前庭功能失调发生率与肿瘤大小有关。眩晕在肿瘤较小的病人常见。(二)、中期症状:1、三叉神经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受累的发生率非常常见,约50%的病人有该神经受累的表现,表现为面部麻木、痛、触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颞肌和咀嚼肌力差或肌萎缩。2、周围性面瘫:(三)、晚期症状: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出血的症状1、桥小脑角综合征: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2、后组颅神经症状: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进食呛咳。3、颅高压得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合并有脑积水者要警惕脑疝的发生。4、影像学检查:⑴头颅平片:听神经瘤在头颅平片上的主要表现是内听道的扩大及岩骨嵴的破坏,大多数病例均可见。⑵CT检查:平扫、增强检查。CT听神经瘤的CT表现多样:①C-P角区占位性病变;②平扫时为均匀等或低密度病灶,多呈圆形、椭圆形,有时呈不规则形;③增强扫描后均表现为均匀性强化,若有坏死囊变区则呈不均匀性强化,肿瘤边界清晰、光滑或略有分叶状;④肿瘤多向内耳道为中心生长,一般与岩骨锐角相连;⑤内耳道扩大呈漏斗状,可有骨质破坏、吸收;⑥第四脑室变形以至闭塞,脑干移位,桥小脑角池扩大,幕上脑积水等。对于临床有症状因听神经瘤较小而CT难以显示的患者应行MRI检查。⑶:MRIMRI明显改善了肿瘤类型的术前评估,可以在很早时期发现听神经肿瘤,即使是只有几个毫米大小,症状仅限于轻度听力丧失或轻微单侧耳鸣的改变,也可通过增强MRI来识别。内听道与桥小脑角区加权增强MRI,成为诊T1断听神经瘤的“金标准”。MRI常能显示常规检查不明确或阴性结果的病变。治疗目前对听神经瘤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1)手术切除:为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2)观察(waitandMRI):适用于年龄大于70岁的小听神经瘤,且有条件接受定期MRI检查者,观察的第一年需每半年进行一次MRI检查,以后可改为每年一次,若有肿瘤明显增长,则立即行手术治疗;(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治疗)(1)肿瘤属小型或中度大小;(2)老年患者、有外科手术禁忌证;(3)全身状况影响施行手术;(4)手术切除之后复发病例;(5)肿瘤存在于仅有听力一侧的病例。围手术期护理(1)入院护理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责任护士、主治医生、消除患者恐惧、陌生感。(2)密切观察病情主要观察病人头痛情况,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加剧、呕吐、复视等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术前加强防护措施,做好安全护理有神经麻痹者应注意饮食、饮水温度、洗脸水温度以免烫伤病人、有耳聋及动作不协调者应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包括如厕、洗漱、进食等)。病人随着肿瘤压迫周围结构,可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复视、平衡及共济运动障碍,步态不稳,肢体麻木,视力下降等。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应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者跌倒,做好预防/跌倒坠床的相关护理及宣教专人陪护,必要时限制其活动。(4)颅高压的护理严密观察病人头痛时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改变,抬高病人床头15~30°,并遵医嘱给予脱水剂,以缓解头痛。避免使颅压增高的动作。(5)心理护理由于肿瘤生长在桥小脑角的位置,病人发生单侧面瘫,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流口水等,病人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因此,应多巡视病房,随时与患者交流,进行宣传教育,争取患者积极配合。(6)营养疗法部分患者进食呛咳,吞咽困难,病程长,体质较虚弱。为了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伤口如期愈合,给予静脉高营养(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血浆、白蛋白等)。(7)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晚洗澡,遵医嘱配血、做抗生素皮试、晚上8点以后禁食10点以后禁饮。术日晨备皮,头部消毒,主管医生做好标记“Y”后一次性帽子保护头皮。术后护理1)按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和全麻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持续吸氧3L/分。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止跌倒、坠床,必要时遵医嘱进行肢体约束。(2)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头部引流管做好标记,固定妥善防止脱出、扭曲、受压等。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伤口局部有无隆起,保持引流通畅,观察量、性状,拔管后关注有无脑脊液漏。(3)体位护理★肿瘤较小的全麻病人尚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呼吸不畅,应及时清除。★肿瘤较大,切除后残腔大的病人,术后24~48h要禁止患侧卧位,以免引起脑干摆动累及生命。术后24小时如病人神志清醒、血压平稳者可抬高床头15-30°,有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禁忌枕部受压。翻身时注意保持头部与身体同时转动,避免颈部扭曲致脑干移位,影响呼吸中枢,出现呼吸功能紊乱。(4)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生命体征及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5)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手术可刺激或损伤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常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咳嗽无力,吞咽困难,痰液不能排出,易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并发肺部感染。床旁备吸引器,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预防肺部感染和窒息发生。(6)饮食护理术后禁食24小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术后第2d,由医务人员亲自予喂食经试验吞咽功能良好者方可进流质饮食。若仍有呛咳,给予管饲饮食,待吞咽功能恢复后,再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饮食及普通饮食。术后面肌瘫痪及病侧面颊部痛、温觉消失者,应注意饮食温度,食物不可过热,以防烫伤;食物在口腔内残留,进食后清洁口腔,防止细菌生长繁殖而发生口腔炎。(7)眼部护理术后伴有面神经、三叉神经损伤时,患者常表现患侧或双侧眼睑闭合不全,易发生角膜溃疡,严重者有造成失明的危险。每天必须清除眼部分泌物,白天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晚上临睡前涂金霉素眼膏;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双眼或用蝶形胶布牵拉上下眼睑使之闭合,必要时缝合上下眼睑。(8)功能训练步态不稳,眩晕等共济失调者,应卧床休息,术后如遗留面神经麻痹、吞咽障碍、步态不稳者,给予针灸,理疗等恢复功能训练护理。(9)加强基础护理强调预防压疮及跌倒/坠床的措施,做好口腔护理。(10)心理护理(11)做好健康宣教(包括术后及出院宣教)
本文标题:听神经瘤护理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4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