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活垃圾焚烧厂中的一种渗滤液处理工艺摘要: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的水源,采用“自动细格栅+混凝沉淀+调节池+UASB+A/O+超滤+纳滤”处理工艺处理该渗滤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具有系统稳定、工艺先进、出水水质较好等特点。介绍了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际应用,着重分析了处理工艺的设计、运行和最终出水水质情况。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膜处理;渗滤液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9.096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焚烧垃圾800t,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800t,渗滤处理规模为180m3/d,采用“预处理+调节池+UASB+A/O+MBR+NF”工艺,出水水质pH、COD、BOD5、氨氮等指标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出水进入市政管网再进入当地污水处理厂。其中,生化工艺采用“自动细格栅+混凝沉淀+调节池+UASB+A/O”处理工艺,可以降解大部分有机物,改善生化出水水质。膜工艺采用“内置式超滤膜+纳滤”,可以拦截绝大部分残留有机物、无机物等,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采用该工艺实现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三化”处理目标,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显著。1生化处理工艺介绍1.1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由于垃圾渗滤液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离子含量高和水质、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单纯的膜工艺无法解决污染问题,可通过生化处理工艺降解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再通过膜工艺进一步深化处理,从而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再利用。“生化+膜”工艺也是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流工艺。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表1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项目进水数值出水数值pH5~86~9COD/(mg/L)70000100BOD5/(mg/L)3500030氨氮/(mg/L)250025SS/(mg/L)2000030本工程的生化处理工艺为:自动细格栅→混凝沉淀→调节池→UASB→A/O。垃圾渗滤液经储坑收集后,首先用泵提升至格栅机,去除较大的垃圾杂物后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以免过多的悬浮物在调节池内沉积,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至调节池。调节池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以减少对处理系统的冲击负荷。调节池内设潜水搅拌系统进行混合搅拌,防止污泥沉积,同时避免空气搅拌带来溶解氧过高,造成后续厌氧不利的问题。调节池渗滤液经泵提升进入UASB反应器,厌氧系统分两部分,即水解酸化段和厌氧产甲烷段。水解酸化段主要是通过高负荷厌氧污泥作用,降解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质,去除大部分CODcr,从而减少后段处理工艺负荷。在厌氧产甲烷段,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甲烷菌等的作用,被分解为甲烷、CO2及大量的小分子直链烃,降低后续生化段的CODcr和BOD5负荷。UASB温度采用中温厌氧35℃左右,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经UASB处理后,渗滤液自流进入A/O处理单元,在缺氧池,通过兼氧菌进一步分解及降解部分污染物质,去除部分CODcr,同时进行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从而达到生物脱氮的功能。缺氧池出水自流至好氧池,大量的好氧菌再进一步分解及降解大部分污染物质,去除大部分CODcr的同时进行硝化作用,为更好地进行反硝化奠定了基础。好氧池曝气采用管式微孔曝气方式,较盘式曝气的充氧量高,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的处理效率,且能有效减少池面泡沫的产生。渗滤液经过A/O处理后,通过内置式超滤膜进行泥水分离。本系统使用的是中空纤维膜,MBR技术的引进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同时通过截留渗滤液中的活性污泥而大大提高了水中MLSS的浓度(10~15g/L),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化处理效率,减小了池容。1.2生化处理运行参数表2UASB和A/O运行参数项目UASB运行参数A/O运行参数进水出水进水出水pH5~77~7.57~7.57.5~8.5COD/(mg/L)53400~680006030-98006030~9800378~490BOD5/(mg/L)25300~332003430~44003430~440058~66氨氮/(mg/L)1570~23901623~24501623~245015温度/℃30~3530~3530~3516~35UASB和A/O运行参数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UASB降解了绝大部分COD、BOD5有机物,A/O则继续降解COD、BOD5,并通过硝化反硝化进行脱氮。2膜处理工艺介绍2.1膜处理工艺流程膜系统工艺采用“内置式超滤+纳滤”处理工艺。内置式超滤膜采用日本进口POREFLON膜,纳滤膜采用美国DOW膜。超滤膜通过抽吸泵出水,产水进入超滤产水池,再通过纳滤进水泵提升进入纳滤系统进行处理。根据产水量、跨膜压差变化来判断膜清洗条件,定期对超滤膜、纳滤膜进行化学清洗。内置式超滤膜为间歇式运行方式,运行9min,停1min;纳滤膜为连续运行。合格的纳滤产水排入市政管网。2.2膜处理技术参数膜技术参数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超滤膜材料为PTFE,经过亲水性处理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耐pH、耐化学性能。纳滤膜材料为聚酰胺复合膜,膜面积大、产水通量大,且具有较好的耐pH、耐温性能。表3膜技术参数项目超滤纳滤膜材料PTFE聚酰胺复合膜膜类型内置式卷式膜单支膜面积/m21237膜长度/mm24101016pH耐受范围1~143~10最大耐温/℃40452.3膜处理运行参数由于超滤膜均孔径为0.2um,能截留部分COD、BOD5和几乎所有的菌胶团等。纳滤平均截留分子量在300D,允许硬度成分中等通过,其他盐分中等或较高程度通过,具有较低的渗透压和操作压力,也被称为“低压反渗透膜”,可以进一步拦截COD、BOD5等。从2014-04投入运行至今,膜系统进出水水质分析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超滤+纳滤”工艺对COD、BOD5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COD的去除率在80.8%~83.7%之间,对BOD5的去除率在72.4%~77.8%之间。出水清澈、无异味。3结束语本渗滤处理工程至2014-04投入运行至今,对各主要进出水水质数据进行检测,COD和BOD5通过生化和膜工艺得以降解、拦截而去除,氨氮主要是通过生化系统降解。膜出水符合排放标准。虽然垃圾渗滤液水质随季节、成分的变化而变化,但采用“自动细格栅+混凝沉淀+调节池+UASB+A/O+超滤+纳滤”工艺,通过项目经验的累积、合理的设计、严格的运行使得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稳定、出水达标,为渗滤液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处理工艺。图1膜系统对COD、BOD5的去除效果参考文献[1]李颖,郭爱军.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宋灿辉,吕志中,方朝军.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J].环境工程,2008(S1).[3]彭跃莲,秦振平,孟洪,等.膜技术前沿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编辑:王霞〕
本文标题:生活垃圾焚烧厂中的一种渗滤液处理工艺4e46f2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5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