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科学《沉与浮》教学设计
5、沉与浮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各种物体沉浮的假设,探讨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2、组织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能从实验现象和已有经验的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教学准备】1.教师:①两个质地不同的球(金属球小而重、塑料球大而轻)②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等2.①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等②大小相同重量不同、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各一组【教学过程】一、猜测引入(1)出示两个球(金属球:空心,大而轻;塑料球:实心,小而重):如果老师把这两个球同时放入水中会产生怎样的现象?(2)学生猜测,说明理由。(3)学生观察:发现与自己的猜测不符,激发兴趣,引入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初步感知沉浮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沉浮,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沉浮情况。2.学生反馈、研讨这些物体的沉浮情况,教师小结观察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从对铁盖沉浮情况的观察,引导学生得出正确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从对小纸片的观察中得出正确判断沉浮的标准。)3.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出示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等物体。(2)观察这些物体并推测,哪些物体可能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在水底,分成两堆。(3)讨论: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提出根据物体的轻重来判断这些物体的沉浮,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总是轻的浮而重的沉。)(4)验证:教师演示验证这些物体的沉浮情况。(在验证和学生的猜测之间出现了矛盾,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三、探究物体沉浮的因素(1)把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等物体按体积的大小进行排列,再用验证记录出沉浮。想一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吗?(2)重新把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等物体按轻重的顺序排列,同样验证记录出沉浮想一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关吗?(3)出示第二组实验材料(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先观察这组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推测一下,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再放在水中检验自己的推测。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有关吗?(4)出示第二组实验材料(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验证它们的沉浮。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吗?(5)通过验证,得出结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相同轻重的物体,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四、拓展延伸,促进内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是有关系的,那么与其它的一些因素是否也有关系呢?你还想研究那哪些问题?《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教具准备:1、学生:小玻璃瓶、浮标、水槽、小石头、橡皮泥、泡沫塑料、橡筋、小潜艇、笔帽、矿泉水瓶、易拉罐、吸管、抹布等。2、教师:CAI课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型:科学探究实验课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出示CAI课件──潜水艇在水中游弋。2、学生观察。3、提问:你们看到什么?4、学生讨论并交流(描述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经过)。5、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二、探究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下沉和上浮的办法:1、活动①:探究改变三个玻璃瓶在水中沉浮的方法。(1)请同学们打开1号袋,将三个玻璃瓶分别放入水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2)学生描述玻璃瓶在水中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飘浮在水中;玻璃瓶中的水,有的多,有的少。(让学生充分描述)(3)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个沉下去的玻璃瓶浮起来?使上浮的玻璃瓶沉下去?(4)学生实验,教师分组进行辅导,并了解活动情况。(5)学生描述使用的方法。2、活动②:研究改变浮标及其他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1)请同学们打开2号袋。①看看里面有什么?②学生观察。③回答(浮标、橡皮泥……)。④老师介绍浮标。(2)讲解实验方法。①分发《改变物体沉浮的实验报告单》。②提问: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并把它记录在表中。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实验报告单:材料开始时改变重量后改变体积后其他沉浮沉浮沉浮浮标橡皮泥小石块泡沫塑料橡皮筋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辅导。④学生汇报。⑤说一说: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改变它们的沉浮?⑥学生讨论并交流。⑦你们想不想研究它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⑧学生实验。⑨学生带着报告单上讲台汇报。⑩你们都是这研究的吗?有不同方法的再上台发言(将研究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⑾同学们做得非常认真。你们想想为什么会这样?⑿讨论并交流。3、探究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秘密①出示CAI课件1。②谁能说一说潜艇是怎样在水中改变沉浮的?③讨论并交流。④出示CAI课件2,让同学们看一看,介绍军事潜水艇上浮下沉的原因。三、应用:制作我们的“潜水艇”。①学生自带易拉罐、吸水管。②分组实验,谁能想办法使它沉浮自如。③与真的相比较,它们的沉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④学生讨论并交流。四、课后延伸。1、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趣的实验,教师演示沉浮自如的“潜艇”。2、教师演示,鼓励学生回家制作,激发好奇心。①介绍材料(笔帽和橡皮泥,把它们粘在一起放入小矿泉水瓶中)。②教师演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也试一试。3、思考:同学们回家后也做这样一个小实验,并想一下:挤压瓶子与潜水艇在水中沉浮有什么关系?下节课再告诉老师。《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2.让学生了解“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3.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准备]:l、师:塑料水槽A和B两只,分别盛清水和盐水;马铃薯若干;一个杯子、两个带提环的杯子、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混合液体、一杯盐、一杯糖、筷子、药勺;CAI课件。2、生:塑料水槽A和B、大小两个马铃薯;蜡烛两根、试管夹两个、铁片两片、火柴一盒、滴管两只;有提环的塑料杯两只、一个杯子、平衡木一个;一杯水、一杯盐、药勺、筷子等。[教学活动过程]:一、观察马铃薯沉和浮的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1.谈话: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出示课件显示课题: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两个马铃薯分别在两个不同水槽中的沉浮。3.汇报实验现象:[出示课件展示现象]4.谈话: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二、探究马铃薯沉和浮的原因。(一)、研讨马铃薯的沉浮与盐水和水有关。1、推测:为什么马铃薯在A水槽中全都上浮,在B水槽中全都下沉,你认为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2、谈话:你能想什么办法知道这两个水槽中的液体是不一样的?3、分组实验。4、汇报现象。5、讨论:从留下的痕迹看,两种水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可能是什么水?6、小结:A水槽中的水是老师溶入了大量的盐而制成的,所以这两种液体不了样。A水槽中装的是盐水,B水槽中装的是清水。[出示课件:A:盐水B:水]7、分组实验:每个小组给你们一杯水、盐、药勺、筷子,往水中加一勺盐,马铃薯能浮起来吗?8、谈话:你怎样让马铃薯浮起来?9、比赛:看那个组的同学最先让马铃薯水中浮起来?10、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11、小结:马铃薯在水中的沉和浮与水中的可溶物的多少有关。(二)、研讨马铃薯的沉浮与盐水和水的重量有关。1.谈话:现在,我将这杯盐水倒入带提环的杯中,让后从水槽中取同样多的水放入另一个杯子中,请你掂一掂、称一称,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讨论:根据这个现象你能告诉我为什么马铃薯在盐水中上浮,在清水中下沉吗?5.小结: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是因为盐水比清水重。[出示课件:盐水重于水]盐水重它的浮力大,清水轻它的浮力小。(三)、研讨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马铃薯,一杯水,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马铃薯浮起来?2.演示实验:往水中加糖,让马铃薯浮起来。3.谈话:是的,往水中加盐、加糖,这些物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使溶液变得比水重,这说明物体的沉浮与液体中的可溶物有关。4.讨论:我这里有一杯油、一杯蜂蜜,将马铃薯放进去,马铃薯会浮起来吗?为什么?5.验证实验。6.[出示混合液体]讨论:将马铃薯放入混合液体中,马铃薯会怎样?7.[出示课件]讨论:铜在水银中可以浮起来吗?8.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9.[出示课件资料]阅读:《淹不死人的湖》。9.讨论:死海的秘密是什么?三、思考:如何让鹌鹑蛋在水中自由浮起来又沉下去?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经历按一定要求进行设计制作小船的活动过程。2、在科学探究中认识到船舱的大小与船的载重关系,对所设计的小船进行改进。3、在体验中培养学生不断修正,完善原有认识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在探究中不断反思改进,从而提高船的载重量。难点:初步树立对原有认识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船的资料。2、分组实验材料:8厘米长、8厘米宽的薄铝片2片;同样大小的卡纸2张;回形针、胶带纸和胶水。教学过程:一、揭题。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谁设计的小船一次性装货量最多。二、自主探究,完善设计。1、比赛就要公平,那你觉得怎样才算公平?(材料一样;货物一样;判断标准一样;所用时间一样。)2、小组制作并进行实验。3、评价交流。组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承重(个)承重(个)(1)互评。将承重较多的船和较少的船进行比较,分析原因。(2)自评。反思设计:如果要提高船的载重量该怎样改进?4、改进。重新制作,进行实验。5、评价交流,小结。三、交流收获,课后延伸。1、在刚才的研究中你们发现设计的船还存在着什么缺陷?2、你们用什么方法改进了这些缺陷?(讨论)3、课后可以尝试利用其他材料制造小船,继续研究这些问题?四、利用课后时间,举办一次船舶展览会。将制作的小船带来在班级里展览,并在教室里粘贴有关船舶的资料。
本文标题:科学《沉与浮》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94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