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年校园环境综治工作汇报
2013年校园环境综治工作汇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置于首位。我校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将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将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学校工作中。安全工作天天讲,事事讲,时时讲,层层狠抓落实,时时保持警惕。不间断地进行校舍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巡查,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工作过程管理,增强安全工作的实效性。近年来,通过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本领显著增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初显成效,学校实现了连续四年重大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现将我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我校原为许庙小学,xx年9月搬迁新校,更名为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校园设施一流,学校教室光线充足,课桌椅与学生身高配套,排列整齐不拥挤。教学综合楼、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均铺设有消防管道,各楼层安装消防栓共计42个,灭火器共计23个,并设置警示标语。教学综合楼上下楼道出口4个,学生食堂出口4个,学生宿舍上下楼道出口2个,走道通畅。各楼道走廊设置有1.4米栏杆,坚固结实。校园位于盘龙大道右侧,紧邻许庙小区,周边无乱搭乱盖、占道经营现象,周边500米无网吧、、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为了保障学校电脑等重大设备财产安全和重要处室安全,我校建立了红外线报警系统,并配套有门卫,建立和执行门卫管理制度和外来人员进出校园管理制度,有专人看管校舍。我校在开展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强化意识,统一认识,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首要性,始终在头脑中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思想,并将这一意识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事事首先考虑安全,时时强调安全,处处落实安全,学校长期将校产安全、师生人身安全放在工作第一位,写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教师始终将学生置于首位,积极教育,时刻引导。安全意识凸显,全体教师将安全意识潜移默化为具体的安全防范行动,从而营造出整个校园“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二、具体做法和措施1、组建专班,构建安全网络。为了加强安全工作的实效,严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治理,我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甘红枝副组长:邓立志张传东郑钧汪峰组员:兰宏伟段毅刘亚平罗锐1——6年级各班班主任其中,甘红枝校长为第一负责人,郑钧为分管安全工作领导。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鲜明,各自履行其职责。同时,我校在各班设立“安全协管员”,协助老师开展安全工作。及时上报安全隐患,通报学生群体和教室、校园内的突发事件。为了形成安全管理的立体网络,我校还利用校讯通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齐抓共管;并和许庙村村委会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在近期,我校还与开发区派出所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争取干警驻校,警校互联,从而构建了比较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2、健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为了将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不断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制度系统配套,执行有据可依,按章操行。①健全制度。目前,我校已制定《盘龙二小保卫制度》、《盘龙二小门卫制度》、《盘龙二小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盘龙二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盘龙二小卫生安全制度》、《盘龙二小安全教育制度》、《盘龙二小食堂卫生安全制度》、《盘龙二小学生服务处制度》等。门卫室、食堂、学生服务处(小卖部)等制度已上墙,时刻提醒相关责任人严密防范。②签订责任状。我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安全责任时段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安全工作责任到人。近日,甘红枝校长先后与分管责任人、班主任及科任老师逐一一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与食堂、学生服务处(小卖部)负责人签定安全责任书。今年,我校又与总务主任、各位教师、班主任、各功能室负责人、食堂、学生服务处负责人签订XX年度安全工作责任书,根据安全区域、时段划定责任范围,形成了安全严密的网络体系。③规范门卫值班。我校聘有门卫全天24小时值班护卫,在校门悬挂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的警示牌,并认真填写《盘龙二小外来人员登记簿》,规范校园的出入管理,严防校园突发暴力事件。④加强校务值日。我校坚持实行日常校务值日、节假日护校值日。特别是每天校务值日,我校制定值日职责,落实责任,强调行政值日的职责,并将每天的值日教师定岗定位,划分安全管理区域,确立责任人,责任时间,责任范围。下课放学及课余时间,值日教师必须到位,行政值日人员监督并查岗,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安全事件的发生。⑤加强路队监管。学生放学路队管理也实行值日教师定岗定位,自加强管理以来,路队比较规范,值日教师到位在岗,职责落实,效果良好。⑥实行节假日护校值班。每逢节假日我校制定值班护校表,强调责任,保证通信畅通,及时处理安全事务。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同时安全领导小组对节假日护校实行抽查、督导:⑦实行重大安全问题及时上报制度。全体师生均能将突出事件、安全问题及时上报校长室或安全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安全隐患和事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稳妥的解决。大量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规范了我校安全工作,也使得安全管理规范,安全工作效果显著。3、严抓常规,注重管理成效。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关键在于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此,我校持续不断的开展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常规工作,在常规活动中求实效,在常规管理中求成效。①经常性开展安全主题会。我校结合时令和实际,不定期的召开安全主题会。安全主题会分三种类型:安全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研究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各种实施方案、操作措施、总结每次安全主题活动落实,开展情况;安全主题全体教师会,主要部署各种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安全事务;安全主题学生大会主要利用学生参加升旗、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契机向学生宣传防火、防盗、防溺水、食品卫生、交通、用电等安全常识。②不定期地进行安全巡查。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我校安全领导小组进行校园设施拉网式检查,检查校舍门窗、走道、水电消防设施、食堂卫生、学生服务处卫生、周边环境;在日常教学中不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每天上学放学前后,甘红枝校长和张传东副校长进行例行检查,及时处理校舍内的安全小事、设备故障。目前我校在巡查过程中对消防栓、花坛立面、防盗网等作了合适的整改。③校讯通发布安全信息、发放告家长书。我校在安全工作中极力争取家长配合,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安全问题。我校利用“校讯通”平台,定期不定期给家长发布安全讯息,督促家长加强学生上放学路途、接送车辆、恶劣天气等管理。上学期,我校就学生骑车、交通安全、冰冻恶劣天气、甲型h1n1流感防控、手足口疾病防控等主题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并就骑车上学等问题家长写承诺书、学生写保证书。同时,还发放安全活动调查问卷,积极吸纳家长的合理化经验,家校各抓共管,形成合力。④关爱寄宿生、摸排学生安全状况。我校在开学初,认真总结上学期寄宿生管理工作,细致部署本学期寄宿生工作,精心组织学生在校期间的进餐、就寝、辅导活动,关爱寄宿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XX年3月我校制定了《特异学生调查情况登记表》、《盘龙二小学生午餐状况调查表》、《盘龙二小学生上放学情况调查表》,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午餐、上学放学方式等状况摸排,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饮食、交通工具等情况展开一次彻底调查,要求家长签字。其后我校将相关情况分类统计,班主任留存信息,学校知晓信息,并进行分类引导、管理,针对性地进行教育。⑤多形式地开展安全教育。我校利用校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班会、队会、专题讲座、收看专题片,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生安全知识得到进一步丰富,安全防范意识显著增强。⑥加强日常工作记载。我校安全实行每日一记,安全检查每次都形成记录,班主任、科任老师安全教育都有记录,自查有报告。为落实并规范班主任安全教育工作记录,我校政教处每月进行班主任工作月检,将《班主任工作手册》进行检查,学期末进行了全面评比,进一步强化了班主任安全记载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安全工作记载。三、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整改的问题当然,我校也清醒的看到了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1、班级安全主题教育形式单调,停留于说教;2、少先队安全教育活动太少,没有特色;3、学校教师安全工作考核不系统。这些属于学校引导管理的问题,我校正在认真整改。表现在周边环境的隐患有:1、学校出入口一直没有设置交警护校警示牌和人行道,而由于开发区各项基础建设蓬勃发展,施工车辆、1129等各种车辆来往频繁,这给这给我校学生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实行路队安全值日,在校道沿线安排老师定岗护送,在巨龙大道上牵扯红绳,自行设置横行区域,让学生安全穿过大道,并不断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但是仍然难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此我校一直在路队的护送中谨小慎微,心存担忧。2、学校在教学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但是由于学校的透视围墙是一些铁栅栏,一则高度不够,二则日晒雨淋,使用四年来,部分栅栏锈蚀,不够坚固,外来人员少用力气便可以破栏而入,给封闭式管理和学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3、寄宿区由于许庙小区的道路硬化施工,造成了透视围栏的多出损坏,加上有一个出口长期没有安装铁门,导致外来人员进出随意,经反映协调多次,未能妥善解决这样也容易造成突发暴力事故。以上三点周边环境的隐患,由于经费和社会关系的协调,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希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安全工作力度,坚持有成效的日常工作,改进不完善的工作细节,创新安全工作机制,开创我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标题:2013年校园环境综治工作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98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