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糖尿病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1.糖尿病的认识2.相关检查3.治疗4.饮食5.活动6.出院指导1.血液中所含葡萄糖称为血糖,主要来自食物和肝糖输出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2.临床表现: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3.并发症糖尿病的认识:一、什么是血糖?糖尿病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低血糖酮症酸中毒(DKA)非酮症高渗性昏迷(HHS)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的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专科检查馒头餐试验:1.检查的前一天晚上七点后(晚餐后)不再进食,只能正常喝白开水。2.早上不吃饭,不服降糖药。3.共抽4次血,抽完空腹血后,吃一个二两馒头(约100克面粉),记录吃第一口馒头的时间(10分钟内吃完),可与白开水(200~300ml)同服,不要大运动量活动。4.吃完馒头后,以第一口时间计算,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抽四次血,抽完立即送检。正常人吃馒头0.5~1小时后,胰岛素分泌可达空腹时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正常。1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分泌也无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随着病程延长,胰岛功能进行性下降甚至衰竭,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不明显。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28.专科检查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控制目标:6.5%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当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结合时,就生成糖化血红蛋白。能很稳定地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B超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糖≥11.1mmol/l(200mg/dl)治疗(口服药及胰岛素的分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作用机制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良反应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服药指导餐前半小时服用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作用机制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可引发低血糖,但低血糖的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作用机制减少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不良反应服药指导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餐中或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等)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服药指导每日一次(与进食无关),服药期间注意监测肝功能盐酸吡格列酮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水肿、增加心衰风险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泌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服药指导阿卡波糖胃肠道反应(腹胀、排气增加、腹痛等)吃第一口饭时嚼服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我院常用胰岛素剂型速效:常规胰岛素(400u/10ml)----可静滴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可用于胰岛素泵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优泌乐---可用于胰岛素泵外观透明中效:诺和灵N、甘舒霖N外观混浊,注射前需摇匀预混:诺和灵30R、甘舒霖30R、优泌林70/30(70%的中效+30%速效)外观混浊,注射前需摇匀长效:甘精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外观透明胰岛素制剂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短效胰岛素(RI)诺和灵R/优泌林R15~60min2~4h5~8h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10~15min1~2h4~6h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优泌乐10~15min1~1.5h4~5h中效胰岛素(NPH)诺和灵N/优泌林N2.5~3h5~7h13~16h预混胰岛素(30R,70/30)预混胰岛素(50R)0.5h0.5h2-12h2~3h14~24h10~24h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10~20min1-4h14~24h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15min1.5~3h16~24h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2~3h无峰长达30h应注意不能放在冰箱冷冻室内!!!胰岛素的储存方式冷藏2-8度冷藏2-8C25C以下室温(28天)避免过冷或过热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五架马车”饮食1.禁烟酒:糖尿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容易产生因血管收缩而致的并发症,例如下肢血管闭塞、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吸烟将会成倍增加得这些并发症的机会.2.一般饮食:清淡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食有助稳定血糖,尽量避免含高糖份的食物。(糖尿病并发心,脑疾病应注意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糖尿病并发肾病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运动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运动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当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确保安全:为防低血糖,不要在空腹时运动,运动时随身带些糖果,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即进食;防损伤,注意运动周围环境,穿着鞋袜柔软舒适;防寒防暑,看天行事,注意添减衣服出院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运动休息血糖监测方法低血糖及处理方法复诊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9步骤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臀部3、大腿外侧1.腹部2.双上臂外侧4、臀部24胰岛素注射笔针头操作6步骤注射部位规范检查3要素1.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短效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优先考虑腹部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最合适在臀部或大腿注射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不要随意更换到其它部位•每周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腹部身体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是腹部短效胰岛素应首选腹部进行注射腹部的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是手臂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臀部的皮下层较厚无须捏起皮肤也无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大腿避开大腿内侧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注射笔针头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手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建议使用超细超短注射针头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不规范注射-针头重复使用的弊端1.可能出现注射疼痛、针头折断、针管堵塞2.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硬结、感染3.导致胰岛素剂量不准确(高倍电子显微镜下的针头形状)新的针头重复使用后的针头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应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8℃)储存,在有效期内可以储存2年时间,应注意不能放在冷冻室内,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经冷冻后,其降糖作用将被破坏。已启用的胰岛素:应尽可能放在温度2℃~8℃储存。但在注射前,最好先放在室温内让胰岛素温暖,可避免注射时不适感。室温下(25度以下)储存时间为28天。避免过冷或过热,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和冰块直接接触保存。空腹午餐、晚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驾车前出现的低血糖症状时运动前后选择何时监测血糖在院期间以下情况应加测血糖监测方法1.核对试纸并正确调码。2.患者用温水及肥皂清洁双手即可。如用消毒药剂,推荐使用酒精,不能使用碘伏、碘酊作为消毒剂。3.消毒时,用酒精棉签擦拭过后让手指自然晾干(避免选择大拇指,食指,应选择中指,无名指)。4.手指晾干后,用针头进行采血,采血笔刺破手指后,应从指根向指端(采血点)方向轻用力挤血,不要用大力挤血,否则挤出的血浆、组织液占了较大比例,影响结果的准确性,5.用干净棉签擦去第一滴血,等血糖仪上先手滴血标志,用试纸采血,等血糖仪上显示等待结果的数字即可。低血糖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饥饿感,出汗、手抖、心悸、焦虑等。中枢神经症状: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低血糖症正常人:2.8mmol/L糖尿病人:≤3.9mmol/L一般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出现低血糖(Whipple)三联征,即:低血糖症状和体征;血糖浓度低;血糖浓度升高至正常水平时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对具体患者来说,个体的低血糖标准可能有较大差异,症状与血糖值可以不同步低血糖应急处理(牢记3个“15”)2.立即服用相当于15克葡萄糖的食物:如15克葡萄糖,或125毫升果汁,或3-5块糖块,50%葡萄糖30ml,或4块饼干等3.等待15分钟,然后监测血糖4.血糖仍低于3.9mmol/L,再服用一次相当于15克葡萄糖的食物,或静推50%葡萄糖60ml或5-10%葡萄糖250ml静滴,并重复上述过程1.当出现颤抖、疲劳、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3.9mmol/L,确认为低血糖。出院后定期监测血糖,定期回院复诊,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护士站:7849729医生办公室:7849538
本文标题:糖尿病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00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