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湖北省第十届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更新版
1、野营时为避免遭遇崩塌、滑坡,以下措施错误的是(B)。A.避开沟壑B.山体陡峭时在山脚下露营C.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D.避开潮湿的、有裂缝的山坡解析:山体陡峭,可能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应当避免靠近。2、如果废墟中烟尘弥漫,避免窒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D)。A.用毛巾捂住口鼻B.用衣物捂住口鼻C.用手帕捂住口鼻D.用塑料袋捂住口鼻解析:应当用透气性好的物品捂住口鼻,在保证呼吸的情况下,隔离灰尘。如果用塑料袋捂住口鼻,会导致人窒息。防雷设备常用的选择方法是(A)。A.建筑物和-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针,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器B.建筑物和-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针,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针C.建筑物和一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器,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器下D.建筑物、-般设备、电气设备防雷都选用避雷器解析: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3、在办公室中突发地震,以下做法正确的是(C)A.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B.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的行动C.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D.不顾一切向外跑解析:地震发生时要先躲在小而牢固的空间,避开容易掉落的物品和容易倒塌的设备等。4、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B)。A.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电器损坏B.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C.将电器转移出去D.打开灯,便于看清逃生路线解析: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5、野营时为避免遭遇崩塌、滑坡,以下措施错误的是(B)。A.避开沟壑.B.山体陡峭时在山脚下露营C.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D.避开潮湿的、有裂缝的山坡解析:山体陡峭,可能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应当避免靠近。6、暴雨是指24小时雨量为(D)。A.40毫米B.50毫米C.60毫米D.50~99.9毫米解析:按照降水强度,将暴雨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看为50~99.9毫米称为“暴雨”,100~250毫米称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为“特大暴雨”。7、在滑坡多发区建房应注意(B)。A.建高楼可以压住滑坡B.通过专门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来确定建房的地址C.建带有地下室的房屋便于躲避滑坡D.将房屋产生滑坡建在坡底解析:在滑坡多发区,很难通过主观判断建房地点发生滑坡的风险,需要通过专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来确定建房的地址。8、(A)会导致空气温度下降、大量水汽凝结,形成暴雨。A.强烈的上升运动B.丰富的水汽C.不稳定的大气层结D.温度的剧烈变化解析:强烈的上升运动会导致空气温度下降、大量水汽凝结,形成暴雨。9、放射源发出来的射线,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不属于射线造成的危害的是(C)。A.破坏细胞组织B.导致机体损伤C.导致皮肤变黑D.致人死亡解析:放射源发出来的射线可以破坏细胞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肌体损伤,甚至致人死亡。1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解析: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可以避免被砸伤。1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A.无人管理的闪闪发光的金属链捡回家B.用铅、钢、石蜡等制成的圆柱形或球形物体千万不要移动、打开C.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等事故,向警方报告D.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等事故,向环保部门]报告解析:无人管理的闪闪发光的金属链可能是放射源,不能捡回家;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等事故,应立即向警方或环保部门门报告。12、以下(B)不能表明可能发生了水污染。A.饮用水颜色浑浊B.饮用水有轻微的漂白粉气味C.饮用水有悬浮物D.水温明显异常解析:漂白粉其实是氣的味道。氣普遍用于自来水生产的消毒杀菌环节,为了彻底杀灭细菌以及抑制细菌在管网中再度繁殖,按照国家标准,管道中的自来水应还有一定的余氣,因此在水中闻到一点氯味是正常的,不影响引用安全。13、每年的(C)是我国各大江河最容易发生洪水的时期,对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A.3~5月B.4~11月C.5~9月D.10~12月解析:5~9月是雨季,河流水量大增,容易发生洪水。14、暴雨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B)供应。A.降低的温度B.丰富的水汽C.强烈的.上升运动D.较高的温度解析:暴雨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更需要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15、大地震一般在(A)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A.10~15秒B.30~60秒C.1~2分钟D.2~3分钟解析: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16、烈度六度的地震可使房屋发生(B)。A.晃而不坏B.轻微损坏C.局部倒塌D.严重损坏解析:我国根据地震对人的感觉和房屋震害把地震烈度分为12度,6度对应的房屋震害是: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破坏和/或基本完好。17、外出旅游时,不能有效避免遭遇滑坡的做法是(C)。A.不在大雨天走进易滑坡地段B.远离陡峭、破碎、疏松的斜坡C.夏季去易滑坡地区旅游D.必须通过滑坡易发区时,选择干燥的季节与气象条件解析:诱发滑坡发生的因素有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外出旅游,一方面要避免去到滑坡易发区域,一方面不应在降水丰富的时期进入滑坡易发区。18、(A)是泥石流形成区的地形地貌特点。A.三面环山,山坡陡峭,多呈勺、斗、树叶状B.三面环山,植被茂密C.四面环山,呈漏斗状D.四面环山,植被茂密解析:泥石流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19、发现被遗弃的危险化学品,应当(A)。A.立即报警B.立即拾起来C.视而不见D.拆开包装解析: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20、以下哪种物质不能有效减少放射源对人体的伤害?(B)A.铅B.玻璃C.铁D.钢筋混凝土解析: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铁、钢筋混凝土等,可有效减少放射源对人体的伤害。21、(C)是防洪的非工程措施。A.修筑堤防B.修建水库C.洪水预报D.整理河道解析:防洪的工程措施一般包括:修筑堤坝、整理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22、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A)。A.5级以上地震B.3级以上地震C.4级以上地震D.5级以下地震解析: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一般震级大于5级,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23、沙尘暴可以诱发(D)部位的疾病。A.心脏、肺、肝B.关节、胆、脾、肺C.关节、皮肤、眼、鼻D.皮肤、眼、鼻、喉、肺解析:沙尘暴可以诱发皮肤、眼、鼻、喉、肺等部位的疾病。24、以下哪种姿势是正确的避震姿势?(A)A.蹲或坐下,降低身体高度.B.站立不动C.仰面平躺D.多人靠在一起解析:蹲或坐下,降低身体高度,减少被砸到的几率。25、台风过后,不能做的是(A)。A.立即返回台风区域B.回家后注意检查各方面是否安全C.出行注意安全D.加强卫生防疫解析:台风过后,要做的是仔细检查室内的电路、电话、煤气等是否安全可靠,尽量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人员避免外出。人员尽量呆在安全、坚固的房屋内,紧闭门窗并远离迎风门门]窗,特别是老人孩子,千万不要随意外出;加强卫生防疫。26、下列易产生滑坡的山体是(A)。A.破碎、松散、风化强烈的岩层B.植物中没有松树的山坡C.坡脚平缓延伸较长距离的地方D.没有植被的山体解析:破碎、松散、风化强烈的岩层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滑坡。27、地震后发生毒气扩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A.立即逃离现场B.辨别风向,向.上风的较高位置逃离C.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迅速逃离D.向下风低洼地方逃离解析:下风低洼地方是毒气容易聚集的地方,应当远离。28、(A)是暴雨黄色信号采取的防御措施。A.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B.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C.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D.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解析: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采取的防御措施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29、火车上突发地震,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A.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B.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C.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D.赶快走到车厢连接处,随时准备下车解析:发生地震时,火车很可能发生侧翻、脱轨等情况,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防止被甩出。30、暴雨时行车,以下做法错误的是(C)。A.放慢车速B.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C.遇到积水,要快速冲过D.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呆在车内解析:不熟悉的路况,不在野外露营时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千万不能急加速,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造成损伤。31、(D)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传播B.血液传播C.母婴传播D.呼吸道传播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2、中国最早有地震记载的朝代是(A)。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解析: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33、山上裂缝、山脚下土堆鼓起是(B)的预兆。A.地震B.滑坡C.风暴潮D.崩塌解析:山上裂缝、山脚下土堆鼓起是滑坡的预兆。34、(B)不是滑坡最易发生的期间。A.地震时B.冬季C.一场大雨过后或正处在连阴雨中D.融雪期解析:诱发滑坡发生的因素有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35、危险化学品毒气泄漏,(D)。A.在人防工程等掩体内隐蔽的人员应保持通风B.周边居民应赶紧向下风向疏散C.在室内的居民应赶快跑到室外D.确认安全之前,周边居民不要开窗解析:危险化学品毒气泄漏,确认安全之前,周边居民不要开窗,在人防工程等掩体内隐蔽的人员应防止因通风而中毒。36、在野外露营时,下列说法中,可以防泥石流的是(A)。A.不要在山谷或河沟底部露营B.在山谷中较平坦处露营C.在阶地下方的河滩上露营D.暴雨过后在野外露营解析:泥石流可能发生在山谷和河沟底部,野外露营要避开这些地方。37、以下关于户外避震的说法,正确的是(B)。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C.在大楼旁避震D.躲到车下避震解析:选择开阔的场地避震,防止被其他物体砸伤。38、下列关于泥石流来临时逃生措施,说法正确的是(B)。A.快速往山下跑B.立刻向沟谷两侧的高处跑C.马上趴在谷地D.顺着泥石流来的方向跑解析:泥石流来临要向沟谷两侧的高处跑。39、以下不适合洪水避灾的是(B)。A.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B.山脚山洞C.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D.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解析:适合洪水避灾的地点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40、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的是(B)。A.龙卷风B.强降雨C.冰雹D.大雪解析:强降雨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4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C)等处转移。A.开阔的平原B.沟谷C.山坡、高地D.峡谷解析:水往低处流,洪水来临,地势高的地方比较安全。42、大地震的预警时间,从人感觉动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A)。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五分钟解析:大地震发生后一般能够在十几秒时间内使房屋倒塌。43、不属于龙卷风特点的是(B)A.季节性明显B.袭击范围大C.持续时间短D.移动速度快解析:龙卷风特点的是季节性明显;袭击范围小;持续时间短;移动速度快。44、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
本文标题:湖北省第十届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更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02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