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教版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共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登临碣石山看到了哪些景象。(2分)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看到了苍茫的大海、气势雄浑的山岛,碣石山树木丛生,百草繁茂,秋风吹拂下的海面波涛万顷的景象。运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写出了大海气吞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大海包容万物的胸怀,暗含了作者想要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5题。(共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该诗首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4.诗人在前两句中,借用“杨花”“子规”两种意象,既点明____________,又烘托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为后文抒情奠定了悲凉感伤的基调。暮春时令凄凉哀愁5.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明月人格化,借月传情,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表现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共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潮平两岸阔”中的“阔”是否可以改用“失”?为什么?(2分)7.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不能。因为“阔”字含有一种开阔、昂扬的精神风貌,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感受,且与后句的“悬”字对应,读起来也更响亮。“失”字有一种迷茫之感,与本诗风格不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情感。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2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四)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9~11题。(共6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具象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之感。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A10.用自己的话描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2分)11.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在萧瑟的秋风中,在残阳夕照的凄凉古道上,饱尝乡愁之苦的游子骑着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独行。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13题。(共4分)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2.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3.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妙处。(2分)首句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一个“涨”字,情景交融。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深重绵绵的秋思。(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共4分)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15.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C(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4分)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2分)17.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8.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19.“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思”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思”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0.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2分)2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抒发了作者离开家乡思念友人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本文标题: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语文(河南专版)七年级上册作业课件:专题复习九-古诗词鉴赏-(共23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09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