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背景资料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一、[活动1]复习旧知识1.同类项○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2.合并同类项○1各项系数做和○2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3.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二、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从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发表见解,与同伴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活动2]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__________台。这三个量之间有升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一、1.判断同类项:(1)2a与2ab(2)2a²b与2ab²(3)3xy与-2yx2.判断正误:(1)7a-3a=4a(2)7x-5x=2x²(3)3x+3y=6xy二、首先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各部分量,三年的购买数量以及之间的关系。其次找出题目中隐含的相等关系。发表见解,与同伴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下一步列出方程准备三、学生讨论找出列方程的条件,1.各部分的关系○1去年是前年的2倍○2今年是去年的2倍2.相等关系“总量等于各部分的和前年+去年+今年=全部教学设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四、[活动3]1.利用相等关系“总量等于各部分的和前年+去年+今年=全部可列方程方程x+2x+4x=1402.问:一边只含有未知数项,另一边只有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观察:上面方程的怎样变形.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合并7x=140系数化为1x=20答: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五、[活动4]1、思考:上面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解方程中的“合并”是利用合并同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它使方程变为,ax=b的形式六、[活动5]例题讲解解下列方程(1)8-6252xx(2)364155.135.2-7xxxx解:(1)8-6252xx合并同类项,得-221x系数化为1,得4x(2)364155.135.2-7xxxx合并同类项,得-786x系数化为1,得-13x七、[活动6]1、练习(1)2x+3x=15(2)3x-5x=12(3)3x+3-2x=7(4)32141xx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四、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合并”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及方法.学生回答,应用所学乘法的运算律是合并的根据,依据等式的性质2化系数为1,从而得出方程的解.五、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起到“合作者”的作用师生共同小结六、学生实际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于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课堂小结1、合并的根据是什么?2、上面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3、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布置作业课本第91页习题3.2第1题板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列方程的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③列方程教学反思对于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剖析数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能力的训练。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年级:七年级姓名:雷旭晖
本文标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7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