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适宜技术-针灸长安区胜北中心中医科总论针刺技术是中医常用的操作技术,即用金属制成的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分为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在诸针法中,毫针刺法应用最普遍。在本篇只讲毫针刺法。【目的】(10分)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物品准备】(10分)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毫针,0.5%碘伏、75%酒精、棉签、棉球,镊子、弯盘,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70分)1、进针法:1.1单手进针法1.2双手进针法1.3管针进针法1.4快速进针法1.5缓慢进针法1.1单手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端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两用,在双穴同时进针时尤其适宜,刺入穴位后,中指离开此穴位,然后,拇、食、中指随意配合,实行补泻。多用于较短的毫针。请看下图单手进针法:1.2双手进针法1.2.1指切进针法1.2.2夹持进针法1.2.3舒张进针法1.2.4提捏进针法1.2.1指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用拇、食、中指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请看下图1.2.1指切进针法:1.2.2夹持进针法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捏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请看下图夹持进针法:1.2.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请看下图舒张进针法:1.2.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请看下图提捏进针法:1.3管针进针法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2-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快速向下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毫针刺入需要的深度,此法进针基本无疼痛感,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请看下图针管进针法:1.4快速进针法1.4.1插入速刺法1.4.2弹入速刺法1.4.1插入速刺法用右手拇、食指捏住针体下段,留出针尖2-3分,在穴位上,利用腕力和指力快速将针尖刺入皮肤。请看下图插入速刺法:1.4.2弹入速刺法左手持针体,留出针尖2-3分,对准穴位,右手食指对准针尾弹击,使针急速刺入皮下,可用于2寸以下的毫针,对容易晕针者和小儿尤其适宜。请看下图弹入速刺法1.5缓慢进针法1.5.1缓慢捻进法1.5.2压针缓慢进法1.5.1缓慢捻进法左手单指指切或双指舒张,右手持针,稍用压力,轻微而缓慢地以小于90℃角的手法,均匀捻转针柄,边捻边进,使针体垂直于皮肤,慢慢地捻入皮内。进针时,不要用力太猛,捻转角度不可太大。1.5.2压针缓慢进法右手拇食指持针柄,中指指腹抵住针体,用腕力和指力缓慢将针,均匀地压入穴位皮下,针刺入皮内后,不改变进针方向,如遇到明显阻力或患者有异常感觉时,应停止进针,进针后不施行捻转、提插手法,适用于眼周穴位及天突穴等。2、进针角度和深度(1)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结合起来而确定的。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大部分腧穴。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如背部腧穴。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胸背部。请看下图进针角度:不清楚吗?请再看下图进针角度:2、进针角度和深度(2)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腧穴部位、时令等而定。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2.2.2病情阳证、新病、病在表宜浅刺;阴证、久病、病在里、在筋骨、在脏腑宜深刺。2.2.3部位头面、胸背、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部、肌肉丰满部位的腧穴,宜深刺。2.2.4时令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2.2.5得气与补泻要求深部不得气,宜提针到浅部以引气;有补泻手法要求,先浅后深,或先深后浅。针刺后浅部不得气,宜插针到深部以催气;2.2.6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等,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3、行针基本手法3.1提插法3.2捻转法3.1提插法(1)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3.1提插法(2)指力均匀一致,幅度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3.1提插法(3)提插法图示:3.2捻转法(1)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施以向前向后的捻转动作,让针在腧穴内左右、前后、来回旋转。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愉快,刺激量就越大。注意指力均匀、角度适当。不能单方向捻针,否则引起肌纤维缠绕,造成局部疼痛和滞针等可能。3.2捻转法(2)捻转法图示:【操作程序】(1)1、备齐物品,拿到床边,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松开衣服,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问患者有无感觉。【操作程序】(2)4、消毒局部,按穴位深浅、患者胖瘦,选取合适毫针,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针尖是否弯曲和带钩,并消毒手指。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进针方法。【操作程序】(3)6、当刺入一定深度,产生酸麻重胀感觉或者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一般留针20-30分钟。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有意外,紧急处理。【操作程序】(4)8、起针:用左手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针刺部位,右手做轻微、小幅度捻转,并将针缓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口片刻,以防出血。注意啦:检查针数,以防遗漏。【操作程序】(5)9、操作完毕,帮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舒适,整理床铺。10、清理物品,物归原处。【注意事项】(10分)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血不足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选用卧位。【注意事项】2.怀孕3月以内,不宜针刺腹部腧穴。3月以上,不宜针刺腹部、腰骶部腧穴。注意啦:怀孕期或妇女行经期,禁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的腧穴。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注意事项】4.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注意事项】6.对胸、胁、腰、背部脏腑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要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有伤及肺脏的可能,导致气胸。【注意事项】7.针刺眼部、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角度,不易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注意事项】8.对尿储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要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伤及膀胱,出现意外事故。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中医适宜技术针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7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