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历史发展到现代社会,各种职业丰富多彩,其中,教师职业是历史悠久而又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职业。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如何看待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确实是值得我这个刚入行的年轻老师去思考总结。记得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歌颂自己的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精神是不是还要继续传承下去?在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已在我国全面实行,祖国建设需要的外向型、复合型、合作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已迫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并初见成效。这就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未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劳动中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人们把教师比做蜡烛,认为当教师就应该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实际上,教师不能只做烛尽火灭的蜡烛,教师应能成为有源源不断的电能作为动力的长明灯。以前人们要求教师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教师不可能只限于“一桶水”,而应该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长流水。所以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做到以上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知识面必须宽厚。其次,教师应该广闻博识,不仅熟谙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还应该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的科学和知识。教师只有像蜜蜂一样不辞辛苦,博采众长,才能厚积博发,提炼升华。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必须是双向的,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体现多元化,重视个性的发展。对蜡烛精神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个人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作为老师,要有甘于为学生奉献的精神。教师工作的辛苦是人所共知的,教师每天要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还要抽时间搞科学研究,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不仅身心俱疲,而且要全身心投入。教师的劳动既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是脑力、体力的双支出。这些都是老师辛苦的一面,作为老师甘于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它职业快乐的一面。如:当看到我们自己亲手培养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时,会感到无比的幸福与自豪;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美好的、深厚的情谊时,教师的内心就充满了快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召着自己身边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是每位老师最感欣慰的。总之,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平凡中带着伟大,辛苦中带着快乐。只要我们始终以蜡烛的精神激励着自己,我们相信我们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本文标题: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8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