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有感
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有感近日,反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图书馆,走进梁家河,近距离学习领悟人民领袖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梁家河》一书激励我们党员干部和当代青年在工作、生活中要“实”字打头,以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实实在在的标准要求自己。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当年陕北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习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真抓实干,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做表面文章。作为党员干部和当代青年,今后,我们更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自己的工作。实实在在,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梁家河村在建大坝建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梁家河告诉我们,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一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靠实干。梁家河7年的磨练,让习近平总书记成长为有着坚定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的有志青年。每一位党员干部和青年人都应当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以“实”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提高能力,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标题: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21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