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读全球通史有感致敬这部书
读《全球通史》有感-致敬,这部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向历史这位老师致敬,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省委党校校园里也有古朴的哲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党校在职研究生,尽管学习不同的专业,有着不一样的课程设置。但是无论如何,学习历史都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不忘本来、开创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悠久的文明演变中汲取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继往开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全球通史》就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人最大程度地了解历史的一本经典著作。该书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0世纪70年代,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以简洁平实的文字,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了叙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给了我以下几点启示。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作者认为,“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这和马克思提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有异曲同工之妙。技术是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动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必须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二要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作者认为,“在消灭了所有可能的对手之后,人类不再面对任何敌人,我们面对的只有自己”。就像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着的神谕:认识你自己。我们一定要学会自省,通过自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改进,从而能够不断进步,日臻完善。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壮大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从严管党治党开局起步,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实现了又一次“凤凰涅槃”。只有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三要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作者认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文化已成为它们各自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能够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文明古国持久发展,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包容性的中华文化功不可没。我们要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从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四要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还是体现在对世界政治、经济、信仰的影响上,而非仅仅影响本国。比如,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开始了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对世界有影响;而罗马帝国,即使奠定了英法德意的政治体制,但影响也只限于欧洲”。纵观历史,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树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不拘泥于眼前遇到的束缚,以大视野、大格局,打开工作局面,推动事业发展不断向前。五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作者认为,“每个时代都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进入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新变化,亟须一批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攻坚克难、披荆斩棘。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应当努力走在前列,切实担负起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要以服从大局、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自觉做到“我与改革共命运,我以改革为己任,我为改革作贡献”,做到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学习中共党史,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学习世界历史,既从现实又从历史两个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在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
本文标题:读全球通史有感致敬这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21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