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读书书香有感最近正在读《曾国藩正传》,书中多次谈到曾国藩对读书的认识。恰好前几天又逢一年一度的高考,网上有关读书与高考的言论更是各抒己见。以书中曾国藩对读书、对教育的见识,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谈一谈读书的用处。说到读书,人们很容易想到教育,认为只有上学、考试才应该和需要读书,其它时间的读书只是作为一种消遣而已。我觉得这样讲对于一些人并没有错,但也不能就此一概而论。上学读书是应该的,尤其是最后冲刺涉及人生前途的高考,甚至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一考定终身”的思想。但仔细想想,从公平、现实以及年龄段来讲,参加高考依然是一条改变命运的重要通道。就拿偏远、落后、家境不算好甚至普遍家庭的学子来说,高考仍是他们改变人生的最佳选择,因为他们除了上学,除了使劲啃书本外,没有其他太多的优势来改变人生。对这些人来讲,读书就是一种长期投资,尽管前途漫长不明朗,但读书在他们心中已经是最有用也最有价值的事情。但同时,在今天这个社会、网络、信息进步与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得不说,唯有读书才能闪闪发光发亮也是不现实的。成功的路子多了,可以选择的也多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越发展,越是进步,各级的分工就越细化,这样给人们展现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就会越广,人们可参与,可选择的机会会越多。我想说的是,读书与考试,特别是参加高考,它毕竟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点,我们应该尽全力为之付出。但即便结果不理想、不如意,也并非就是“走投无路”,其实人生还有第二次机会,第三次机会,甚至更多。高考下的读书可以创造出路,但读书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在读《曾国藩正传》时,有关曾国藩自己的仕途可谓是显赫一时,他曾在十年间连升十级,这在历代的科举制度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曾国藩在教育两个孩子曾纪泽和曾纪鸿时一直严厉要求他们,并希望两个儿子认真勤勉,将来能够金榜题名。但事与愿违,尽管两个儿子在学业上从不懈怠,但最终两人还是没能科举及第。对于一般的家长是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对于曾国藩,当长子曾纪泽因多次科举落第而提出“从此不再应考”时,作为父亲的他竟欣然答应了。他通过家书给儿子写信时提到“读书不一定就是为了做官,读书在于明理”。后来,两个儿子在父亲的“大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支持与鼓励下,长子曾纪泽成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而次子曾纪鸿也因科举落第而自学天文和地理,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数学家。科举下的读书尽管还是让两个孩子名落孙山,但他们真正读懂了父亲教导的“读书在于明理”的内涵。就像美国哲学家富兰克林所说的“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的确,读书不一定非要破万卷,考试下的读书也并非唯一出路。有时候此路不通,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只要努力,最终也一样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但读书在于明理,这确确实实关乎到每个人一生的行为、思想和品行。
本文标题:读书书香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21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