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含答案-含辅优题
第十章浮力一、选择题(2*15=30)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7NB.4NC.3ND.1N2.一个鸡蛋漂浮在装盐水的烧杯中,在慢慢往烧杯里注入清水的过程中()A.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小B.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大C.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小D.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3.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4.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5.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P4,已知ρ水>ρ冰块,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A.p1<p2<p3<p4B.p1>p2>p3>p4C.p1=p2、p3=p4,且p1=p3D.p1=p2、p3=p4,且p1<p37.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4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8.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回航母后()A.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B.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C.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9.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10.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1.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人马里亚纳海沟11000m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12.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13.关于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4)潜水艇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5)潜水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14.透明玻璃杯中装有三种液体和四个实心固体,静止时如图8所示,它们的密度如右表所示。其中固体C和液体2分别是:A.塑料、水B.塑料、菜油C.橡皮、水D.橡皮、蜂蜜15.如图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31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A上浮B.悬浮C下沉D.无法确定题123456789101112131415答实验物品密度ρ(kg/cm3)壹元硬币7.2橡皮1.3塑料0.9泡沫0l蜂蜜2.0水1.0菜油0.8二、填空题(2*21=42)16.)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与的大小关系。17.将一实心小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有1/4露出水面,从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则物块漂浮时与未放入物块时相比较,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若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1m3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为____________kg。18.2012年6月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由母船向阳红09号大型海洋科考船搭载,前往深海进行7000米深潜实验。向阳红09号的排水量为4500吨,满载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为N。在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海水对它们的压强会如何变化?;19.鱼缸中装满水,在水中轻轻放入一只小船,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从鱼缸中溢出5×10-4m3的水,则小船受到的浮力是N,小船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是20.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5所示,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0cm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将_____,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N.(g取10N/Kg)21.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1.5×103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________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ρ水=1.0×103kg/m3)。22.一个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物体,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23.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排开水的体积是m3。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2*9=18)24.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力的示意图.25.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图13所示a、b、c、d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______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图13113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E”)。(3)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四、计算题(6+4=10)27.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11(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于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求金属块的体积;(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21世纪教育网28.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p水=1.0×103kg/m3,g取10N/kg)(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附答案题13456789101112131415答DCACCDABBAABACA16.向上水浮力重力17.不变75018.4.5×107;变大;19.5平衡力20.0.4上浮0.3221.50;20022.1.8上浮23.8;上浮;5;5×10-424.25.a、cF4-F2F4-F2=F1-F326.(1)DA(2)B(3)⑥⑦(4)控制变量法27.(1)F浮=G-F1=2.7N-1.7N=1N(2)∵金属块浸没水中,∴V=V排=F浮/ρ水g=1N/(103kgm-3×10Nkg-1)=10-4m3(3)由ρ=m/V=2.7N/(10Nkg-1×10-4m3)=2.7×103kg/m3查某些金属的密度表可知:此金属块是铝。28.解:(1)∵木块漂浮,由F浮=G得,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m木g=750×10﹣3kg×10N/kg=7.5N;(2)木块完全浸没.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gV排=ρ水gV木=1.0×103kg/m3×10N/kg×1250×10﹣6m3=12.5N,螺母的重力为:G螺母总=F浮′﹣G木=12.5N﹣7.5N=5N,螺母的个数为:n===10只;
本文标题: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含答案-含辅优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32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