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计划表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计划表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任课教师:学情分析(重点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典型问题)本学期要考全本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6月至期末考试约复习4课时。从近期考试2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教学中要重点抓好中游学生,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复习目的(预期达到的效果)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达到学科素养的一部分要求复习重难点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重点: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难点: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方式;朝代时间顺序时间安排主要内容落实措施配套练习复习安排第一课时熟悉教材,目录,单元标题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先有时间概念隋唐五代十国特点:繁荣与开放1.隋朝:建立与统一:时间、人物、国号、都城统一的意义2.科举制:背景、设立的时间、人物、意义(隋炀帝时正式建立)3.隋朝大运河:目的、人物、时间、示意图(特别注意)、意义:能够修大运河的基础或者原因(隋文帝粮食产量多,经济发展也为后面的隋炀帝修运河奠定了基础)评价:政治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中心向南转移4.隋朝的灭亡:在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下,隋朝迅速灭亡。第二课唐朝时间起止1.建立唐朝的昌盛贞观之治原因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比较三位皇帝统治政策2.盛唐气象的主要表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的繁荣、长安风貌、民族关系的和睦、开放的社会风气、中外文化的交流、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3.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原因、影响4.唐朝的灭亡,黄巢起义,朱温灭掉唐朝教师带学生穿线年代顺序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二单元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960-1368年北宋:时间、人物、都城辽:民族、生活地区、时间、建立者、都城、文化(文字,农耕,货币)西夏:民族、生活地区、时间(11世纪)建立者文化发展的表现北宋,辽,西夏,的关系辽占幽云十六州的时间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西夏与北宋和战金的建立时间、民族、生活地区、建立者、文化南宋的建立基本史实宋金南北对峙,南宋抗金岳飞,宋金和议,意义蒙古族的建立基本史实元的建立基本史实改行汉法元朝的统一,逐步统一的时间节点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表现,都市生活的特点,文化科技成就,对外交通。北宋统治措施,重文轻武措施的理解元朝统治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疆域版图(特别注意)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意义经济发展:宋代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教师带学生穿线提问抢答第四课时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朝的建立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明朝经济的发展(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澳门科技建筑文学成就:小说和艺术已经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抨击明朝的灭亡了解就行清朝时间节点了解清朝前期盛世的表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台湾地区问题西藏地区的管辖(注意时间节点)清前期经济的繁荣、原因、表现、商帮、人口的增长危机的表现: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文字狱社会矛盾(内部和外部危机)与闭关锁国政策练习讲解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计划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39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