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国家级会计MBA-免费超详尽
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核算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要求掌握账户设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等专门方法,以及会计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步骤。重点和难点:借贷复式记账法。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帐户第二节复式记账第三节会计凭证第四节会计帐簿第五节会计循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2.设置和运用帐户3.复式记账4.设置和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帐户一、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会计科目二、会计帐户三、明细分类帐户及其设置一、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求所包括的项目按经济内容所作的归类。它是设置帐户的直接依据。会计科目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科目的内容,是按会计要素的性质和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进行分类,它规范了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和使用方法,反映了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科目的级次是会计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它是为满足会计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详细程度的要求而设立•A材料•主要原料及材料B材料•原材料燃料C材料•••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总帐科目)(子目)(细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所包括的项目按经济内容所作的归类。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原则上有一类会计要素,就应设置一类会计科目,有一个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就应设置一个会计科目。二、会计帐户(一)会计帐户的意义会计帐户是依据会计科目设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分类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动态和静态指标的工具。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帐户的依据。会计科目和会计帐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的设置将会计要素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了归类。但是,如何将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各个具体类别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记录下来,并集中反映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这就必须借于会计帐户。设置和运用帐户是会计核算的一个专门方法。在会计实务中会计科目和会计帐户未严格区分,往往是互相通用。(二)会计帐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帐户的结构帐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决定的。它包括:(1)帐户的名称(2)借方和贷方两个部位。各类帐户由于性质不同,借方、贷方所登记的内容和期末余额的方向也不同左方名称右方借方名称贷方2.帐户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借方资产贷方借方负债贷方借方权益贷方<<+++---﹥•借资产帐户贷借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期初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期末余额[例1]某企业1/1库存材料10万元;1/5购入5万元;1/10生产领用2万元;1/25生产领用8万元。借方原材料贷方1/110万1/5购入5万1/10领用2万1/25领用8万本期发生额:5万本期发生额:10万期末余额:5万[例2]企业1/1欠银行贷款50万元;1/10偿还贷款20万元;1/20以偿还贷款10万元;1/30借入15万元。借方短期借款贷方1/150万1/10偿还20万1/30借入15万1/20偿还10万本期发生额:30万本期发生额:15万期末余额:35万[例3]企业1/1实收资本100万元;1/8收到A企业投入50万元;1/30B企业撤走资本30万元。借方实收资本贷方1/1100万1/30撤走20万1/8收到50万本期发生额:20万本期发生额:50万期末余额:130万3.发生额、结余额及其使用方法“本期发生额”是指帐户的借方(或贷方)在一定时期所登记的金额合计,简称“发生额”。发生额按其性质分为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它们揭示了各个类别变动的过程,提供了一定时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的动态指标。“结余额”是指帐户借方与贷方总计的差额,简称“余额”。帐户结余额所提供的是某一时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结果,即各个类别的静态指标。结余额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帐户的结余额从时间上可分为“期初结余额”和“期末结余额”。上期的“期末余额”即是本期的“期初余额”。它们从不同的时点上反映同一数额,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连续性。第二、帐户的结余额,从性质上可分为“借方结余额“和”贷方结余额“。在一个帐户中,当借方金额总计大于贷方金额总计时其差额称为”借方结余额“,由于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所以又称“借方余额”帐户。相反,在一个帐户中,当贷方金额总计大于借方金额总计时,其差额称为“贷方余额”。由于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所以又称为“贷方余额”帐户。计算期末余额的基本公式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额—本期减少数额根据这个基本公式,结合不同性质帐户的特点,其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可转化为:(1)资产类帐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4.动态类帐户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借方收入贷方借方费用贷方借方利润贷方-++--+三、明细分类帐户及其设置(一)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的关系会计帐户按其提供指标的详略,可以分为总帐和明细帐。总帐是依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提供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总括指标。明细帐是依据明细科目设置,提供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详细具体指标。(二)二级帐户及其设置二级帐户:介于总帐和明细帐之间的帐户第二节复式记帐法一、记帐方法二、借贷复式记帐法三、借贷记帐法的运用一、记帐方法(一)单式记帐法单式记帐法是对经济业务引起的变化,只在一个帐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不完整的记帐方法。在单式记帐法下,帐户的设置是不完整的,一般只对货币资金的收付、债权债务的结算在有关帐户中进行登记,并且只在一个帐户中进行单方面的记录,帐户之间的记录没有联系,也没有相互平衡关系。(二)复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是对经济业务引起的变化,按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复式记帐法较单式记帐法的三大优点是:(1)在复式记帐法下,对所有的会计要素都要设置帐户,以全面反映会计对象。(2)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其所涉及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进行登记,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动。(3)对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所登记的金额相等,根据各类帐户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单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帐户设置主要帐户所有会计要素经济业务发只记录主要全面记录生是否记录方面如何记录互不联系相互联系二、借贷复式记帐法借贷记帐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以“借”、“贷”为记帐符号,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用相等的金额,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理论依据、记帐符号、帐户分类和结构、记帐规则和平帐公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分述如下:(一)理论依据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作为建立其方法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述,企业要进行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这些资产的来源有两条渠道,其一由债权人提供,其二由所有者提供,前者称为负债,后者称为所有者权益,两者之和必然等于资产总额。企业会计要素的变动,必然导致会计等式双方或任何一方的双重影响。但不论怎样变动都不影响等式的平衡关系。因此,当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时,均应根据会计等式的要求来进行帐务处理,并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二)记帐符号记帐符号是经济业务记录入帐方向的标志。在借贷记帐法下,以“借”和“贷”作为记帐符号。1.“借、贷”的最初含义“借”、“贷”二字最初是有其特殊含义的。早在13世纪,意大利经营钱庄的业主在办理借贷业务时,为了便于记录借出与贷出款项,对于收进的存款记在贷主的名下,“贷”方,表示是一笔债务,对于借出的款项记在借主名下,“借”方表示一笔债权。归还时记入各自相反的方向。2.“借、贷”向记帐符号的转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记帐对象除债权、债务外,还涉及到现金、商品、以及销售盈亏的计算等,因此,在会计帐户中需要用两个固定的字来标明记帐的方向,以记录会计对象的变化。由于债权、债务使用“借”、“贷”二字记录,因此人们仍沿用“借”、“贷”二字来标明左右两个方向。显然,“借”、“贷”二字已由单纯地表示债权、债务关系演变成了专门的记帐符号。由于借贷记帐法在国际上的广泛流行,借(Debit简写为Dr.)和贷(Credit简写为Cr.),两字已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3.“借、贷”是一对复式符号在借贷记帐法下,“借”、“贷”符号记录的内容如下:借方贷方1、资产增加1、资产减少2、负债减少2、负债增加3、所有者权益减少3、所有者权益增加4、收入减少或结转4、收入增加5、费用增加5、费用减少或结转6、利润减少6、利润增加余额:资产(费用)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三)帐户的分类和结构在借贷记帐法下,会计帐户的分类与会计要素的分类基本一致,即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类基本帐户。各类帐户由于性质不同,借、贷记录的内容也有区别。资产、费用类帐户借方记录增加,贷方记录减少,余额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帐户恰恰相反,贷方记录增加,借方记录减少,余额在贷方。(四)记帐规则在借贷记帐法下,对每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借贷双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进行记录,即在一个帐户(或一个以上)中记入借方,同时必须在另一个帐户(或一个以上)中记入贷方,双方金额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就是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1.经济业务的类型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中,必然发生大量的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无论怎么变化,都必须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要求,因而其变化结果,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Ⅰ、会计等式两边的有关项目同时增加一个等量Ⅱ、会计等式两边的有关项目同时减少一个等量Ⅲ、会计等到左边的有关项目发生此增彼减的变化Ⅳ、会计等式右边的有关项目发生此增彼减的变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Ⅰ++(或)++Ⅱ--(或)--Ⅲ+-+-+--+Ⅳ+-经济业务类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Ⅰ23Ⅱ45Ⅲ6Ⅳ789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经济业务变化的9种类型等式双方同增等式双方同减等式左方此增彼减等式右方此增彼减从上述四种类型可以看出:(1)当Ⅰ、Ⅱ两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涉及到等式两边有关要素同时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化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但等式两边的值仍然相等。(2)Ⅲ、Ⅳ两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只涉及等式左边或等式右边项目时,引起同一会计要素内部项目的相互转化,或负债和所有者这两个要素之间此增彼减的变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2.记帐规则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1)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同时作出两种记录:一是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帐户的借方记录,二是在另一个(或一个以上)帐户的贷方记录。(2)任何一项经济业务,记入借方帐户的金额和记入贷方帐户的金额总是相等的。由此可见,经济业务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记录这种变化的借贷记帐法也有其规律。“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既如实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变化,又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要求。(五)试算平衡试算平衡就是根据复式记帐的基本原理,检查和验证帐户记录是否正确。按照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原理,在有关帐户中记录的结果必然出现下面两组平衡公式:1、发生额平衡公式∑帐户借方发生额=∑帐户贷方发生额2余额平衡公式∑帐户借方余额=∑帐户贷方余额三、借贷记帐法的运用(一)会计分录的意义会计分录是指按照复式记帐法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集中、简明、完整地指明应借、应贷帐户的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一般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本文标题:国家级会计MBA-免费超详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