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我的MBA之路---交大拟录取我
我的MBA之路---交大拟录取我第一集:我的MBA之路――-15年4次考研从大学里第一次考研到今年考MBA,我总共参加了4次研究生入学考试,96年考清华,02年考哈工程大,03年考复旦,到今年2010年报考上海交大MBA,这期间有过一次创业,两次恋爱,三次跳槽,四次搬家,去过七个国家,十二次探亲回老家,一路走过,已是15个春秋。95年夏末,大学读了三年了,我并没有计划考研,后来周围的人都有事情做,特别是我寝室的人都在忙着考研,于是我也投入到考研中来,一直以来英语都是我的短板,开始我只是抱着玩的心态报了个清华,复考越到后来越来劲了,结果是床头桌前都写着:进军清华园。考前三个月真可谓是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临考前同学们甚至连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清华的主。结果还是挂在英语上,尽管那年专业考试考得相当的好,但那依然只是清华的过客。那次考研,虽然没有达成目标,但是这个过程在思维方法和认知能力上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在随后离开哈尔滨来上海参加工作的几年里,我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这一次的研究生考试过程中思想认识的提高特别是政治复考时马原对我的深刻影响。01年公司为了培养我,决定公费让我去读工程硕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与开发设计相关的技术类工作,于是我在稍加准备的基础上参加了那年十月份的第一次全国工程硕士统考,2002年的5月我收到了母校的工程硕士录取通知书,在临入学的前两天,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读研的机会,因为我非常明确知道我最终会离开现有的公司而且离开纯技术工作岗位。02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可以用来看书学习。于是我便决定参加2003年的复旦MBA的秋季入学考试。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也没有学习小组,自己买了一些辅导书和模拟卷,记得那时候还要考管理,因为之前没有学过管理,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这门科目的复考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之后将这些在MBA复考过程中学到的一些管理知识应用到了我的实际工作中。那次考试成绩不足以让我有复旦的面试资格,但是当时香港大学与复旦大学合作的IMBA发给了我申请报读通知,需要全脱产去香港读一年。那时我没有钱也没有强烈的意愿,所以没有去。就在2003年的秋天,我跳槽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到了一家丹麦公司。忙碌的日子便开始了,随后公司即派我赴丹麦学习,断断续续半年后回国组建工厂,自己身兼职技术生产管理人事等多种职务,虽然人很辛苦,但这其中的经历是我人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两年半后,我又跳槽到了一家德国公司,从事市场和营销工作。我之前做过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说到市场营销,那也一直都是我想要做的,而始终没有机会,大学毕业10年后,我终于走上“正轨”了。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喜欢上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尽管很忙,但我享受其间的过程。09年年初,金融危机影响到了我的公司和业务。渐渐地我有了相对富余的时间,金钱和求读MBA的愿望,于是在经过一番探寻,思索和抉择后,到09年7月,我就下定决心复习MBA;10月参加辅导班,11月报考交大,2010年1月参加秋季入学考试。第二集:我的MBA之路---为什么考MBA说句实在话,工作十几年之后,再要去考研究生,下这个决心并不是很容易。我现在已年过三十七,小孩却刚满三周岁,在常人眼里这种状态下的活力和精力显然受限;我目前生活比较和谐,工作相对自由,不再企盼什么学位学历,或者籍此来改变工作或命运,这或许又是他人所说的缺乏激情激励。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还要考读MBA?其实有些年轻考生可能不会也不需过多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答案很简单:顺势而为。但对于我们这些大龄考生来说,这确实是个问题: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个人认为读MBA有两个比较好的黄金时期:黄金一期:大学毕业三四年后,脱产读MBA,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全职攻读MBA,以MBA为导向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黄金二期:工作六到八年之后,在职读MBA,在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业余修读MBA,以工作实践为导向定位获取MBA的价值。在人生中这两个读MBA的最佳时期,我错失了机会,我要去桂林旅游中所说: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没有钱;当我有钱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其实当一个人真正找到理由并下定决心要去读MBA后,金钱与时间都不应该是问题。所以籍此写下这些体会与考友们共享。那么真正让我依然充满激情腾出精力再现活力重新投入到MBA的考研中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总结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提升管理思想;我在大型国企做过开发设计,在小型外企做过生产管理,现在在做市场营销,在不同的领域积累了不同的经验,我渴望通过MBA的系统学习来整合自己不同领域这么多年的经验,以使得自己管理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并构建自己的管理思想,使思想保有活性及创造性。说得简单点:就是学点东西;第二:建立人脉网络。读MBA,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人脉网络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大多数MBA学子来说都比较认同。而什么样的人脉网络,可以激发你相应的人生活力,这是我个人的另一种理解,当然这也需要建立在将自身属性设置在开放体系当中。说得简单点:就是交些朋友。当然我选择报考交大MBA还有一些其他的理由,比如交大学品牌效应,安泰学院离家也近,我所从事的行业许多领导也是交大毕业等等一些现实的考虑。所有这些的考虑都服务于我的人生规划:三十到四十:实践升华;四十到五十:务实奋斗;五十岁之后:传播快乐。让更多的人和我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第三集:我的MBA之路---安泰提前面试我申报参加了交大安泰的第三批提前面试,十月中旬提交资料,十月下旬收到提前面试通知,十一月初面试。我并没有太多的面试准备,自以为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拿个C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我等类似大龄考生及现实情况来说,取得C线是应该也是必须的目标。说句实在话,我下决心考MBA之初,想要考的是交大的在职春季班(今年取消了),而并非是这个挤得头破血流的秋季班。而且我还有第二手准备,那就是如果交大没有给我C线,那么我就转投复旦最后一批提前面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让我在准备提前面试资料中有一种放松的感觉,或者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两封推荐信,其中一封是请我的同事写的,另一封来自于我的同学,而请我同学写的那封还是扫描件而非原件。原以为只需要真实就够了,于是我忽略了细节。我想在这里以我亲身经历给那些即将要面试的同学提个醒: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不要自以为是或者想当然。面试程序首先是英语面试,与英语老师(外籍和本土各一名)对答与交流,应该来说这一关于我来说没有什么障碍;接下来是个人面试,我的推荐信的问题这时候就暴露出来了,三位面试官(其中有一名来自企业)他们对我的第一映像是来自推荐信,而推荐信的最佳推荐人是现任直接领导或上任领导。他们在我的推荐信的问题上来回地盘问质疑甚至是否定,毫无疑问我在准备资料时候是有失误在前,而我在这压力面试过程中并没有将他们的质询引向到我的正面中来,使得自己失去了谈判的主动权,这是我其中犯下的另一个严重错误,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候,个人面试已经接近尾声。尽管在后来的小组面试中还算不错。但是当天面试完后,我还是意识到了危机,轻者旁落C线,重者拒之门外。如何危机公关或者危机处理能力如何这也是MBA的素质体现之一,我必须要化解这次危机,或者说是化解这种心理的负面情绪。在随后的两天里,咨询了几位朋友,并写了一封主题信,在面试成绩出来的前两天,我找到了交大安泰的相关主管人进行了沟通。我们进行了长达二十分钟的交流,内容基本与我的信函一致。我的信原文大致如下:过程与问题:本人在第三批提前面试过程中所提交的推荐信存在以下问题(括号中引述面试官原话):1.我请美国同学给我写了封推荐信;(推荐人缺乏权威性)2.同学亲笔填完描后传到我的邮箱;(推荐信不是原件)3信封口处没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缺乏真实性)在递交资料的现场,验收资料的老师就指出我推荐信存在的问题,这或许将影响到我背景资料的审查,庆幸的是我得到了提前面试通知。我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背景,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非常有信心,我的目标是进入第三批的30人C线大名单。然而在个人面试中,其中一位面试官当看到我的这封推荐信是是扫描件并非原件时,从其神情和语态我能够明显感觉到他对推荐信的否认态度。分析与建议:我的推荐信与要求相比确实存在问题,其形式上存在的问题或许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的综合面试得分,且可能将影响到考取交大安泰MBA的进程。这是我这次来进行深入沟通的原因,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后,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面试的结果和从容地面对接下来的迎考,或许这也是为自己的命运而做的努力。同时我也从我个人实际体验出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推荐信是不是一定要求现任领导写,如果是,那就应该在须知中明确,如果不是,就应尽可能避免现行领导推荐才具有权威性的“潜规则”,而应该从不同身份的推荐渠道获取就如你们须知中所描述的被推荐人的“阅历和潜在素质”;第二:如果你们确实看重推荐信“权威性”的话,就如那位考官所说“最好是现在的直接领导推荐”,那么我建议推荐信的提交和考核是否可以考虑放在考试后录取前提交,这样就避免考生的了许多的不便,同时也可以确保真实性和权威性;结果与反馈:在和安泰沟通两天后,我的面试结果出来了,B线加8分,尽管我没有拿到C线但因为我有明显失误在先,应该来说这是一个我可以接受的结果,而且我也得到了安泰与面试官沟通后的正面回执,叫我安心复考。这次危机得以这样过去了,接下来就是积极复考的事情了。第四集:我的MBA之路---复考经验总结复考总心得:享受学习过程我们从小到大有无数的考试,我这个年代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绝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所以但凡一谈到考试,别说是享受,没有折磨你,就算是好的了。看着坛子里有的人扔下嗷嗷待哺的婴儿加入到考研大军来,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有的是早早的辞了工作为搏能多拿几分,我们中的许多人下了班拿着干粮去赶辅导班,有的甚至是饿着肚子上着数学课,只因为有种说法让胃饿一些大脑就能更清晰一些。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要说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当考MBA是一个客观存在时,我们所应该呈现的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与其痛苦的煎熬不如快乐地享受,我也不是说能完全做得到,只是籍此与大家一起互勉的同时也自勉。复考“英语”的心得: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学习后应用到实际中去我工作以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英语,外企工作七八年,十几次出国,独自出差去过不同的国家,工作语言就是英语,但如果是正式考试英语来,它又变成了我的短板。我在上海呆了十几年,太太也是上海人,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不会说上海话,这也许是我语言上的弱智。但是我现在在复考英语的心态上和许多年以前不一样了,我不再是为了得分而复习,我也和那些在工作生活中没有英语但还得要面对这门语言再学习的人不同,我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学习后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我的英语复习就变得容易一些了。我很早在五六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背单词了,书桌墙壁上都有打印的单词表,开车的时候放的CD也是我爱背单词,手机里也有单词文档,说句实在话这一次的MBA复考我的单词量长进可不少。因为工作语言是英语,有时候我要写起报告或者英文信来,还会翻看起一些作文讲义来,这样让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带有一些成就感。有人建议每天做一篇英语阅读理解,一个小时左右,我是在考前一个月左右这样做的,而平时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说是融学习于工作中,在工作中学习了。我也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坚持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而完形我是基本没有复习过。复考“数学”的心得:重基础提速度练练脑筋急转弯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强项,在经历过这一次的联考后,我觉得MBA考试的改革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是那些工作繁忙没有很多时间复习但又想考MBA同学的福音,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就是说改革的方向是有能力的人有MBA需求的话基本上会给你一个面试的机会而不至于卡在那些有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的高等数学上。不管你曾经的数学是好抑或是差,以后包括这一次MBA考试起码在数学上会给你一个惊喜,所以如果那些没有时间的考生,只需要实实在在的掌握了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的话,数学考个及格是不成问题,我建
本文标题:我的MBA之路---交大拟录取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