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港口管理(作为《港口与临港产业》课程的讲义)(MBA课程)讲授者真虹2009年稿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港口行政管理•第三章港口选址、规划与建设•第四章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第五章港口企业经营策略•第六章港口经营管理活动评价•第七章港口企业的生产运作•第八章计算机在港口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第九章港口发展战略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港口的基本概念一、水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1、水路运输的优点和不可取代性•水路运输利用天然水系,不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水路运输的运载工具容量大,运输成本低•水路运输沟通全球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页表)•引导集装箱运输的发展2、水路运输的不足•运输速度慢,使旅客运输向其他运输方式转移•运输线路受水域的限制,难以单独完成全程运输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海运量发展关系年份分类20002005200620072008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183217211924257306300670水运量(万吨)122391207544243467273108296205每亿元产值水运量(万吨)1.371.131.151.060.99港口的主要作用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3、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4、港口在其所参与的供应链中发挥作用5、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6、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直接经济效应经济发展效应—--区域经济效应--全国经济效应社会发展效应------社区效应—国土开发效应二、港口的作用三、港口的定义1、港口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港区组成。结合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功能的变化,定义港口:港口是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并由此延伸出工业和贸易的功能,具有明确的水域和陆域范围。2、港界港界是港口范围的边界线。根据地理环境、航道情况、港口设备以及港内工矿企业的需要等进行规定。一般利用海岛、山角、河岸突出部分,岸上显著建筑物,或者设置灯标、灯桩、浮筒等,作为规定港界的标志,也有按经纬度划分。3、港区为保证港口生产,经营的需要,按照港口的规划,经政府批准而划定的水域和陆域。营运港区: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港口区域。规划港区:是指根据港口规划为港口进一步开发、建设划定的具有明确界线的预留水域和陆域。4、码头:供船舶靠泊,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的水工建筑物。5、泊位:供一艘船舶靠泊的码头长度。6、港口设施:指为港口生产、经营而建造和设置的构造物和有关设备,分为港口基础性设施和港口经营性设施。港口基础性设施:防波堤、导流堤、港口航道、护岸、港池、锚地、船闸、道路、码头、趸船、栈桥、浮筒、客运站、铁路、给排水、公共通讯、供电和环保、助导航设施等。港口经营性设施:机械、设备、车辆、船舶、仓库、堆场、水上过驳平台等。四、港口分类1、按用途分,可分为:•商业港:供商船进出使用的公共性质的港口;•工业港:附属于某工矿企业的,主要为企业自己使用的港口;•军用港: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避风港:具有良好的天然地势,为船只躲避台风等灾害设置。2、按地理条件分,可分为:•海港:位于海岸线上的港口,如中国的大连港、青岛港等•河口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港口,世界上有许多大的港口都是河口港,如鹿特丹港、上海港等。•河港:位于河流沿岸的港口,如中国长江上的南京港、芜湖港等。•湖港:位于湖泊岸壁的港口。•水库港:建于水库岸壁的港口。3、从运输的角度分,大致可分三种类型:•支线港:挂靠支线运输船舶和短程干线运输船舶。世界上大多数港口均属这种类型。•中转港:这类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在水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海上运输主要航线的连接点,同时又成为支线的汇集点。这类港口拥有大型码头,主要功能是在港区范围卸船、收受、堆存货物和装船发送货物。•腹地港:国际运输主要航线的端点港,与内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相连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服务于内陆腹地货物的集散运输,兼营海上转运业务。干线运输中转港中转港腹地港喂给港(支线港)转运港(支线港)3、从运输的角度分,大致可分三种类型:•支线港:挂靠支线运输船舶和短程干线运输船舶。世界上大多数港口均属这种类型。•中转港:这类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在水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海上运输主要航线的连接点,同时又成为支线的汇集点。这类港口拥有大型码头,主要功能是在港区范围卸船、收受、堆存货物和装船发送货物。•腹地港:国际运输主要航线的端点港,与内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相连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服务于内陆腹地货物的集散运输,兼营海上转运业务。第二节港口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06年中国17个沿海城市货物吞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深圳日照南通营口福州湛江厦门连云港烟台温州吞吐量(万吨)GDP(亿元)一、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贸易基础论:港口是由于贸易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港口生长点理论:港口生长点效应在使港口城市获得比其他城市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中起很大的作用2006年中国不同区域外贸生成量分布表单位:亿美圆外贸生成量所占比例(%)全国17606.9100长、珠、渤三港口城市群省市外贸生成量14525.982.5口岸外贸生成量15563.288.4沿海省市自治区省市外贸生成量15519.788.1口岸外贸生成量16379.693.0非长、珠、渤三港口城市群省市外贸生成量3081.017.5口岸外贸生成量2043.711.6非沿海省市自治区省市外贸生成量2086.211.9口岸外贸生成量1227.37.0二、中心一边缘理论港口具有扩散效应、聚集效应和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扩散效应:当一个中心地区的经济增长后,会扩散到周围地区,随着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形成经济规模。•聚集效应:当一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后,会带来对需求的增长,其边缘地区的产品(原料、生产资料等)自然地汇集到该城市,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求。•中转效应: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装卸效率的提高,航线的集中,货运量的增多,港口的到发船密度必然增加。三、资源禀赋差理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国产品价格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港口城市与内地城市资源凛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港口资源。四、梯度传递理论国际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梯度传递的规律,即由经济梯度高的区域向低的区域传递。这是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梯度后,它的人工费用昂贵,地租急剧上升,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它的一部分资源凛赋优势开始丧失,促使它的部分产业向低梯度的国家的地区传递。国际经济梯度传递的规律,给新兴的港口城市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案例:日本港口对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日本,人们明白无误地认为港口是有区域经济效应和全国性经济效应的,因为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根据一项对神户、名古屋、川崎和北九洲等日本主要港口的调查结果表明,港口相关产业和依赖港口的产业所产生的增值以及从这些产业活动所派生出来的其它产业所产生的增值分别占这些城市增值水平的33%—40%。例如,苫小牧港(1963年开港)是在一个有一家大型纸浆厂、但其它主要产业很少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工业港,鹿岛港(1970年开港)是一个在几乎无人居住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工业港,对这两个港口的调查表明在这两个港口开港后,它们的腹地城市的工业产值突然有了很大的增长。苫小牧开港十年之后,1975年与1965年的货运量的比值是8.6:1,鹿岛港1980年和1970年的吞吐量的比值是12.4:1。这些港口产生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大致与苫小牧和鹿岛开港时间同时,这两个港口邻近地区的人口突然增加,由于这些新增的人口集中在原来人口稀少的农村,可以认为这些港口对日本的人口分散政策作出了贡献。此外,对已有的大港神户、北九洲和川崎的调查表明,这些港口通过当地的港口相关产业和依赖港口的产业为这些城市分别提供了20.0%、17.7%和26.7%的就业机会。这些港口附近的城市都是日本的大城市,每个城市人口都超过一百万,这些港口为这些城市提供大约五分之一的就业机会这一事实也进一步证明,港口可以成为吸引人口的因素。五、港口发展的代际划分1、三代港口的划分•第一代港口:1950年以前的港口,功能: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货物收发等。•第二代港口:50年代至80年代的港口,功能:增加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第三代港口:80年代以后,功能:加强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的联系,增添运输、贸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综合服务,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2、“第四代港口”的概念•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四代港口为“物理空间上分离但是通过公共经营者或管理部门链接”的组织(physicallyseparatedbutlinkedthroughcommonoperatorsorthroughacommonadministration)。•第四代港口的主要功能讲是在商业、综合物流枢纽、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国际商贸后勤基地(第三代港口)的基础上,向海洋生态经济后勤服务基地推进。•第四代港口是由不同港口相结合营运或共同管理而成,由于船公司和码头营运公司结盟经营世界各地港口的码头,货柜船东使用大型船舶行驶枢纽港并发展区域性转运港,而这些码头恰提供共同经营与管理所需的标准设施。当公营港口转为民营化作业,但仍保持公营的管理监督规划功能,以使港口发挥效率但又能维持公用的普遍使用性。3、第四代港口的特征•网络化特征–①全球码头经营人的扩张和兼并,形成了庞大的码头网络。–②船公司通过购买股份参与码头经营。形成船公司的码头网络。–③网络向内陆伸展•供应链特征。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形成。•与城市融为一体。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和发展城市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从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心转变为更强调自己是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港口之间的竞争是协同竞争。•港口成为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现代化港口的特征: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航道与码头,密集的全球性国际直达干线,内外便捷联结全球的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各种与之配套的服务系统与政策法律环境。港口技术结构呈现管理技术信息化、控制技术智能化、位移技术高效化和环保技术绿色化。•港口服务柔性化。港口能够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敏捷的快速反应,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即提供高质量的柔性化服务。•港口运营精益化。现代港口通过信息化管理、生产流程再造等方式,消除港口的非增值活动。•第四代港口是绿色港口。港口功能演进及差异第一代港口第二代港口第三代港口第四代港口发展时期1960以前1960年以后1980年以后1990年以后主要货物大宗货大宗散、杂货大宗及单位包装货货柜港口发展策略保守的海陆运输模式的转换点扩张的运输、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商业、整合性运输及物流中心港航合资及港际间策略联盟作业活动范围(1)船/岸边的货物转换接口(1)+(2)货物改装和当地产业活动(1)+(2)+货物和资讯合作配送,潜在的全面物流(1)+(2)+(3)+不同国际间的航港业结盟组织特性独立活动非正式关系港口和使用者紧密,港口区域外的活动松散港市活动很少不同运输联合及港市整合性关系地主港方式民营化作业生产特性货物流通低附加价值货物流通与改包装,共同性服务增加附加价值货物/信息流通,配送等多重服务,高附加价值枢钮港和转运港结合整合性物流成功决定因素劳力/资本资本技术/专门知识地主港功能决策和规划管制及监理推广功能港口训练本人的总结和归纳•第四代港口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服务,以形成柔
本文标题:港口管理(MB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