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物流经济地理作业系别:经济管理系学科专业:物流管理姓名:王夏磊学号:2015110636河北省安国市简介:....................................3安国市旅游景点:......................................4安国市地方特产:...................................8安国市的历史文化:.................................8全国最大中药材市场——河北省安国东方药城..............9药城概况...........................................9经营状况..........................................10安国药王庙...........................................11安国历史人物~关汉卿..................................14杂剧..............................................17散曲..............................................18美食饸饹.............................................18安国烧饼.............................................19安国民间艺术——安国老调.............................20家乡特产——八大祁药.................................21祁州四绝.............................................22安国中药文化博物馆...................................22河北安国中学.........................................25金融简介.............................................27旅游圣地.............................................291名称............................................29河北省安国市简介:我的家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古称“祁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位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有“举步可得天下药”之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驰名中外。西距京广铁路和京深高速公路35公里,距北京机场200公里,距石家庄机场80公里,距天津港220公里。定(州)河(间)、保(定)衡(水)公路穿境而过,朔黄铁路贯穿市区北部。安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安国之名也寓意深远。据《汉书》载,秦末楚汉开战后,王陵率军归顺刘邦,为灭楚建汉屡立战功。汉高祖六年(前201),为表彰其的功绩,汉高祖取“安国宁帮”之意,封其为“安国武侯”,封地即今安国一带。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取其封号,置安国县,治今市区东南7公里处的西安国城村北,属中山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深泽县,景明二年(501)复置。北齐又废。东汉属博陵郡。隋开皇元年(586)改置义丰县,徙治郑德堡(今市区),属定州。唐神功元年(697)改名立节县,神龙元年(705)复名义丰县。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名蒲阴县,景德元年(1004)祁州治所自无极迁蒲阴,属祁州。明洪武二年1369)省入祁州,属保定府。1913年改祁州为祁县,属范阳(保定)道。1914年,因与山西祁县重名,复名安国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博野县一度并入。1991年改为安国市,属河北省直辖县级市,由保定地区代管。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后,由保定市代管安国市旅游景点:【药王庙】最负胜名的就是著名的药王庙了。药王庙坐落在安国市城南路东,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安国药王庙是全国最大的纪念医生的古建筑群,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五村】1958年8月5日,毛主席亲自来到安国流村视察。安国人民为了纪念此事,把流村改名为八五村。在这里建设了安国东方药城和安国东方药城升级工程。【关汉卿墓】中国世界历史名人之一的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墓位于安国伍人桥村。【中药文化博物馆】安国市药文化博物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近千万元,是以中医药文化展览、收藏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专业性博物馆。安国市地方特产:安国中草药;至尊红烧肉;祁山药等。安国市的历史文化:安国古称祁州。汉高帝时(公元前200-公元前195年)封王陵于此为侯邑,取安国宁邦之意,命名为安国。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始置安国县,沿用古邑名。隋改名义丰县,唐改名度节县,宋改名蒲阴县,后改名祁州。国2年改祁县,民国3年复名安国县。1991年改设安国市全国最大中药材市场——河北省安国东方药城安国药业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它是著名的药材集散地和流通中心,中药材交易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已有千年历史。安国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从明清开始,安国便成为中药材的集散地,有“举步可得天下药”之说。经历多年的发展,安国药业经济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科技、工商、贸易一体化的经济格局,药业经济已经成为安国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安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十三万亩,种植的种类达三百多个。其中祁薏米、祁菊花、祁白芷等“八大祁药”以及沙参、花粉等品种的种植量在全国居第一位。安国的药材种植每年可提供商品药材二千五百万公斤,其生产的山药、知母等药材销往日本、西欧和东南亚各国。中草药的精深加工在安国也有悠久的传统,1995年安国辟地三千亩建成了以中药加工制药企业为重点的祁州工业城,建成了中药加工和饮片加工企业十七家,其中安药集团、药都制药厂、光明药行生产的药品都已是全国知名的品牌。与此同时,工业城还吸引了香港、台湾、韩国、美国等地区与国家的客商来此投资办厂,美威制药、香港祁新颗粒饮片公司、祁农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先后建成投产,药城总投资8亿元。药城概况安国东方药城,位于安国市区东北部,。是国家认定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第2名,为安国市政府拥有和经营。它占地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于1994年建成,总投资8亿元(港币7.44亿元),其规模是全国之最。整个药城由“井”字形四条大街构成,内分为九个区,一百多条街巷道路纵横交接。内有商楼一千一百多座,中药材经营企业一千三百多家,其中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内蒙、西藏等全国各地的医药经销企业八十多家。中心交易大厅是东方药城集中交易场所之一,占地15亩,经营面积12000多平方米,有固定商位4000多个,分为杂药区、饮片企业展销区、精细药材区,设施和交易环境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堪称一流。安国市东方药城交通十分便利发达,西邻保衡公路,南靠定河公路,北有朔黄铁路,距石家庄国际机场只有60公里,近靠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经营状况东方药城是经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品种2800多个,日客流量3万余人,日吞吐中药材500多吨,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辐射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以中药产业为龙头,集经销加工、医疗保健、科研、信息、购物、娱乐、参观为一体的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1995年6月,东方药城与韩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汉城汉药商街”缔结姊妹市场,进一步加强了中药材国际贸易。1999年,安国东方药城交易额达到45亿元,市场规模和档次居全国同类市场之首。东方药城年成交额超过60亿元,年药材吞吐量10万吨,日交易客商超过1万人。中药材年交易额超过60亿元。每年5月安国市政府都要举办国家级规模的药交会,每年的交易额在12亿元人民币左右,客流量在50万人次左右,全国各地、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都来此参加交易会。河北省安国市-河北省安国市简介安国药王庙安国药王庙,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北宋又拓址新建。庙中祭祀人物为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邳彤,他为政清廉,精于医理,经常行医于民间,深得百姓拥戴,死后葬于安国南关。相传邳彤在宋朝“显灵”,为宋秦王治愈了顽疾,故为他立了这座庙。庙门额上“药王庙”几个大字是清朝大学士刘塘题写的。整座建筑占地25亩,分四进院落和两个跨院一个广场,共17座单体建筑。庙前有两根铁铸造旗杆,庙内有药王墓、十大名医像、药王正殿、寝殿等,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国市古称祁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安国药市的兴盛,起源于药王庙。凡参加药市的人,总要去瞻仰、拜谒药王庙。药王庙分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三千二百平方米。由马殿、药王墓亭、正殿、后殿、名医殿、碑房、钟鼓楼等单体建筑十三座。山门正中悬有清朝乾隆年间丞相刘壅书写的“药王庙”巨匾。中院墓墓亭内竖一高3.8米,上刻“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透雕木碑。两侧的名医殿内塑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像。庙中碑碣林立,壁画生辉。各殿内挂满历代名人和各地药商帮会书写的匾额。庙前的木质牌楼高8.4米,为三栋四楹庑殿顶,工艺精湛,为国内木制牌楼之珍品。两根铁铸旗杆,高达二十四米,每根重约要十五吨,盘龙翔凤,悬斗挂铃,造型奇巧独特,国内实属罕见。该庙建成后,进香参拜者纷至沓来,逐渐形成安国庙会。千百年来,这里客商云集,百货交流,其中以中草药为主,发展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安国被誉为为“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故有安国药药王庙在旅游资源品位上拥有全国三个之最:一是全国最大的药王庙建筑群;二是药王墓建于庙院在全国独一无二;三是庙外广场上立有高达24米,每根重15吨重的铸铁旗杆,旗杆上铸有两知盘龙,三重刁斗,顶铸翔风,中部挂有一副铸铁对联:“铁树双旗光射斗,神庥普荫德参天”。这一造型在全国独一无二。这座古建筑,在战争年代和“文革”中曾惨遭破坏。1958年始,对药王庙进行了修复,庙貌焕然一新。药王庙建立后善男信女祈祀、香火甚盛,后逐渐发展成安国庙会。四方商客云集,百货交流,形成北方规模最大的药材市场,有安国药业起源于药王庙之说。药王庙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国历史人物~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约生于金末。钟嗣成著贾仲明天一阁钞本《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关于关汉卿的生平相当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祁州(在今河北安国市)(《祁州志》卷八)、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等不同说法。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
本文标题:河北省安国市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6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