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研究生读书报告《教育概论》教育学读书报告因为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研究生又跨专业学了教育学专业,虽然因为对教育学感兴趣,本科时也有涉及,但对于我来说,专业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甚至关于教育学最基本的概念理论一直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框架,对教育学基本知识的不扎实,很可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制约我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因此,在同门师兄师姐以及专业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由叶澜教授编著的《教育概论》。这本书虽然不像其它那些教科书一样,没有列举理论来探寻概念的渊源,它是立足于教育,揭示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联系,最后还专门设了一章探讨了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写作方式,跳出了教科书的硬式框架,使读者阅读起来没有教科书的乏味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学习者较快进入状态,同时也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书中的知识。这本书一共有六个章节,本书的第一个章节是从教育的概念界定,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教育的基本构成;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当代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两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和人类自然生态、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政治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与第五章论述了教育与人之间的发展关系,从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及人生阶段与教育两方面展开,正确认识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特点;第六章作为本书的总结,综合前面章节的内容,论述了社会、教育、人之相互关系,从分析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存在模式以及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展开。在第一章的主题是: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是从教育的概念界定,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教育的基本构成。关于教育概念的界定,在叶澜教授的书里,她认为,教育概念的界定必须突出教育的特殊性,将其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同时又能涵盖古今中外出现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叶教授将教育界定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即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个概念的界定直接说明了教育的主要目的、对象以及活动形式,相对比较全面。在论及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时,叶教授提出,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一类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取得入学资格的人,因此,叶教授将学校教育定义为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老师又将教育活动分为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类。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叶教授主要向我们讲解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论述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第三章主要讲的是当代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与个体生命、人生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一规律性联系,是人及由人组成的社会的意识、意志、利益、实践在教育领域内复杂交互作用的产物和历史的呈现。这一章通过对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代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形式及发展,以及教育的特点的探究,得出教育是由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存在的几点规律性联系。首先是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社会中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该社会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些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其次是承认社会诸方面对教育的综合作用,并不等于是说社会诸方面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以同样大小的力量作用于教育,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或趋于消灭,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科学性越强。并且,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尤其要处理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教育与社会中自然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系统、政治系统及文化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系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主要讲的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概述。第五章则从人生阶段教育出发来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研究人的问题之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个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而不是把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教育学要研究个体的发展与形成问题。三是教育学还需要研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问题。除此之外,第四章还将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的综合因素来论述其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以及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五章通过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和分析,探讨了教育在各个人生阶段应发挥的作用。在这一章的最后叶澜教授还为我们探讨了学校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最后一章则探讨了社会、教育、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不同结构来看,无论是社会本位观还是个体本位观都比较片面,更为普遍接受的是社会与个体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观念体系。社会与个体之间存在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基本关系,只要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就是积极的关系模式,值得追求提倡的关系模式,只要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不一致,就是消极的、有害的关系模式,是要批判和纠正的关系模式。教育作为中间因素,是社会和人之间联系的桥梁。教育的功能发挥状态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以及对教育活动内在独特性的尊重都有密切的联系性。篇二:新教育学读书报告《新教育学》一书由wilfredcarr于1955年编著,温明丽翻译。书中探讨教育成为科学所涉及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等论题;也触及后现代思想对教育的影响等。原名为foreducation:towardscriticaleducationalinquiry。之所以译者将其翻译成《新教育学》是因为本书企图为教育科学请命,并以“批判”贯穿全书,向人们呈现了眼前为之一亮的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方法论。此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本质的一系列哲学论证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作者对正统教育研究的知识论与意识形态基础提出详尽的批评,并借此凸显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整个历程,而且对于真正的教育科学的可能性与限制等老问题提出新的答案。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教育研究应是一种让教师透过反省性理解与批判以强化教师重建教育实践能力的过程。那么如今的教育实践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就我国当前形势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一种阶梯式的教育,小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是因为他们要上中学;在中学要学若干科目是因为他们必须要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而接受高等教育是因为这是将来求职的必要条件,而在此阶梯中没有任何一阶具有教育内在价值,很少关心学生心理性自主性的发展与知识的自由。(社会政治因素p89)在这个时候,教育理性就被化约为工具性理性,失去了其内在的灵魂,人们的判断与沉思被算术与技术所替代。其次,让我们走近一点就会发现当今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师与学校所想或所说的和其所作的两者之间是冲突的,教师心中的教育实际活动与其所进行的实际教学活动是不同的。老师常常认为理论是不可理解的专门术语或行话,与日常生活教学所遇到的或所关怀的问题是没有关系的。当我们希望传统理论能处理的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无法得到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毫无疑问,关于思想的思想---哲学。哲学的两大功能——怀疑和批判。怀疑是对任何历程的冷静的审视,以便发现只是网上上的漏点和疑点。批判则是对知识活动的澄清和限定,以便有效地填补和防止那些断点和漏洞。笛卡尔说过“检验一切科学,即使检验那些充满迷信和虚伪的学科也是有益的,这样能真正认识他们的价值,并防范自己误入歧途。”为此,笛卡尔开始了对各学科的批判。对于教育研究,我们认为发展任何教育学科都需要某些逻辑作为基本准则以判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其实这种逻辑标准并不存在,因为教育研究者所采用的价值观不一样,那么是否说我们要消除方法的多样化,是指单一化呢?恰恰相反,这样做只能造就清一色教育价值观,使教师们的价值观被压抑。因此只有严厉地去批判我们先前的概念,教育理论家才会积极的去发展各种理论,教育实践才不会受到权威或意识形态的扭曲,也不会因为自满而停滞。在历史长河中,概念就如同宗教或神一样,是会随着时间改变而展现出不同本质的客体。它的内涵是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的,比如说孔子时候的“教学相长”与现在我们所说的就有一定的出入,同样最初先人们所指的“实践”经过历史的发展也展现出不同的内涵。而这就要求实践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理论进行批判。而此时的批判正是对实践者的主体、信念、自明真理与常识性理解的整合,以区别于先前情境。在此,批判的目的在于增强实践者的自律能力,因为实践不仅仅是自然活动实践,也是道德实践,同时也是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的社会实践。那么什么才是批判呢?通常人们对批判一词的理解似乎偏重于其否定性的意义,即查明错误、指出缺点、分析原因、评判影响等。其实,正如康德的“批判哲学”(criticalphilosophy)所表明的那样,批判一词还有肯定性的意义,这就是关注基础、前提、界限,评判正确性、准确性、优越性等。一般说来,批判思维(criticalthinking)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想象、洞察、辨别、分析、判断、推理、协调能力等,以及与此相应的基本的原理、规则、程序、技巧等。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当今所面临的教育问题——理论与实践间的落差。卡尔认为理论与实践有三种关系:第一,实践与理论相对立,实践是特殊的某件事,理论则不是;理论与普遍有关与情境无关;理论处理抽象理念,实践则处理具体事宜;理论与时间无关,实践则不然;理论上问题可以因着对事情有所理解而得到解决,实践问题则必须由实际行动去解决。其次,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有些教育实践是不受及时性,特殊性情境的限制,比如说该如何教,课程中应包含哪些内容问题等抽象层面的问题仍然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并不是与实践对立,它拥有一套隐含性的理论框架,此框架在实际活动中扮演着引导的角色,另外,当实际活动于预期目的产生偏差,出现教育问题时,理论与实践如此的密切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仍然会出现落差。任何从事教学的人都必须有若干的理论,以指引其实际活动,是教学具有知识性,然而教师的许多知识是透过学校惯常的训练而得到的,在这些理论中甚至包含教师每日教学活动中所持的假设,他本身的价值观与信念,久而久之,这种所谓的“理论”成为一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所以说它无可避免的包含过去的习惯,迷思和偏见,其对实践的指导当然也就大大折扣。由此来看,教师都必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理论,使其所掌握的理论成为一种真理方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其次,教育实践并不只是受某些实践性理论所引导,而且也受实际情况的紧急事件的影响,原有的理论似乎与现有的情境脱节而无法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实践者要有“实践智慧”,适时的修改理论使理论随着实践活动的不同而不同,使修改后的理论可以被用之具体情况。并且,实践哲学对于帮助实践行动者本身决定如何做并不是面面俱到的,此等知识是不够精确的,它只陈述该如何做的方针,也就意味着任何理论原则必须透过其所依存的特殊情境去理解。再次,理论家与实践者的角度的不同。教育理论家所采用不同于实际使用的概念性语言,而实际从事教育工作者又未理解教育理论应用的界限。也就是说每个人对于产生教育理论的实际状况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是将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况所持的看法不一致。实践者自己理解其实践活动的程度,经常与其对教育理论所持的先前概念一致,相反,教育理论家在解释理论时,将与其所知道的时下流行或适切的理论的假设趋于一致。这就明显的揭示出为什么理论与实践之间会存在落差,乃是因为采用不同的理论解释实践活动。当然我们亦不能说哪种实践好或不好,因为实践本身无论是理论面还是
本文标题:教育学读书报告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7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