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人口与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也是生物圈中的最高消费者。近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经济再生产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环境系统的资源再生能力,造成自然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存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远远超出了环境的容量,造成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条件(生存空间的有限性)不少人认为,人口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一切次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和核心。因此,要解决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就得认真研究人口的变化特点,从而制订出适当的对策。离开人口状况去研究环境问题,或者离开环境问题去研究人口问题,都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也就不能制订出正确的策略。内容简介人口现状及其特点人口对环境的作用途径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口现状及其特点世界人口现状及其特点中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一、世界人口现状及其特点1.人口数量(人口大爆炸)1987年7月11日,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人口总量突破50亿大关。这一天被联合国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这面警钟。目前全世界人口70亿。印度的火车,你敢“站”吗?中国春运时的火车站,你敢挤吗?年世界人口数量(亿)增长年限(年)--------------------16505-18001015019302013019603030197540151987501219996012目前70犹如狮子“滚雪球”,人口越滚越多,翻番时间越来越短。有人便将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现象形象地称为“人口爆炸”,而忧患的人们则更为形象地称:如果地球患了癌症,那么癌细胞就是人。2.人口增长速度全世界----------------每秒钟:3个婴儿延生在这个地球上每天:26万人,相当于北欧国冰岛的总人口每周:180万,相当于南部非洲莱索托的人口每月:770万,比奥地利的人口还多每年:9700万人口,近似于一个比利时(现在大概每年新增7700万)190020502100年照此下去…2100年人类将需要有4个地球3.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过程人类从受制于环境到改造环境,直至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口也在不断地增长。世界人口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史前阶段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人口与环境逐渐协调的阶段阶段一:史前阶段从人类起源开始至公元前7000年左右,称为史前阶段。这个阶段人类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第一次较大地提高了人口增长率,但饥寒和疾病、野兽、自然灾难和部落冲突仍是阻碍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个时期全球人口增长仍较为缓慢。原始人的恶略的生存环境,使其人口数目受到极大的限制,在生存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人口数目的增长极为缓慢。阶段二:农业文明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000年至18世纪,这个阶段基本上可以称为农业文明时期。此时,人类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重要的时期。人类逐渐掌握了青铜器和铁器制造,并且学会驯养禽畜,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生产技术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这使人类有了较稳定的食物来源,逐渐摆脱了饥饿的威胁。因此,人口出生率得到稳定提高,死亡率则进一步降低。“清明上河图”中描述的人口状况阶段三:工业文明时期1768年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生产逐渐进入工业化生产模式,社会生产总值显著提高,人口发展相应的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二战之后,国际社会逐渐稳定下来,全球出现爆炸式的人口增长模式。阶段四:人口与环境逐渐协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可以称为人口与环境逐渐协调的阶段。以1972年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宣言》和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为先端,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为标志,人类社会正在从“蒙昧”步入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时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该文明阶段,人口的增长将经历增长减缓、零增长、负增长、零增长等阶段,世界人口最终将趋于一个适宜的总量。不同的人口生育观念类似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有些像中国的四世同堂4.世界人口变化特点世界人口逐年快速增加,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明显(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特点一:世界人口逐年快速增加当前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愈是贫困的地区人口数量愈大,人口增长也愈快。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8%,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不但如此,未来新增人口的92%也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只有8%在发达国家。如果把全球人口按比例缩小为100人的村庄,则:57人是亚洲人,21人是欧洲人,14人是美洲人,8人是非洲人。30人是白人,70人不是白人。30人是基督徒,70人不是。1人即将死亡,1人即将生育。俄罗斯:1992年至2004年间减少1040万平均每年减幅为80~90万人日本:2007年,1.2778亿2050年,1.0050亿2100年,6737万从全球来讲,男女两性的比例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性别比为101.5。在发达地区,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妇女占人口的51.39%,性别比为94.5;在发展中地区,男性多于女性,妇女占人口的49.18%,性别比为103.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口性别比为106.74。到2020年,中国的男性,可能比女性多2400多万人。“以后的孩子找LP更不容易了”资料来自于网络俄罗斯是世界上男女比例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俄罗斯男女比例为100∶114.7,城市人口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100∶116.7。俄罗斯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6700多万和7700多万,整整相差1000万。特点二: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表现在人口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既有看得见的实体变化,也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变化。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55%,国际化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治理效果。2006-09-26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增长工业革命以来达到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1800年只有伦敦1座1850年有3座1900年有16座1950年有115座1980年有234座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增长目前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有20座(日本东京、墨西哥墨西哥城、美国纽约、印度孟买、巴西圣保罗、印度新德里、印度加尔各答、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国上海…)仅中国就6座(重庆、上海、深圳、北京、天津、成都)。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增长特点三: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人口年龄结构常指一定时间某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为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常把人口分为三类:0~14岁少年儿童15~64岁成年人≥65岁老年人人口年龄构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年轻型人口成年型人口老年型人口>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在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由于实行高所得税、高社会福利的政策,社会保障费用已接近国民收入的1/3。美国某些年的养老金开支超过国防费用,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我国1978年离退休职工支出为17.3亿元,1990年上升到388.9亿元,2003年已达到4088.6亿元;医疗费用从1990年的76.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71.3亿元。我国上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费用也曾高达GDP的13%,近年稳定在5%左右。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一)绝对数量大(二)增长速度快(三)年龄结构轻,向老龄化发展(四)分布不均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泽东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站起来了”的中国人,当时(1949年)只有5.4亿。挥手之间,38年后的1987年,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人却像细胞分裂,又分裂出了另外一个5.4亿,总人口猛增到10.8亿,足足翻了一番。照此速度,再过38年,即2025年,中国的人口就是21.6亿。(一)绝对数量大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2004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29998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上占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进入婚龄、育龄的妇女多,每年增长的人口绝对量也就大,即使以后人口增长速度显著下降,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还是很大的。中国第十三亿人口的出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珮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人多力量大(二)人口增长速度快年总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49541671954602663.7971.3182.4791960662072.0862.543-0.43720081328021.2140.7060.508中国人口发展主要经历两个高峰:1949-1957年(23‰)8年间净增1.05亿1962-1970年(26‰)8年净增1.57亿一个低谷:1958-1961年(4.6‰)1960、1961年连续2年出现负增长有效控制期:1971-1980年(16-10‰)第三次高峰:1981—1990年,净增1.43亿人口平稳增长:1991年至今纵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三)年龄结构轻,向老龄化发展在前三次人口普查(1953、1964、1982)中,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口总量都超过人口总数的1/3,是典型的年轻结构。人口年龄构成轻,进入和将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特别多,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内人口的增长速率仍然是很高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妇女的总数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但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时,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口总量占总人口的23.1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按世界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者属老年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四)分布不均衡地理分布不平衡农村人口比重大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1.地理分布不平衡从平面分布看,东南地区人口密集,而西北地区则人口稀疏,若将中国的版图从东北向西南划一条直线(爱辉聊南腾冲向南延伸,经过瑞丽止于中缅边界),按照这条直线来划分,东南一侧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则占94.1%;西北一侧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数的5.9%。在两侧各区域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东南地区人口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潮汕地区、成都平原以及华北、辽河平原等地区。西北地区人口也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河套平原及绿洲地带。4002.农村人口比重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78%左右。这样多的农村人口,必然造成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给国家现代化带来很大困难。2005年,城镇人口为5.62亿(占43%),农村人口为7.45亿(占57%)。--数据来源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3.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60年系列报告称,
本文标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58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