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教学工作小结本学期,我校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以抓好科研兴教为先导,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师资高水平、管理高效率。一、抓《标准》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应时代要求,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开学前夕,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处教研室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并责成靳淑英、陈肖琳、耿晓娟、黄丽娜、陈艳红等教师于学期初在校内分学段进行了二次培训,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各科教育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教研组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如语文教学中低年级的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新闻快递、儿歌擂台赛、课文故事续编;中年级的课外阅读反馈、每日成语接轮、定词编讲故事以及高年级的循环日记竞赛、想象作文阅读等均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更为可喜的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方面也迈出了新的步子,在多次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实验教师——郭志红、韩德新、崔利、郭计红、钟青、靳淑英、王丽荣、陈肖琳、耿晓娟、孙晓静等,组织了实验课题的评审论证,并于10月中旬举办了开题报告,通过交流,大家更加明确了各自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更加完善了实验方案。12月初,举办探究性学习中期小结,实验教师人人编写案例,并将活动成果进行阶段展示。现已选送优秀案例5篇参加省级评比:陈肖琳的《了解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诗作》;耿晓娟、韩德新的《给废旧电池找条出路》;孙晓静的《乱花钱对小学生的危害》;崔利的《近视眼的病因调查》;郭志红的《我们身边的乱砍乱伐现象》。学期末了,我们又召开了结题大会,各课题实验教师认真撰写出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就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各自研究探讨的过程,展示了研究的成果,有的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课题研究中的小插曲,充满自信地提出了对已有现象的思考及建议,并谈了活动的收获及切身感受。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实验还在起步、摸索阶段,但它已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学生是课题研究中最活跃的小主人,更是研究性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年龄虽小,但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动口、动脑,他们录音采访、跟踪调查、图片展览、宣传接力、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阅览室、图书室、书店、网上搜集资料,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远远突破了预期设想的效果,拓宽了活动的主题,使之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智慧与潜能是无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氛围、一个情景,使其如鱼得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家庭,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转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其在未来的时光热心服务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二、抓课堂改革深入模式研究我们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各教研组在组长带领下,凭借教材,紧扣新的课程标准及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模式,精心设计,公开轮讲,认真听评,反复修改,提炼推敲出一个个独具年段特色的精彩案例,本学期共研活动有17个教研组、66位教师共研公开课53节。在11月中旬举办的第六届教学节活动中,22位教师代表各教研组进行了展示,8节课被评为优质课。在本届教学节活动中,执教者客观的自评介绍,看课人真切的评价交流,热烈的讨论争议,学生家长由衷的赞许,都使我们欣慰地感受到本届教学节所体现出的我校课堂教改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1、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如《草原》一课,教师运用电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伴着悠扬的旋律向学生简介内蒙古大草原的位置,并请他们同老舍一起走进草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方法,学习和探讨自己喜欢的知识和内容,自由读、大胆想、尽情说、登台表演小品,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欣赏草原如诗如画般绮丽的风光,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深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及作者老舍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又如《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2、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使课堂灌输的市场大大削弱。如《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又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教学,电脑课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在认叶子、欣赏叶子的环节中,拟人动画的教学手段轻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背景图案和背景音乐完美的结合,创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增长知识。3、突出过程性,注重“小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如《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是否有必要恢复圆明园的旧貌”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自由辩论,使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走向网络资源,独立思考,将课内学习延伸发展为课外自主自觉地学习,扩大了视野。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课件与内容揉不到一起,两张皮;学生仅被课件的色彩、形象所吸引,乐而不学;少数课件制作只求新,不求实,影响教学效率。只有将教材把握准,课件才能显神威);2、学生质疑与读书思考的关系(学生只读书、不思考,提问漫无边际,不假思索,没有讨论、探究的价值。读书应有目标,读前有要求,读后要落实,教师应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其读书思考的好习惯);3、培养创新意识与发展健康个性的关系(与其让学生重复地学习,真不如留出一些时间,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异想天开)。三、抓课题实施以科研促发展学校现在承担的教学科研课题有以下几个:(1)山西省教科所的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小学生自主创新教育实验研究》;(2)山西教育学会的探究式教学实验研究——《构建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实验研究》;(3)阳泉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构建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围绕课题研究,我们主要抓了课堂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总结。XX年11月21日教师赵玉文师以六年制语文11册《草原》一课参加了山西省第五届示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会,并被誉为本次活动精彩的压轴课,评委在点评时肯定了这节课教学的以下特点:1、教学环节设计有探究性、激励性,体现在引导学生各环节的质疑探究,教学始终贯穿的激励方法(目标、语言、形体、奖卡等),各设计的不同层次的训练上。2、在时间分配上极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学、互学、教师低下头与学生共同学,40分钟时间学生活动了30分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体现了向作者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训练,体现在学生对语文文字的赏析、理解、体会的表达、交流、诵读等,学生表达充分,畅所欲言,在各环节中还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4、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爱美、欣赏美、理解美、赞扬美。12月5日教师王桂荣、董文杰分别以《乘法的简算》、《圆明园的毁灭》参加阳泉市陶研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两节课均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并被评为优质观摩课。XX年1月12日应盂县教育局邀请我校参加了由盂县教育局举办的“洪城河小学、盂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会”,数学教师王桂荣和语文教师赵玉文分别作课《认识一位小数》、《草原》,受到与会200多名代表的好评。每个教师都能围绕课题进行自己的子课题研究,都能不断地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本学期,教师模式运用的研究论文60篇获得省级奖励,其中13篇分获山西教育学会一、二、三等奖、7篇分获省陶研会一、二、三等奖、还有3篇分别发表于《阳泉教育》、《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文荟》。我们认为教师撰写论文的过程,它本身的意义在于:促使教师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提高自己。我们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0月底郭计红以《各种各样的叶》参加处自然赛讲,被评为处电教能手;11月初王丽荣、李巧莲分别以《灰雀》、《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称号;11月21日赵玉文《草原》一课参加山西省第五届示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会获一等奖;11月底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我校27%的课被评为特优课,67%的课被评为优秀课;12月5日王桂荣、董文杰分别以《乘法的简算》、《圆明园的毁灭》参加阳泉市陶研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被评为优质观摩课;12月中旬,11位教师还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张钧篪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教学的一次次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四、抓信息教育努力超常规发展今天的学校要飞跃,必抢占信息教育这一制高点。我们的做法是:重点投入,超前发展。今年集中财力30余万元装备学生机房一套,购置教师计算机25台,各部门和教师办公室达到了一室一台,加原有的机子共60多台。我们建立了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联网接通。校园网的建立使我校学校管理和信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飞跃,形成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网络化。
本文标题:小学教学工作小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58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