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常见鼠类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杨芳有害生物防治员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一、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有害生物防制员。1.2职业定义从事预防和控制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的人员。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1.4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1.5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听觉、色觉、嗅觉正常。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7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在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应在配备密度监测、种类鉴别、消杀等设备、设施的场地和实验室进行。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4)取得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的农业、林业、医学等专业毕业证书。——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农业、林业、医学等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1.8.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或模拟现场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接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1.8.5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40Min。1.8.6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师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必要的消杀设备、设施及相应的工具、器具的场所进行。二、基本要求2.1职业道德2.2.基础知识2.2.1绪论(1)有害生物的概念。(2)有害生物的危害。2.2.2生物学基础知识(1)有害生物的种类与识别。(2)常见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2.2.3有害生物综合防制基本原理及应用(1)有害生物综合防制的基本原则。(2)环境防制方法基本知识。(3)化学防制方法基础知识。(4)物理防制方法基础知识。(5)其他防制方法基础知识。2.2.4药剂使用知识(1)杀虫剂使用基础知识。(2)杀鼠剂使用基础知识。(3)其他药剂应用基础。2.2.5施药器械知识(1)施药器械的分类、用途。(2)常用施药器械使用知识。2.2.6安全防护知识(1)个人防护知识和紧急救护知识。(2)安全操作知识。(3)药剂安全使用知识。2.2.7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知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有关知识。(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知识。(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知识。(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三、职业工种技能要求初级(一)、鼠类防治1、识别(1)能够识别2种常见鼠种常见鼠种识别方法(2)能够识别鼠迹鼠迹的特点及识别方法2、调查鼠类侵害状况(1)能够调查鼠密度(2)能够填写鼠密度调查表(3)能够确定灭鼠方法灭鼠方法的选择和适用范围3、灭鼠(1)能够确定安装防鼠设施的部位,并指导安装(2)能够在一般场所(如居住地、学校、办公室等)灭鼠捕鼠器械和灭鼠毒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评估效果能够计算并记录鼠密度下降率(二)、蟑螂防治1、识别(1)能够识别2种常见蟑螂(2)能够辨别一般场所(如办公室、教室、会议室等)蟑螂栖息活动的部位2、调查蟑螂侵害状况(1)能够调查一般场所的蟑螂密度目测法、药激法、粘捕法(2)能够填写蟑螂密度调查表(3)能够确定不同部位的灭蟑方法3、灭蟑1.能够对蟑螂栖息场所实施“堵洞抹缝”等环境治理措施2.能够根据蟑螂活动和栖息的场所确定施药部位3.能够在一般场所布放粘蟑纸、毒饵,喷洒粉剂和滞留喷洒药剂4、评估效果(1)能够计算并记录蟑螂密度下降率(2)能够确定不同施药部位和场所的蟑螂密度下降率绝对下降率(%)=(处理前密度-处理后密度)×100%相对密度指数(RPI)=(对照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实验区处理后某天密度值)÷(对照区处理后平均密度×实验区处理前平均密度)相对密度下降率(%)=1-RPI×100%相对密度下降率70%以上为效果显著;下降率50%者为效果不明显(三)蝇类防治(1)能够识别3种常见成蝇(2)能够识别蝇幼虫和蝇蛹第一部分:常见鼠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制主要内容一、前言二、常见鼠类识别及其生物学特性三、鼠密度调查四、鼠类侵害状况调查及其报告的撰写五、鼠类防制原则及其防制六、灭鼠效果评估及其撰写一、前言鼠,啮齿类动物,占据全世界4000余种哺乳动物中的2800余种,仅我国就有200多种鼠类。鼠类遍布于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世界上每两个哺乳动物中至少有一个甚至一个半是鼠类。鼠从诞生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五千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哺乳动物成功的顶峰。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地球上生活在建筑物内的鼠类已超过60亿只,比世界人口总数还多。—家栖鼠褐家鼠家栖鼠主要种类:黄胸鼠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是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住区的主要鼠种,通称家栖鼠。家栖鼠主要依靠人类提供的生存条件而生存,因而又称为宿生鼠。它们广泛分布于城乡建筑物内,传播疾病,盗食粮食,鼠类咬啮电源线,钻入变压器箱内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鼠类在水库、河堤坝下筑巢,引起堤坝出现管涌,造成决堤等危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令人切齿痛恨。“鼠类”,广义概念,是指所有的鼠形类动物,一般称鼠类动物,主要包括哺乳纲中的啮齿目动物,另外,也包括兔形目和食虫目的动物。兔形目鼠兔食虫目臭鼩鼱:喜食昆虫、蜗牛、肉类及含油脂多的植物果实二、常见鼠类识别及其生物学特性(一)、褐家鼠:别名沟鼠1、形态特征褐家鼠体形较大,雄性体重133g左右,体长133-238mm,雌性体重106g左右,体127-188mm。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粪粒1.5cm左右耳短有细毛、一般不超过20毫米,向前拉不及眼部。前足4趾,后足5趾。雌鼠有6对孔头,胸部2对,腹部1对,鼠蹊部3对尾二色,上面灰褐色,下面灰白色。2、生物学特性春秋两季为繁殖高峰期。年生6-10胎,每胎4-17仔。母鼠产后即可受孕,怀孕期20-22天。初生仔鼠3个月性成熟即可交配生殖,并可保持1-2年的生殖势能。平均寿命1.5-2年常栖息在建筑物的基部和居民区附近的野外。洞穴复杂;主要夜间活动,黄昏后、黎明前活动高峰;食性杂,偏向于肉食类;攀援能力差,游泳能力强,但能从下水管道爬上10层以上高楼多在地面活动,阴沟是它们栖居的天堂;食性很杂,包括了人类所有食物,以及饲料、垃圾、粪便等,甚至用肥皂充饥;在饲养场和冷藏库内,可以不食谷类而完全依靠肉类和禽蛋而生存(二)黄胸鼠:别名屋顶鼠、长尾吊较褐家鼠瘦小,体躯细长,体长130~150mm,体重75~200g。粪粒1cm左右背毛棕褐或黄褐色,并杂有黑色,腹毛灰黄色,毛尖呈杏黄色,黄胸鼠名称即由此而来。尾较长,其长度明显比头体还长,尾上下均为黑褐色,呈环状鱗片。耳朵长而薄且无毛,一般超过20毫米,向前拉可及眼部。雌鼠乳头5对,胸部2对,鼠蹊部3对。后足细长,长度大于30毫米,而小于40毫米。2、生物学特性一年四季都繁殖,春秋季为繁殖高峰期,年产3-4胎,平均5-7仔/胎,寿命不超过18个月,黄胸鼠性狡猾,喜攀登,多在屋顶、墙洞、天花板、地板等处筑巢穴居。凡是隐蔽条件较好的地方如粮仓、墙角、杂物均可成为其藏身之地。由于喜欢栖居于房屋上层,经常循房屋的梁柱,粗糙的墙面等地爬行,这些地方因多次摩擦常形成污黑而发亮的光滑“鼠道”。黄胸鼠为杂食性鼠种,但偏于素食,对油腻的东西不象褐家鼠那样嗜好,喜食谷物种子。食量为其体重的1/10-1/5。(三)小家鼠:别名米仔鼠、月鼠体长60-90mm,体重7-20g,上门齿内侧有一直角形缺刻,尾长约等于体长,头小,吻短,雌鼠乳头5对,粪粒5mm左右耳圆,较短,光祼无毛。吻部尖细,上门齿内侧有一直角形缺刻,下门齿的齿尖恰好嵌入此缺刻中。体色随栖息环境变化,背毛呈棕灰,灰褐色甚至暗褐色。尾两色,上面棕黑色,底面黄褐色。2、生物学特性四季皆可生育,每年最多8胎,4-16只/胎,仔鼠3个月即性成熟,寿命多数不到1年。栖息环境广泛,居住地及野外均有,洞穴简单,昼夜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黄昏后、黎明前活动高峰;活动力较褐家鼠差小家鼠形小体轻,能藏善钻,常在地板下、天棚上、墙壁缝、柜子里、抽屉内、书箱中、棉被、衣服、鞋帽及室内杂物堆等处作巢繁殖。小家鼠喜食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时可以完全依靠昆虫或书刊和衣服上的浆糊为生。对水的需求量很小,若以干谷物为食源时,可存活数月之久,完全吃碳水化合物时〈草茎、种子〉,可终生不饮水。但在有水的情况,也很喜欢饮水。小家鼠体形小,代谢高,必须昼夜活动觅食。每日黄昏和天亮前,虽有两次觅食高峰,但其余时间觅食仍很频繁,几乎每隔45-75分钟即觅食-次,每次取含量仅0.1克左右,并常变更觅食的场所。这种取食行为给毒饵灭鼠带来困难。表1:三种家鼠形态比较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体型较大中等小腹毛颜色灰白色灰黄色灰白色尾长:体长尾长体长尾长体长尾长约等于体长耳朵短,向前不及眼部长,向前可达眼部小表2:三种家鼠生物学习性比较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分布全国性分布主要长江以南全国性分布栖息地栖息于温度稳定潮湿的地方:建筑物的基部和居民区附近的野外栖息于建筑物上层高处栖息于干燥、食源近的场所水性水性最好善长善长攀登会善于攀登会善于攀登3、家栖鼠的感觉器官家栖鼠具有敏锐的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可利用敏锐的嗅觉去寻食求偶,并进行个体间的联系。鼠类经常在活动的路线上留下尿和生殖分泌物,鼠类就沿着这些有特殊气味的路线活动。能觉察出食物中含量极微〈0.5ppm〉的化合物,如250ppb的杀鼠灵和受霉菌污染的粮食。鼠类敏锐的味觉给灭鼠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配制毒饵的粮食必须新鲜干净,灭鼠剂含量要准确均匀,否则容易引起拒食达不到预期效果。鼠类听觉非常发达,能判断声音的来源,并能觉察45千赫兹(KHz)频率的超声波。家栖鼠类的触觉非常发达,在黑暗复杂的环境中不断重复利用毛、触须的感觉活动判断方向,形成一条熟悉的跑道。视觉弱而色盲。对10米以外的物体成像模糊,但动感很强。色盲,在它们看来,多数颜色都似乎是各种深浅不同浅的灰色。而黄色和绿色是最鲜艳的灰色,最有吸引力,如用来做毒饵的警戒色,可提高毒饵的取食率。对红光不敏感,用红光观察鼠类夜间的活动,对其行为不产生影响。4、家栖鼠的重要生态习性(1)栖息地(2)活动习性家栖鼠类主要在夜间活动。有两个活动觅食高峰:黄昏与黎明前。(3)惊疑性鼠类对不良的经历会在随后的行为上表现出来。不良的经历主要有恶味、痛苦的症状、受伤等。鼠类会回避这种引起不良经历的物体,如毒饵和捕鼠器,以及发生的场所,达数月之久。这种行为给鼠类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4)饮食习
本文标题:常见鼠类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2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