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及等级指导性标准(乙级)
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及等级指导性标准(乙级)序号内容服务要求1管理处设置(1)小区内设置管理机构,并设客服接待中心,公示服务电话;管理人员每日巡查小区两次以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在客服接待中心悬挂或张贴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或复印件、项目负责人照片,公示物业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信息。提供特约服务的,公示特约服务项目及服务标准、收费标准。(3)配置一般的办公用品、家具、电话、等;办公场所整洁有序,有专门的业主或使用人接待区域。2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要求(1)小区项目经理持证上岗,有3年以上物业管理工作经历。(2)管理人员、专业操作人员按规定取得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3)管理人员服装统一,挂牌上岗,仪表整洁,行为规范,用语文明,服务主动热情。(4)服务人员日最低配置标准:客服人员:1人/300户~400户;保洁人员:1人/8000㎡~10000㎡(建筑面积);秩序维护员:3~4人/每门岗+1人/7000㎡~9000㎡(建筑面积);绿化人员:1人/15000㎡~20000㎡(绿化面积);维修人员:1人/300户~400户,高层住宅小区不得低于3人。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以上的住宅小区各岗位人员配置可乘以0.9系数。3服务时间在小区管理机构每日不低于8小时提供业务接待;其他时间设置值班人员,负责项目运行,及时处理各种临时或突发事件。4日常管理与服务(1)制定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公共突发性事件(如:消防、水、电、气、电梯、公共秩序、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各岗位工作标准和培训、考核办法。(3)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培训、考核。(4)建立物业管理档案(包括设施设备管理档案、业主资料档案、物业竣工验收档案、业主资料档案等),归档及时、完整,便于查询。(5)应用计算机管理业主基本信息、物业基础资料、维修养护记录、收费记录。(6)按照相关规定和管理规约(临时管理规约)约定,建立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制度和档案。受理业主或使用人的装饰装修申报登记,与业主或使用人、施工单位签订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告知业主或使用人相关装饰装修工程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装饰装修期间,每2日巡查1次现场,做好记录;业主或使用人未申报登记或者违反相关规定,及时告知并劝阻,拒不改正的,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业主委员会,并在小区内公示;装饰装修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对违反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的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处理;装修垃圾及时清运。(7)在物业共用部位显著位置公示24小时服务电话。水、电、气等急迫性报修半个小时内,其他报修按双方约定时间到达现场;由专业单位负责的,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对业主或使用人提出的意见、建议、投拆在2个工作日内处理回复。(8)设置物业管理标志,定期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包括各幢、单元标志、危及人身安全部位的警示标志、维修养护期间的警示标志。小区主出入口设有小区平面示意图。(9)涉及业主或使用人正常生活的重要物业服务事项,应在主要出入口、各楼单元门内张帖通知,履行告知义务。(10)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规范管理,使用专项维修资金。(11)每月组织1次项目服务质量检查,做好记录。(12)每年组织业主代表参观共用设施设备机房。(13)做好安全生产管理;重要节假日前安排安全检查。(14)每年公开征集1次物业服务意见,问卷率达到实际入住业主的70%以上,公示整改情况。(15)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立公共信息栏;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公益性宣传。(16)按照规范要求,每年第一季度向业主公示上一年度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情况、物业服务项目收支情况、本年度物业服务项目收支预算。(17)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投保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18)能提供3种以上特约服务(有偿)和3种以上便民(无偿)服务;每年组织1次社区文化活动。(19)专项服务委托管理。依据相关规定,签订规范的委托服务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专项服务企业应具备相应资质,操作人员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专项服务企业人员佩戴标志,仪表整洁,行为规范,用语文明;对专项服务企业的服务有监督管理及评价记录。(20)综合管理的其它服务项目达到约定的服务标准。(21)对小区内违反治安、规划、环保等方面法律、法规及违反管理规约(临时管理规约)的行为,应及时劝阻、制止并报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全体业主。5公共区域卫生保洁服务一、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1)配置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有分类标志。(2)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3)每月清洗1-2次垃圾收集容器。蝇、蚊孳生季节每日喷洒药水消毒。(4)每日清运1次生活垃圾,并清运到指定的垃圾收集场所,不得乱堆乱倒。(5)保洁车外观整洁、摆放整齐。二、物业共用部分清洁(一)楼内(1)每日清洁1次、每2日清拖1次大堂地面;每周擦拭1-2次信报箱、大堂玻璃;每月刮1次大堂玻璃;每月清洁1次大堂、候梯厅墙面;每日巡视保洁1次。(2)每日清洁1次楼内地面、楼梯,每周清拖1次;每月擦拭2次楼梯扶手、栏杆、窗台;每月擦拭1-2次防火门、共用防盗门、消防栓、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灯具每季度除尘1次;每日巡视保洁1次。(3)根据地面材质,定期做地面清洗、养护。(二)电梯(1)每日擦拭1次电梯轿厢门、面板;每日清拖1次电梯轿厢地面;每日巡视保洁1次。(2)不锈钢面或其他装饰材料的电梯,每月护理1次。石材地面的电梯每月养护1次。(三)天台屋面每月清扫1次楼顶天台、屋面。有天台、内天井的每周巡查1次,有杂物及时清扫。(四)庭院(1)每日清扫1次道路、两侧人行道,巡视保洁1-2次;广场地砖每月冲洗一次,全天候保洁。(2)每月清洁3次小区公共照明及设施设备;每季度清洁1次雨蓬、门头等。(五)水景(1)定期对水体投放药剂或进行其他处理。(2)每周安排专人清洁2次水面;定期进行水体净化处理;每年清洁2次水池池底。三、有害生物防治(1)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有害生物防制。(2)投放药物应预先告知,投药位置有明显标志。四、雨雪天气(1)雨后清洁。雨后,对小区内主路、干路积水进行清扫。(2)扫雪铲冰。降雪时,及时清扫积雪,铲除结冰。夜间降雪的,主要道路的冰雪在次日10时前清扫干净。五、卫生事件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组织人员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通风、清洗和消毒。六、检查记录(1)每日抽查1次清洁质量,做好记录。(2)每季度全面检查1次清洁质量,做好记录。(3)清洁档案齐全。6公共秩序维护(1)秩序维护人员以中青年为主,45周岁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以上。(2)秩序维护人员应配备对讲装置和其他必备的安全护卫器械。(3)主要出入口有专人24小时执勤,其中主出入口双人值勤,当值时坐姿、立姿端正(7:00-18:00),并有详细交接班记录和外来车辆的登记记录。(4)对重点部位(小区道路、单元出入口和地下车库)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6:00至22:00巡视2次、22:00至次日6:00巡视1次。应设巡更点,秩序人员手持巡更采集器,按指定的时间和路线每3个小时巡查一次,在正常情况下到达每个巡更点的时间误差不超过5分钟,监控中心有巡更记录。(5)维护道路使用和场地的正常秩序。(6)小区设有监控中心,应具备录像监控(监控点至少覆盖单元进出口、小区主要道路出入口)、楼宇对讲(可视)、周界报警、门锁智能卡等四项以上技防设施,24小时开通,并有人驻守,注视各设备所传达的信息。监控影像资料,应当留存10日备查。(7)小区应有火警、水警、警情应急预案,并在监控中心控制室内悬挂;每年应组织1次的应急预案演习。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安防控制室;监控影像资料,应当留存10日备查。(8)监控中心接到报警信号后,秩序维护人员应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并报告管理处与警方;接到住户紧急求助时,秩序维护人员应5分钟内赶到现场,采取相应措施(9)在强降雨、雪天气期间,备勤人员24小时待岗,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10)对违法行为立即报警,协助相关部门处理。(11)记录与档案。各项工作记录完整有效;档案齐全。7停车管理(1)建立停车管理制度。(2)建立停车管理档案。(3)定期存放车辆的,应签订停车服务协议。(4)在显著位置公示停车须知。(5)设置规范的交通标志,包括引导标志,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和其他警示性标志。(6)机动车辆凭证出入,对临时进入的机动车辆进行登记。(7)24小时有专人定时巡查停车场(库)及其设施设备。(8)停车场(库)内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做好记录。(9)停车场地面每2日清扫1次,地下停车库地面(含车位地面)每季度清拖1次。(10)地下停车场(库)无渗漏,无积水,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存放。8公共绿化养护一、基本要求:1、小区绿地率达35%以上。2、绿地总体布局合理,满足居住环境的需要,集中绿地率10%以上。3、利用植物、山石、水景等设置景点,且与环境协调。4、乔、灌、地被、草配植合理,层次较丰富,景观好。5、绿地保存率100%,乔、灌、草等保存率98%以上。绿地设施、硬质景观保持完好。二、草坪:修剪草坪保持平整,草高不超过8cm;每年清除杂草七遍以上,杂草面积不大于5%;常年保证有效供水,有低洼及时整平,基本无积水;按肥力、草种、生长情况及时施肥,每年二遍以上;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草地生长正常,斑秃黄萎率低于8-10%。三、树木:适时中耕除草,做到基本无杂草,土壤疏松;按植物品种、生长状况、土壤条件适时施肥,每年普施基肥不少于一遍,花灌木增施追肥一遍;防治结合、及时灭治,主要病虫害发生低于5%;树木基本无倾斜;乔灌木生长良好,树冠完整;花灌木按时开花结果;球、篱、地被生长良好,无缺枝、空档。花坛花境:一年中有一次以上花卉布置;保持有效供水,无积水;缺枝倒伏不超过五处;及时清除枯萎的花蒂、黄叶、杂草、垃圾;每年施基肥一次,每次布置前施复合肥一次;适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四、垃圾处理每天及时清理绿化产生的垃圾和绿地内垃圾杂物。五、树干涂白涂白时间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小区内的树干涂白高度应保持一致。六、检查记录(1)各项工作记录完整有效,(2)绿化档案齐全。(3)生长季节每月至少检查绿化工作2次并对植物的养护情况进行记录。9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管理一、综合管理(1)建立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档案,有运行、检查、维修养护记录。(2)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对房屋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评估检查。(3)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并组织实施。(4)对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和维修养护并做好记录。(5)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运行、维修养护和定期检验检测并做好记录。(6)在发生雷暴、强降水、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前后,要组织专项检查并做好记录。(7)设备机房。每日巡视1次、每月清洁2次,机房内不得堆积杂物;按规范设置鼠药盒或粘鼠板、挡鼠板;在明显易取位置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器材完好情况;设施设备标志、标牌齐全;在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相关制度、证书;交接班记录齐全、完整。二、共用部位(一)房屋结构(1)根据房屋使用时间和设计年限,定期检查房屋共用部位的使用状况。(2)每季度检查1次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做好记录。(3)对危及房屋结构安全的行为及时履行告知和劝阻义务,对拒不改正的,要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告知全体业主。(二)建筑部件(1﹚每半年检查1次外墙贴面砖石或抹灰、屋檐、阳台、雨罩、空调室外机支撑构件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2﹚每月巡查1-2次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3﹚每季度检查1次房屋共用部位的室内地面、墙面、天棚;室外屋面、散水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4﹚每年汛期前和强降雨后检查屋面防水和雨落管,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降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三)附属构筑物(1)每月巡查1次道路、场地、阶梯及扶手、侧石、管井、沟渠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2)每2月检查1次对屋面
本文标题: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及等级指导性标准(乙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3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