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在全市脱贫攻坚现场观摩督查会上的讲话1
在全市脱贫攻坚现场观摩督查会上的讲话这次脱贫攻坚现场观摩督查,实现了两个预期目标:一是通过观摩督查,既看到了成绩、学到了经验、发现了典型,也找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二是通过交叉观摩,既互相“挑刺”、互相督促,又互相鼓舞、互相启发。参加观摩的同志表示,将认真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回去大干一场。通过观摩看到,自春季攻势发动以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实现“回头看”全覆盖。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组织各级干部2.1万余人开展蹲点调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户进行回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全覆盖,并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提出了很多好的工作建议,特别是纠正了一些错误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精准度。二是扶贫产业得到提升。各县区在扶贫产业发展方面都有“漂亮动作”,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中药材种植和家禽畜牧养殖业,一些项目已经形成规模,并建立了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脱贫带动作用显现。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贫困群众得到的实惠将越来越多。三是易地扶贫搬迁正有序推进。全市2016年实施的项目在今年4月底前大部分能够搬迁入住;2017年实施的16个项目,现已实质性开工7个、正在场平7个。四是项目谋划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已策划包装招商引资产业扶贫项目173个、总投资794亿元,已签约项目13个、签约资金48.4亿元;建立完善市级“三变”基金项目库,储备项目729个、总投资3916亿元,已有14家金融机构初步认购超过900亿元,其中6家银行总行已正式批复认购规模410亿元,募集完成6个项目、资金17.2亿元。五是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全面清查、复核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子女上学信息,责令清退2016年下学期贫困学生学费、书费和住宿费746.55万元。通过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非常英明的,证明全市各级干部是英勇善战、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也证明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是能够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的。成绩难能可贵,但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专门指出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存在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扶贫措施不够精准、资金监管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我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对观摩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正确的态度,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正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助推春季攻势,确保今年全市脱贫攻坚再战告捷。一会,周荣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对下步工作提要求、作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结合这段时间的调研思考,我先讲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基础信息精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围绕“精准”二字,下了大功夫、做了大量工作,仅基础信息填报、收集就开展了多轮识别,精准扶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离中央和省的要求还有差距。比如,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系统中,有74人的身份证号码位数少于18位,其中六枝特区5人、盘县68人、水城县1人。目前仍然存在基础信息不精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群众致贫和脱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准识别也要动态进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二是在信息收集、核实过程中,有的干部不熟悉农村工作,不善于同群众打交道,问不出准确信息,导致进村入户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不准确;三是有的干部对政策领会不深、不透、不准确,导致资料填报与实际情况不符;四是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信息采集不认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精准“永远在路上”,不仅要贯穿扶贫开发各方面,而且要贯穿全过程。在精准方面,要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统了之。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精准识别率和退出率,用好精准识别“六法”和“五定五看”评价体系等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再核查、再完善,加强动态管理,该列入的一个不能少,不该退出的一个不能退。要选派责任心强、既懂政策又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通过培训提升业务水平,让他们既能成为与群众交心谈心的知心人,又能成为帮助群众出谋划策、寻找脱贫出路的明白人。要加强档案管理,完善贫困户从精准识别进入到稳定脱贫退出的全套档案资料,做到识别纳入、动态调整、脱贫退出都有理有据。第二,关于产业扶贫的问题。督查发现,全市产业扶贫还存在存量项目效益发挥不充分、增量项目谋划实施不够、长短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存量项目重建轻管,如鸡场镇的樱桃项目,田间杂草丛生;陡箐镇百果园项目蓝莓种植密度过大、缺窝断行。二是部分地方和部门有畏难、厌战情绪,抢抓机遇意识不强,争取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支持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产业规划长短结合不够,如新场乡松坝产业基地,贫困户用承包地入股六枝家园果业公司,发展核桃、中药材等产业,这些产业需要3—5年才能产生效益,由于缺乏短线产业支撑,增收渠道不宽,目前入股农户没有分红收入。四是有的产业应对风险能力有待提高,比如水城县比德镇布拱村2016年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辣椒,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辣椒欠收,贫困户未得到承诺的收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还会影响到今后农民参与政府主导产业项目的积极性。孙志刚省长在全省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专门指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产业扶贫的路子不动摇,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地上地下结合,做优存量、扩大增量,加快扶贫产业发展。重点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项目选择要“准”。要吃透上情、顺势而为,紧盯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确保争取份额达到12%以上。目前,农业部门已经梳理出57个基金申报项目,其中蔬菜项目12个、家禽项目21个、生态畜牧业项目24个,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找准项目的盈利点,明确实施主体,建立完善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好精细包装,提高申报成功率。观摩中发现一些选得准的项目,比如:六枝特区关寨镇荒田村青脆李种植基地,利用林下空间散养的土鸡品质高、销售好,带动40余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38万元;关寨镇长箐中草药种植基地,培育的白芨种苗每平方米收益可达3000元,同时在基地养鸡120万羽,创建“百灵树鸡”品牌,效益很好。下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把产业发展起来,还要提高单位产出水平和效益。二是产业发展要“专”。抓产业要有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比如:市农投公司发展猕猴桃产业非常专业,研究出“控苗培根”技术,可将挂果期提前1—2年,并找到了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六枝特区岩脚镇亿垚牧业公司,用非常专业的精神发展养牛产业,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养牛场。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这些企业家的专业精神,学精专业理论、学深业务知识,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来发展产业,努力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三是产业市场要“稳”。要坚持市场导向,做好市场分析研判,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好卖、什么赚钱就种什么,推进品种、品质、品牌联动,尤其要用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这张“金字招牌”,让绿色优质农产品不断“泉涌”。在这方面,六枝特区郎岱镇学生营养餐种养殖专供基地做得比较好,通过承担8.3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餐,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稳定了产品销售市场。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推动农业企业与学校、机关食堂、医院等建立产销对接机制,这样既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又能打造产业基地、带动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要像推介旅游一样推介特色农产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确保农产品市场稳定。要多措并举,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微商等手段,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巩固市场。特别是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非常快,进入盛果期后产量将成倍增长,必须提前谋划,大力开拓和稳定市场。四是产业带动要“强”。这次观摩的六枝落别凉都红樱桃基地,通过建立分配果树、基地务工、土地入股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覆盖的贫困户人均增收5500元;六枝特区瀑布源水产养殖基地,出产的虾、蟹品质很高,跨区域覆盖300余户贫困户,预计今年户均增收2335元。在产业扶贫中,要始终坚持深化“三变”改革,用好这根群众致富的“金腰带”,不仅要从产业发展这个大处着眼,而且要从到户到人这个小处着手,实现带动脱贫这个目的。要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加快脱贫。五是产业链条要“全”。目前,我市还处于种植、养殖的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必须推动上下游产业全面发展。在郎岱镇学生营养餐种养殖专供基地观摩时,感到有喜有忧,“喜”的是基地已经建成,发展了订单农业;“忧”的是企业使用的调料、植物油等产品都是从外地购入。对大多数县区来说,发展工业最现实、带动作用最强的就是农产品和特色食品加工业,这两个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能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下一步要在这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在观摩中,还反映出当前产业扶贫中需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土地撂荒的问题。有的地方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的都是妇孺和老人,没有劳动力种地,造成土地撂荒。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各县区要认真清理撂荒的土地,通过“三变”改革把土地流转出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农用物资保障的问题。当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市农用物资供应总体稳定,但部分物资价格有所上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农用物资调运力度,保持价格稳定,保障春耕生产需求。第三,关于易地搬迁扶贫的问题。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难得机遇。能不能多搬、快搬、搬好,是易地搬迁扶贫的关键。从督查的情况看,仍然存在“四难”问题。一是入住难。主要表现为搬迁入住率低,2016年全市实施的安置项目实际搬迁入住率为40.2%,其中六枝特区26.1%、盘县58.9%、水城县27.5%、钟山区48.2%。二是旧房拆除难。一方面,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没有做深、做细、做透。另一方面,有的群众已经搬进了安置房,但迟迟没有拆除旧房,仍然心存顾虑。三是就业难。部分安置点未按照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加上群众就业技能不足等原因,搬迁群众不能充分就业,影响稳定搬迁。四是持续发展难。主要体现在安置点配套设施不完善,物业管理、公共文化、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不能满足需要,搬迁群众难以快速适应和融入新环境,部分搬迁群众甚至返回旧房居住。在督查中还发现两个突出问题:第一个是六枝特区新窑镇那玉坝安置点,将地质灾害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集中安置在一个区域,由于政策差异,补助标准不一样,群众有意见;第二个是六枝特区2017年中心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负责人不清楚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教育资源配套不精准。我在调研中了解到,基层同志把不同搬迁意愿的群众分为四类,两类不愿意搬、两类愿意搬。不愿意搬的,分别是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愿意搬的,一类是40岁左右的贫困群众,子女正在上学,搬迁后教育环境更好,对孩子成长更有利;另一类是长期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已经适应城市生活环境,搬迁后生活环境更好,搬迁意愿强烈。易地扶贫搬迁,是彻底改变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大事。万事开头难,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动员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先搬迁,带动和影响其他人搬迁。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好“搬得出”的问题。紧盯搬迁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安置点早日满足搬迁入住条件。对2016年实施的项目,大部分安置点要在4月底前搬迁入住,其余要在今年6月底前搬迁入住,超出6月底这个最后期限就要进行问责;对2017年实施的项目,要在今年12月底前满足搬迁入住条件,明年3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对搬迁群众较多的安置点,要成立工作专班跟进,明确专人解决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
本文标题:在全市脱贫攻坚现场观摩督查会上的讲话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3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