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上海杉达学院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1上海杉达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1.概况1992年6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部分教授发起创办杉达大学,同年8月,经原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筹建,校名为“民办杉达大学”,秋季面向全国招生,期间,办学经费来源为学费滚动发展积累,办学场地采用租赁方式。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校,系独立设置专科层次的上海市属全日制民办高等学校,校名为“民办杉达学院”,是全国首批获批准的民办高校之一,列入国家计划招生,规模为800人。1994年6月,在市政府及浦东新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迁入浦东金桥地区,落实了固定的办学场所。为了增加对学校新校舍建设的投入,以李储文同志为董事长的董事会积极募集办学资金,截至2000年12月,学校共募集到香港古胜祥先生、曹光彪先生以及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等总计折合人民币9072.6万元的资助。2002年3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校名为“上海杉达学院”,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暂定为5000人,随着学校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目前,市教委核定学校在校生规模为12000人。22005年8月,经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上海、浙江嘉善两个校区,占地808亩,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设置涉及经济、管理、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医学等8大门类、11个学院、25个本科专业;学历教育在校生1.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约占86.7%,已有近2.8万名毕业生。现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教师占40.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0.8%。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2198.8万元,专业教学实验室42个、语音教室32个、多媒体教室157个、计算机4241台,2012年图书馆新增纸质图书5.44万册,共有纸质图书100.35万册,电子图书10355GB。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国社会组织“5A”级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文明单位(连续5届)、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2年成为上海市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校。2013年6月,成为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首批成员。2.办学理念、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2.1办学理念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理念。坚持依法办学、同仁办学、民主办学,社会办学;坚持“以诚信对待社会、以严谨的教育管理取信于社会、以较高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2.2学校定位3发挥民办机制优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实验中心与特色专业为抓手,培养和引进有相当知名度教师,致力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对重点专业申请开展研究生教育,若干专业接近或达到上海乃至国内高校先进水平,某些学科接近或达到上海高校先进水平,成为名列国内前茅、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多科性、应用型、国际化”的高水平民办大学。2.3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特色,以加强专业基础、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立足浦东、面向上海、长三角地区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为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教学运行与教学改革3.1.1根据社会需求,实施专业建设根据我国、特别是上海与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面向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优化专业结构。已建成本科专业数达25个,初步形成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干,以文学、工学、理学学科为支撑,以医学(护理学等)为拓展,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架构。(1)注重新专业建设。学校近几年新建酒店管理、西班牙语、护理学、等本科专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4保健意识与日俱增,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现代社会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与亚健康人群等均是急需康复治疗服务的对象,康复服务人才需求量大。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相对滞后,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新医改方案实施的需求,必须积极而有计划地发展和改革康复治疗专业教育,从而能赶上康复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在2011年创办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基础上,2012年申请增设康复治疗专业。(2)坚持培育特色专业。2002年,我校与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私立高校——瑞德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于同年招收了第一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专业合作班学生。这些学生学成之后将由两校分别授予学士学位。第一届中美合作班23名学生中有21名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在瑞德深造,并全部获得硕士学位。与瑞德的合作办学11年,共有240名学生赴美留学。该项目于2008年被列为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9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3)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学校“2008-2020年发展定位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具有“杉达”特色的专业体系和发展目标。学校以上海和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抓紧学科专业建设,注意引进与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与促进学科梯队成长,启动重点、特色与需要学科专业的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经济管理学科群、重点扶持大文科学科群、积极培育现代理、工科学科群。注意特色学科、潜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鼓励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辐射,将旅游管理、金融学与5计算机应用技术建成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将设计艺术学、日语语言文学与新闻学建成上海市特色学科,将行政管理、会计学与市场营销建成上海市需要学科。3.1.2明确专业定位,修订培养方案2012年11月,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依据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进行整理,同时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积极借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以来的教学改革理念、措施和经验,及时将其固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与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接轨,学校决定在2011版教学计划修订稿的基础上整理修订2013版“上海杉达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本次整理修订的重点是:(1)规范:所有条目要对应教育部新版专业介绍中的条目,提法用词尽可能与教育部新版专业介绍一致。(2)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的社会实际需求重点调整和增加,采取增加方向选修课课程库容量(所提供选修课课程总量不少于学生应选学分1.5倍),或是增加方向选修模块(至少二个模块)。(3)专业实习内容依照新版专业介绍进行调整。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均组织了由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教学专家以及本校教师组成专业教学计划评审会,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指导和审核。3.1.3优化课程体系,建设重点课程6本科教学计划总学分一般为170-18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占(65-70%),选修课课程学分占60-51学分(35-30%)。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教育环节三个部分组成。(1)通识教育课程。按照“增加通识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精神;2013版本科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创业创新和就业指导”三门课程。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训练,计算机基础课程调整为二个层次安排,第一层次为计算机必修课程包含“计算机文化基础(3学分)”和“多媒体技术(3学分)”;第二层次是计算机限选课程(3学分)可选“数据库技术”、“VB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2)专业教育课。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本着精炼、精简、严谨的原则,依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列出的核心课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着力反映学生就业要求,校企结合开设满足各类职业需求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国际国内各类职业证书考试需求的学科前沿课程,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各类职业的需求。全校各专业根据本院系条件,积极增加现有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若干个课程组,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课范围和自主权。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促进课程更新,提高课程质量,学校于2005年起实施了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每年立项20门左7右的校级重点课程,每门课程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建立了一整套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立项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历年建成校级重点课程90门、市级重点课程30门。“工商导论”、“管理会计”课程被批准为“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学校制定了《上海杉达学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对教材的选用严格管理,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2006年至2010年,出版教材50本,其中“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会计学”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新编“财政学”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3.1.4坚持教授上课,确保教学质量学校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生上课。2012-2013年共开设课程,计3155门次;正副教授授课率为95%,正副教授主讲的课程963门次占30.5%,高水平教授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他们不仅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及时更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对本科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3.1.5学校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坚持以小班教学为主。2012年45人以下小班课1985门次占62.9%,倡导自主学习,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鼓励思辨与探究的良好氛围,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探究、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8的能力。努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所增强,为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奠定良好基础。3.1.6坚持产学合作,培养实践能力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坚持产学合作,扩大校外实训基地规模,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三年学生就业率均达97%以上。(1)与国有大企业合作举办办学实体。面向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大企业的行业优势,弥补民办高校行业资源不足的缺陷,在教育、科技交流、发展战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09年,学校与纺织集团合作举办校企合作办学实体-时尚设计学院。第一,纺织集团为我校艺术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明确的服务指向与行业背景。纺织集团为上海建成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积极创建时尚产业与时尚文化,进行大幅度的产业结构调整,集团依托行业优势,在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时尚设计学院设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专业以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突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营销能力和外语能力。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据企业对岗位人员的要求开设。第二,合作办学,提升实践教学条件。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9施“1+3”教学模式,一年级在基础部学习基础知识,二、三、四年级在时尚学院学习专业课程和实习。学院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与纺控集团旗下的上海纺织研究院、上海服装研究所、新联纺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纺织博物馆、M50创意园等十几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优良的生产和设计条件,使实践教学得以在实战环境中进行。第三,合作办学,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精英是学院丰富的优质师资来源,课程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互相学习提高;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演讲和座谈,带领学生参与行业活动,如华交会、上海时尚周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清楚职业前景、明确职业规划、提高专业素质。第四,合作办学,探索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企业导师和实际设计项目在课程教学中的介入,加大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课程群,形成课程组团化的链式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
本文标题:上海杉达学院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