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题李凝幽居》-课件
题李凝幽居贾岛走近作者诗人简介贾岛,字浪仙,唐代诗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19岁云游,识孟郊、韩愈等。他一生作诗苦吟,人称“诗奴”。题解•【题】——题写•【幽居】——指幽静的居所•李凝是贾岛的朋友•诗人拜访友人李凝,恰巧李凝外出,没有遇见。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朗读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李凝幽居贾岛朗读诗歌朗读诗歌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李凝:贾岛的友人,生平不详。幽居:幽静的居处。邻并:邻舍。移石:山顶云脚移动,仿佛山石在移动。幽期:隐居的约定。不负言:不违背约言。诗文大意幽闲住处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就是色彩分明的原野,云脚飘移,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会再来,决不违背一起隐居的约定。首联属于环境描写,开篇点题(诗题中的“幽居”二字):一条野草丛生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附近也没有别的人家。白描勾勒环境的幽深僻静,语言洗练,暗示出李凝是一位隐士。洗练:(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首联属于什么描写,暗示了李凝怎样的身份?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有什么特点?①“少邻”(邻居不多);②少人来(“草径”、“荒园”);③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理解诗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颔联描写自己步入幽居所见所闻的景色。句中的“僧”,是作者自称。诗人写景,难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景致,此诗巧妙地抓住了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瞬间。月色皎洁,池边浓绿的树林里闪动着斑驳月光,鸟儿在树上栖宿。在这万籁俱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在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鸟宿”在高处,是静景,“僧敲”在低处,有动态,有音响,一高一低,一静一动,相互配合得多么和谐!从字面意思看,这两句诗写出了什么意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呢?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是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此诗巧妙地抓住了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瞬间。请看,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一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鸟儿,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是鸟儿从窝中飞出又栖息巢中。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瞬间,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以动衬静。如用“推”字,就没有这种艺术效果了。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诗人走过一条小桥,但见月光照耀下的原野,色彩斑斓;晚风轻拂,云脚(雾)飘散,仿佛山石在移动。这一联以幻写真,亦真亦幻,更显出月色的迷离,环境的清幽,造化的神奇。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作者对李凝怎样的期望?尾联是抒情,点明全篇主旨.诗人面对友人幽居周围的幽美迷人景色,对隐逸生活无比神往。他在心里说,我暂且离去,不久当会重来,一定不负共同归隐的相约。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合作探究赞同。题目即已经言明“幽居”。草径、荒园、鸟宿树、月下门、分野色、动云根等物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李凝幽居图。而于万籁俱寂之时来“敲”月下之门,剥啄之声惊动“宿鸟”,以喧衬寂,以动形静,更显寂静。“一诗动云根”又从视觉形象上以云之动写了环境是幽静。故而全诗都突出一个“幽”字。有人说,《题李凝幽居》一诗都围绕一个“幽”来写,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此诗紧扣“__”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____,颔联写所居之地的____,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____,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____,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幽幽僻幽寂幽美幽情尾联点明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方托出此一主旨,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写友人李凝幽居的环境。颔联写幽居的静寂。(以动衬静)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小结全诗:领悟主旨•本诗通过写了友人李凝所居的清幽坏境,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布置作业:背诵本诗
本文标题:《题李凝幽居》-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0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