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四年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9月13日活动地点录播教室参加人员数学组教师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备课方式课前集体研课主持人牛敏主讲人李莉记录人陈会苓活动目的在交流和研讨中,开启智慧,集思广益,发挥“1+12”的功效;共同致力于打造生本课堂,在传承与创新中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与实践思维导图学习法,在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助力数学教学。备课内容(课题)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1课时活动纪实主持人讲话各位老师,大家好:本次我们数学组集体备课的主题是“打造生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巧用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围绕着这一主题,我们先请承担本次主讲任务的李冰老师以四年级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小节“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一课时为例,说说自己初步的教学设想,在此之后的研讨环节,希望我们各位老师积极发挥团队精神,在交流和研讨中,开启智慧,集思广益,发挥“1+12”的功效,共同致力于打造生本课堂,在传承与创新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集体的研讨中,探索与实践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思维导图学习法,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助力数学教学。主讲人发言教材分析: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后续学习单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本节课包括三个例题,例1是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例2是应用规律进行计算,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自信心。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思维导图在数学学习上的应用。在知识储备上,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整数的有关知识,这些是学生具备探究、迁移获得本节课知识的必要条件。备课过程:一、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并概括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培养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准确性。2.能够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按要求扩大或缩小小数,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思维导图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二、教学重点借助思维导图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学到的规律正确地按要求扩大和缩小小数。三、教学难点1.探究、理解小数点移动如何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根据。2.正确掌握小数点“右移扩大,左移缩小”这条规律。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概括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单。六、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米=()厘米=()毫米1厘米=()毫米9米=()毫米0.09米=()毫米(一)故事导入1.多媒体课件出示数学书例1的情境图,为学生讲故事《孙悟空降妖》,提出要求:仔细倾听,孙悟空的金箍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孙悟空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这天来到了一座大山前。突然,一只青面獠牙的妖怪从天而降,大喊一声:“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高声回答:“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0.009米的金箍棒。接着孙悟空晃了晃手中的金箍棒说:“变,0.09米”。看到这番情景,妖怪感到很奇怪:“?!”这时孙悟空又大喝一声:“变,0.9米。”妖怪吃了一惊,“!”孙悟空继续喊道:“变,9米。看棒!”说时迟,那时快,金箍棒一下子打在了妖怪的头上,妖怪只来得及喊了一声“哇!”就见阎王爷去了。真是勇猛的美猴王,就这样,用这神奇的金箍棒打死了妖怪,师徒四人继续往西天取经去了。2.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刚才在讲故事以前提出的问题吗?(生:孙悟空的金箍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回答问题:孙悟空的金箍棒逐渐变长了。师:你能具体地说一说是怎样变化的吗?生:从0.009米变到0.09米再变到0.9米,最后变到9米。肯定学生的回答,结合学生回答板书:0.009米0.09米0.9米9米(二)探究新知1.继续提问:观察这几个数,你发现小数点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位置)师:对,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小数点移动板书:小数点移动。2.师: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移动?启发学生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这几个数,发现并回答:小数点往右移动、往左移动(师板书:右移、左移)。继续观察,小数点右移的时候,小数的大小有怎样的变化?(小数变大了)板书(扩大)那么小数点左移的时候,小数的大小有怎样的变化?(小数变小了)板书(缩小)。3.指名看板书总结。做手指游戏,正确区分、掌握:右移变大,左移变小。教师:接下来让我们轻松一下吧,和我一起做个游戏:伸出你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余三指弯曲,你看到了什么数学符号?(大于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形象记忆:右移扩大。接下来再用同样的方式伸出你的左手,你看到了什么?(小于号)那么我们就可以形象地记忆为:左移缩小。让学生自己反复做几遍手势并且和同伴说一说、记一记:右移扩大,左移缩小。4.让学生学着画出刚才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看着思维导图说说刚才学习到的知识点。5.继续探究小数点右移和左移引起的变化具体是怎样的?提问:那么小数点在右移的时候,小数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从0.009到0.09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扩大了多少?从0.009到0.9,小数点移动了两位,小数又具体扩大了多少呢?……怎么才能知道具体扩大了多少了呢?启发:学生没有学过小数的计算,但是可以把小数转化成学过的整数进行比较。将情境中的数据如下列出,让学生填空。0.009米=()毫米①0.09米=()毫米②0.9米=()毫米③9米=()毫米④填完后,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将②式和①式比较,提问:从0.009到0.09小数向右移动了几位?千分位上的9移动到了哪一位?千分之九米变成了多少米?是多少毫米?接着依此方法将③、④式和①式分别比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继续呈现思维导图板书。6.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填空并汇报。学生小组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巡视。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这时要让学生看练习题单,纠正学生的说法,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指名小组代表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师生交流点评。请学生试着自己继续完善关于小数点左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思维导图。小结:结合思维导图,说说探索到的规律。学生会按照思维导图叙述,然后提问:如果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启发学生回答:如果小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小数点就应该向右移动一位。再以此类推,说说其他几条规律。7.练习。44页上面的做一做。先指名读要求,然后和同桌选择其中的一组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交流。8.学习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按要求扩大和缩小小数。出示例2。指名读题例2(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先引导学生计算0.07×10,明确: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就是把0.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把0.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0.7。再放手让学生计算0.07×100,0.07×1000,和同伴像这样先说一说算理,再说出结果。9.课件出示例2(2),指名读题,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放手探究把3.2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是多少,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伴说一说,然后指名汇报、交流。(三)巩固练习44页下面的做一做1、2题。为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人任选一题完成练习。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明解题思路。(四)拓展延伸46页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订正的时候说一说由6.25改写成的四个小数的大小各有什么变化。(五)课堂总结回顾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结合学生回答补充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觉得思维导图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六)课外作业1.练习十一的2-4题。(必做)2.结合例2,补充完成本节课的思维导图。(选做)继续探究:如果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小数的大小会有怎样的变化?并在课堂所画的思维导图上继续表示出来。板书设计: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补充发言人牛敏:感谢李老师为这次集体备课做出的精心准备,接下来就请各位老师结合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打造生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巧用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针对本节教学设计畅谈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如既往地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碰撞思想的火花,分享个人的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陈会苓:抛砖引玉,我先来说一说我的个人观点,我觉得李老师这节教学设计的精彩之处是运用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本节课以“小数点移动”为中心主题,分别扩展到探究小数点左移和右移两种情况,接着又发散探究小数点右移一位、两位、三位,左移一位、两位、三位时,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这种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使知识条理化、清晰化、有序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崔丽艳:说到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助力教学,我以前听到过,但是没有听过这样的课,听了李老师的思维导图助力教学的教学设计,令我耳目一新。在教学小数点右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李老师先是画出一部分思维导图,让学生照着画,接下来,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点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李老师放手让学生仿照刚才的模式自己画一画思维导图。在作业的设计中,李老师又安排了让学生继续探究小数点右移或左移四位、五位时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在原思维导图中画出探究的结果。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耿立:以上两位老师也说出了我的心声,作为一名老教师,学习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刻不容缓,思维导图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能起到不可否定的功效,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李莉:谢谢各位的鼓励,关于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我也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去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思维导图的培训学习,初步接触到了这个新的教育方法,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行,于是回来后开始探索把思维导图也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来,由于经验不多,所以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徐永峰: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我想请教李老师一个问题,是不是每节数学课堂都适合用这种方法呢?李莉:我个人认为思维导图并不能适用于每节数学课堂,有的数学课知识点单一,不能引发学生发散思考,这样的课堂就不适宜采用思维导图助力教学。徐永峰:我明白了,这个思维导图对于打造生本课堂是个有效的策略,在教师的引领和启发下,通过思维导图模式,学生明白了探究的方向,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开展学习,这种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了起来。牛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高兴看到我们的老师能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平台,共商共研。关于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李老师也是在探索阶段,其他的老师们也可以借鉴本节课把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去,相信在实践中大家会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产生更多的智慧,我们也会在今后的集体备课中再来商讨这个问题。接下来,还有哪位老师愿意把自己思维火花与大家分享?毛冬雪:我想说说导入环节。李老师在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用了“故事导入”的方法,通过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符合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打造生本课堂的一个有效方法。宋月明:说到导入环节,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个人觉得李老师在这个环节之前可以设计一个复习环节,复习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因为我发现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了这部分的知识,我觉得在复习环节中复习一下相关知识,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沟通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避免在此处出现教学难点,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间是有联系的。李莉:宋老师说得有道理。在导入环节前复习单位换算,这样在新课学习探究0.009,0
本文标题:四年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1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