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生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A.110B.122C119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条主线指以(B)为主线。: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C)-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B.中秋节C.重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B)。A.生活质量的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二、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4分)答略)2、请简要介绍品德果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测试题(二)姓名:分数:一、填空题。(38分)1、本课程视儿童的()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生活、主动参与生活、()的过程。2、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和主动建构来实现。3、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儿童与()、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4、引导儿童()、学会关心、()是《》这门课程的核心。5、参与并享受()、()、()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6、本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访谈、()、成长资料袋评价、()等。二、判断题。(25分)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家长的教育。()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4、本课程旨在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5、《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生活能力提升。()三、简答题。(21分)1、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2分)2、教学内容如何选择?(9分)四、论述题。(16分)请谈谈本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60分,每空1.5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2、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3、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4、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5、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6、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7、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8、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9、“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10、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二、简答题(40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5分)答: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2、“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哪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15分)答: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本文标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3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