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江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整数:包含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包含正分数和负分数。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因为还有无理数)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表示。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即|±b|=b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a+b)+c=a+(b+c)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乘方的运算性质: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③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④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都得0;⑤-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⑥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与实际相符的数,叫做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叫近似数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第三章实数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a的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称为算数平方根.实数定义: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是无理数。性质1无理数加(减)无理数既可以是无理数又可以是有理数性质2无理数乘(除)无理数既可以是无理数又可以是有理数性质3无理数加(减)有理数一定是无理数性质4无理数乘(除)一个非0有理数一定是无理数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a的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一个正数有一个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在实数运算时,先算乘方和开平,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规律:正数的平方根中被开方数大的较大。正数的立方根中被开方数大的较大。被开方数相同时,开方的次数越大结果越小。第四章代数式代数式的概念: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①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②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但不含有“=、、、≠”等符号。代数式的书写格式: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aa37312;④数字与数字相乘,“×”号不省略;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如4÷(a-4)应写作44a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时,必须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a2-b2)平方米代数式的系数:代数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代数式的系数,如3x,4y系数分别为3、4。注意:只含字母的代数式的系数是1或-1,如-ab的系数是-1、a3b的系数是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向式。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6X2-2X-7中包含6X2、-2X、-7这三个项,注意:某一项前面的符号也属于该项。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①判断几个代数式是否是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b.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注意:①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②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不能合并的项,在每步运算中都要写上;③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最后结果,结果还是代数式。去括号时符号变化规律: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解方程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最后得出x=a的形式。第六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正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最短。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表示法:角的符号为“∠”,角的度数转换:1°=60分,1′=60秒①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1所示∠AOB②用一个字母表示,如图2所示∠b③用一个数字表示,如图3所示∠1④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图4所示∠β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为180°,当终边继续旋转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为360°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本文标题:浙江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4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