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七章--80年代小说
80年代小说第一节80年代小说概述泛指中国在1980年代开始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是表现“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在当时中国社会有广泛影响。伤痕文学开端于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小说《班主任》,其名称来源于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于1978年8月1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早期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莫应的《将军吟》,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也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代表人物和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王亚平《神圣的使命》宗璞《弦上的梦》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卢新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的意义和局限:1,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以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和震撼人心的悲剧性开启了19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2,第一次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在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下人性遭摧残、人权被剥夺的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3,伤痕文学作品也有明显的不足。当年许多作品有的因情节离奇、有的因片面渲染鲜血淋淋而引起过争议和非议。“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了一批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从而在文坛上形成了一股“反思文学”的潮流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人物和作品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王蒙《布礼》、《蝴蝶》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方之《内奸》周克芹电视剧《人到中年》电影《人到中年》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以颂扬改革精神,塑造改革者形像,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形形色色改革起过造势作用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改革文学是随着农村实行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应运而生的。1983至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创作高峰,在社会上颇为轰动。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我们可以将改革文学划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大部分。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全面铺开后,逐渐减掉了它的锐气,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改革文学已经基本演化为“反腐小说”或“涉案小说”了,成了市场图书出版机制下类型小说中的一种,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因素。“改革文学”含蕴着较为丰富的美学内容。这主要体现在:1,是高晓声、贾平凹等作家对农村改革的阻力作出了发人深省的描绘;2,是“山东作家群”对改革进程作出了多方位的思考。3,是柯云路的《新星》对现阶段物质文化环境中所能提供的推动改革的正面力量作出了全面而集中的开垦与整合。代表人物和作品张锲《改革者》柯云路《新星》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蒋子龙《燕赵悲歌》张炜《古船》贾平凹《腊月·正月》、《浮躁》路遥《平凡的世界》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小说家们展开了多元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其一,一批作家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其二,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其三,先锋小说潮流涌动。其四,纪实文学与新写实小说思潮。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张承志的作品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力、野性与崇高,人与大自然的对峙、搏斗,希图在大自然的崇高与伟力的衬托下弘扬人的主体力量,代表作主要有《黑骏马》、《北方的河》等。邓刚的《迷人的海》,刘舰平的《船过青浪滩》,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等一起推动了回归自然文化思潮的形成。在此之前的中国小说中,自然一直主要是作为环境因素的,而在这批作品之中自然具有了主题的意义。张承志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郑万隆的《异乡异闻》,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王安忆的《小鲍庄》等。这批作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较为复杂,有的持肯定态度。如阿城的《棋王》(1984)写的是关于吃和下棋的故事,作品揭示了我们这个民族凭借着极其简陋的吃和下棋,亦即物质与精神的最低层次需求度过了许多动乱的年代。《棋王》电影剧照二是持否定态度。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塑造了一个丑陋不堪的“老根”丙崽的形象。批判了我们这个民族常常将自身的命运交付给某种荒诞而抽象的异己物,进而导致了整个民族行为常常陷入一种无理性的盲动之中。韩少功三是持历史主义态度。如冯骥才的长篇小说《神鞭》中,主人公神鞭曾经打遍天津无敌手,这是曾经有过的辉煌,但在八国联军的枪炮面前,神鞭却不堪一击。于是主人公毅然决然地抛弃了神鞭,投人了北伐军,练就了双枪神枪手等等。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历史主义态度。冯骥才从1985年开始,在寻根小说兴起的同时,出现了一批小说,不仅在语言形式、叙述技巧方面,而且在思想观念、文学精神上,也都表现出对西方现代文学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的接收和吸纳,形成了在当时极具冲击力、对后来也产生深刻影响的先锋小说的潮流。先锋小说都淡化乃至取消了小说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传达,而让位于话语欲望的尽情释放和叙述技巧的眩目演示。这场革命对文学传统的反叛和激进姿态,联系着整个80年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先锋小说形式的实验并不仅仅归结为形式本身,而是时代精神的某种象征。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1985)以戏谑、夸张的方式,描绘出一个音乐学院里种种荒诞、骚动和疲惫、压抑的心灵与精神形态,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式的危机,但不同于西方黑色幽默小说的绝望感的是,小说在荒诞的氛围中包孕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活力和克服精神危机的反抗刘索拉徐星的《无主题变奏》(1985)以第一人称叙述一个从大学退学去当饭店服务员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小说充满对世事的嘲讽,对世俗价值的调侃,对庸俗和虚伪的鄙视,表现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在这种追求中的内心孤独感与精神优越感。徐星残雪的《山上的小屋》(1985)显示着痴人说梦般的质地,纷乱、拥挤、无羁的幻觉和疯狂、怪诞、血腥、森冷的意象俯拾皆是,细腻、敏锐的感觉世界被夸大、强化和变形,小说通过这种方式颠覆了正常与反常、理性与疯狂的世俗界限,以此接近存在的真相,传达欲望的冲动和生命的活力。以马原《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等小说为先声,注重形式实验的小说开始兴起。他们的创作,虽以各不相同的面目涌现出来,但都表现出对小说形式和语言的自觉意识和竭力追求。马原新写实小说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新变化在艺术上,新写实小说已由80年代较典型的悲剧形态向着谐剧甚至喜剧的形态转化;某些小说已具有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解构”、“消解”和“反讽”特征;池莉刘震云刘恒第二节王蒙陆文夫高晓声1978年重新发表小说,成为新时期文坛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先后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深的湖》、《相见时难》、《坚硬的稀粥》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加上2003年发表的《青狐》,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的探索,对“人”的思考。王蒙1979年,王蒙发表了一系列小说,基本上是“蒙冤—受屈—昭雪”的故事,并呈现出明亮和乐观的神采,写出了“每个角落的生活转机的发现”,表现了走出“伤痕”、走向新生活的期待。在小说艺术形式上,王蒙吸纳西方意识流手法而形成的所谓“东方意识流,对幽默的追求,对现代汉语的娴熟运用和新词、新句法的创造,对“多声部的说话艺术”的追求,对不同文体在小说中的杂糅与融合……都对当代小说艺术的探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活动变人形》作家通过家庭的琐屑描述人生的悲欢,无论是其早年母亲的教育,还是他成年家庭的生活,无不落笔于中国家庭里的阴暗、痼疾、愚陋,折射出中国的社会病态和文化劣根对人性的扭曲,对民族创造力的窒息。小说中的玩具“活动变人形”是对倪吾诚这样的头、身、足异位,心灵、知识和所处环境分离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贴切和深刻的比喻。(1928——,江苏泰兴人),少年时代到苏州求学,1948年渡江北上,投身革命。1949年随解放大军回到苏州,在《新苏州报》当记者。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探求者”事件蒙冤,“文革”期间下放苏北农村。1977年,陆文夫写出他新时期的第一篇小说《献身》,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命题,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陆文夫《美食家》1983年发表的《美食家》成为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这部小说“宏观着眼,微观落笔”,籍朱自冶吃客生涯的一波三折,带出了时代风云转折中文化的沉与浮。小说将风土人情的再现与对荒诞历史的沧桑之思融合在一起,写活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变迁促成的人生况味。“糖醋现实主义”:苏州小巷的市井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轻松幽默的苏州评弹艺术、滑稽戏,这些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使陆文夫既善于从普通人喜剧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层的悲剧因素,又能使对生活敏锐体察而觉醒的悲剧意识涵容在他的喜剧兴趣中,形成了陆文夫自己所戏言的“糖醋现实主义”特色。(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1957年与方之、陆文夫、叶至诚等发起“探索者”文学社团,起草《“探索者”文学月刊启事》。同年年底被打成右派,遣送武进农村“劳动改造”。1979年平反后写作了《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一系列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小说,受到广泛好评。《李顺大造屋》文革结束后高晓声较早发表的一个短篇,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高晓声将新中国农村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浓缩在了一个农民的“造屋”过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农民个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作了充分的展示。贴近农民的生活,真切地表现出农民在社会变迁中的心理现实和精神悲剧。“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陈奂生上城》、《“漏斗户”主》《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书外春秋》等高晓声从农民生活出发,利用一系列真实而朴素的细节表现农民的命运,反映农民的心灵世界,在乡土文化的反映和农民形象塑造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第三节谌容张贤亮(1936——,祖籍四川巫山县,生于湖北汉口,原名谌德容),1954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1975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万年青》,反映两条路线的斗争,带着那个年代的烙印。1979年谌容发表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1980年谌容发表了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收获》1980年第1期),获得首届(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1990年代,谌容创作了长篇小说《人到老年》(1990年)和《死河》(1993年,单行本名为
本文标题:第七章--80年代小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4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