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提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提纲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背景:苏俄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国内:资产阶级(境内叛军)的叛乱;国内物资匮乏,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二)主要目的:(1)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2)道路探索: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三)内容:A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核心;B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C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D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四)评价:(1)积极: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消极:A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农民的不满;B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五)实质: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六)特点:(1)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2)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3)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管理经济;(4)具有“战时”性和过渡性。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间接(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背景:政治危机:农民的不满,暴动频繁发生;经济危机:(1)国内战争结束后,急需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2)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二)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困难与政治危机。(三)确立: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的召开。(四)内容:A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B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C流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五)评价:(1)实践:得到农民和工人的支持;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结果---------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理论:找到了一条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六)特点:(1)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2(3)实行按劳分配,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七)实质:国家资本主义,即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八)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1)承认商品货币关系;(2)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斯大林模式”(1936—1991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斯大林模式”概念:“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了某种作用。(一)背景:国外: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之中;国内:苏联经济和文化的落后;根本原因: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结构决定的。(二)形成过程(1)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28—1932年);(2)实行农业集体化(1929-1937);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的个人因素。评价: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3)确立标志—1936年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三)特征(表现):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何集体所有制;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四)实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五)评价:积极:(1)这一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探索和创新);(2)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3)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4)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5)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6)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影响: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六)特点:(1)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实现;(3)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七)经验教训:(1)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2)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3)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4)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5)必须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6)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7)遵循经济发展规律;(8)政策正确与否的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10)“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3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提纲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一)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主要原因:供需矛盾尖锐;(3)政策原因:美国政府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使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二)爆发:(1)导火线(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三)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来势凶猛。(四)影响:经济: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政治: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严重怀疑;国际关系:(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企图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国际关系恶化;(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4)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抬头。(五)大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世界市场的作用;(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六)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内容:延续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2)结果: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3)影响:美国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1933年就任的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二、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一)背景:(1)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2)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3)1933年罗斯福大选获胜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二)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三)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5~1939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四)特点:(1)新方式: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2)新政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特点);(3)新起点: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4)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5)用法律来维护改革措施和成果。(五)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六)内容:项目问题措施作用金融信用与保障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等。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稳定人心;工业过剩与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和4(中心)秩序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公平经营章程,颁发蓝鹰标记;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工时标准;给工人集体谈判权利等),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缓和矛盾;农业过剩与价格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政府补贴;收购过剩农产品;提高稳定农产品价格,颁布《农业调整法》;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民生就业福利温饱、就业与保障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大兴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扩大了内需;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稳定了社会秩序。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政治地位;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七)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八)评价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对美国:(1)逐渐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的恢复;(2)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资本主义制度(3)广大中下层民众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对资本主义世界:(1)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二战后西方国家借鉴,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九)拓展:(1)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以工代赈和兴办水利工程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扩大了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至今受益。(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三、凯恩斯主义(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居于主流地位)(1)背景: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理论。(2)基本思想: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3)内容:A放弃自由放任主义;B主张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看得见的手);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4)评价:A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它的提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B成为二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经济发展;C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后,它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取代。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提纲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一)背景(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收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惨痛教训;5(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的传统经济政策,接受凯恩斯主义;(4)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与启发;(5)根本原因—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方式(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生产社会化)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国、法国等)行业: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等;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影响: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出现混合经济。(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法国)特点:指导性(不是指令性)目的: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
本文标题: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4105 .html